
紅色“寶石”帶來紅火日子,河南沈丘王營村大力發展草莓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春節期間,河南省周口市沈丘縣付井鎮王營村裕禾現代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草莓種植大棚里,吸引了附近不少顧客、游客前來休閑采摘,在這兒盡享“莓”好時光。
近日,走進一座座草莓大棚,棚內溫暖如春,綠意盎然的草莓地里,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鮮嫩、紅艷的草莓,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
“疫情防控期間不能出遠門,這不,我領著兒子來摘草莓了。”來自趙口村的村民趙允笑盈盈地說:“剛摘下來的草莓就是新鮮,輕輕一咬,滿口留香。”
當日,裕禾現代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草莓種植基地,還吸引了眾多來自沈丘縣城的城里人,他們在這里盡情體驗春日采摘樂趣。
“草莓上市以來,每天都有前來采摘的游客,不用四處奔波去市場上售賣,光靠微信朋友圈里下單要求用快遞發貨的客戶,草莓就賣得差不多了。”草莓種植基地基地負責人李濤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李老板,再給我備400公斤‘甜寶’和‘奶油’草莓,等一會兒我來拉!”“好嘞!”說話間,又來了一個訂單。
據了解,該草莓基地種有甜寶、奶油、紅顏、天仙醉等10多個優質草莓新品種,全部施用綠色有機肥,通過物理殺菌、防病、治蟲,讓游客、買家吃的放心。“我專門租來10多箱蜜蜂,幫助草莓授粉。為了讓草莓賣個好價錢,每個春節我都是陪著草莓度過的。”李濤娓娓道來,為打開銷路,結合草莓上市的特點,他主要采取游客采摘與網上訂購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去年入冬以來,草莓一直保持較好的銷售勢頭。
今年35歲的李濤,一直在外務工,前年返鄉創業,流轉50畝耕地種植草莓。他的草莓一般在9月種植,11月下旬陸續成熟,成熟期可以持續到第二年的四五月份。草莓種植基地現有35個草莓大棚,平均每個大棚年收入6萬余元。同時,還吸納周邊20多名村民就業,每人日均收入60元。
“接下來,我準備再多流轉一些耕地,做大做強草莓產業,打造自己的品牌,嘗試發展一下農家樂、草莓盆景,以此影響帶動更多村民抱團發展,共同致富。”說起未來的打算,李濤躊躇滿志。
“近年來,我們持續實施農業供給側改革,依據市場需求,因地制宜調整種植結構,發展新型農業。目前,全鎮連片發展溫室大棚用于種植訂單西瓜、黃瓜、草莓等特色農業的面積已達1.8萬畝,畝均年經濟效益超過1.2萬元,帶動了廣大農民增收致富,助力了鄉村振興。”付井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占偉說。
(謝辛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