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漯河,棗花饃是過年餐桌上必備的餐點之一,不僅好看好吃,還有著美好的寓意。這兩天,有一個志愿者“媽媽團”,正用她們的一雙雙巧手做出了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棗花饃,蒸出了熱氣騰騰的甜蜜幸福年!
1月27日下午,漯河市郾城區(qū)黃河廣場附近的“媽媽團”傳統(tǒng)手工點心鋪內(nèi),大伙正在忙著做棗花饅頭。一個面團,幾顆大棗,就在一搓一揉、一夾一放中變成了花朵形狀的小棗花饃。
漯河“媽媽團”公益組織團長 武艷麗
春節(jié)的時候弄一個大棗花饃,放在家里,一個是好看、好吃,而且還有一個花開富貴的寓意。
做好造型,經(jīng)過60分鐘發(fā)酵,棗花饃才能進蒸箱。在蒸箱內(nèi)蒸夠30分鐘,棗花饃就熟了,但是為了防止塌陷起皮,要等五到十分鐘降溫后,棗花饃才能取出。這樣,一個外形好看、口感香甜筋道的棗花饃才算徹底完成。
漯河“媽媽團”公益組織團長 武艷麗
小棗花一天最多的話,蒸箱能蒸五六箱,有六百多個最多的時候。因為咱是全手工做的,比較慢,貨一直是供不應求,現(xiàn)在有訂單我都不敢接了,馬上過年了,都做不出來了。
【背景鏈接】“媽媽團”是一個從2013年5月成立的公益組織,由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不同崗位的愛心媽媽組成,她們組織開展了關愛孤寡老人、殘疾兒童,家庭矛盾調(diào)解等多項公益活動。為了更持久地開展公益活動,幫助更多的人,“媽媽團”創(chuàng)辦了傳統(tǒng)手工點心鋪,所得收益提取部分用于公益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