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藥”奧司他韋對各種感冒都有奇效?
補充葉黃素可以預防和治療近視?
“非油炸”食品更健康?
……
這些朋友圈瘋傳的消息
你信了嗎?
快來聽聽專家怎么說
近日,2023年3月“科學”流言榜出爐,針對近期9個廣泛傳播的流言予以權威回應。
感染甲流后可以自行服用奧司他韋
流言:
奧司他韋被稱為治療甲流的“神藥”,對各種感冒都有奇效,可直接對癥服用。
真相:
奧司他韋不是感冒“萬能神藥”,其功效比較單一,只對抵抗甲型和乙型流感有效,對其他類型感冒無效。同時,奧司他韋屬于處方藥,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建議自行服用。
奧司他韋是一種針對流感病毒神經氨酸酶的特異性抑制劑,可以有效切斷并抑制受感染細胞,是有效的治療流感的藥物。老年人、兒童、孕產婦和有慢性基礎疾病的群體等重癥流感的高危人群,發病48小時內使用奧司他韋效果最好(超過48小時也可以用,但還是要先咨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至于非重癥高危人群,只需服用退燒藥或物理降溫等一般對癥治療即可。
奧司他韋是抗病毒藥物,如果濫用,會使人體產生耐藥性。一旦出現了危重癥的情況,這種耐藥性會影響治療。如果重癥流感的高危群體接觸了甲流患者,可以臨時口服奧司他韋做預防治療,但不建議將其作為常規的預防用藥。
葉黃素能預防和治療近視
流言:
葉黃素可以抵御藍光,保護視力,熬夜學習、用眼過度、長時間刷手機的人可以通過補充葉黃素來預防和治療近視。
真相:
研究表明,葉黃素對保護視網膜健康、預防老年黃斑變性等方面有著積極作用。但其對于近視眼的療效并沒有得到證實。
此外,葉黃素并不需要額外補充,因為在我們的正常飲食中(如芒果、玉米、菠菜以及所有綠色蔬菜)含有足夠多的葉黃素,只要飲食均衡,通過日常飲食就能攝入足夠的葉黃素。
目前醫學上還沒有治愈近視的方法。我們只能通過科學的矯正、改善用眼習慣等避免近視加重。預防近視最有效的方式是良好的用眼習慣和增加戶外活動。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書寫、閱讀時保證適宜的照明度,桌椅高度合適,使眼與視物保持適當的距離。每天2小時的戶外活動,沐浴在陽光中遠眺綠色風景等,可以讓眼睛處于放松狀態,有效緩解視疲勞。
如果有近視眼的問題,應該向專業醫生尋求建議。
牙齒矯正器可以網購進行“自助式正畸”
流言:
相比去醫院定制牙齒矯正器,通過網購牙套進行“自助式”正畸既便宜又靠譜,可謂省錢省心。
真相:
口腔正畸治療不同于一般的網上消費,是一項專業的醫療行為,選擇網購牙齒矯正器進行“自助式”正畸的消費者可能面臨諸多風險。
由于存在個體差異,每位病患的牙齒矯正方案均不相同。在矯正之前,患者應接受全面的影像學和生化學檢查,醫生才能給出科學的正畸方案。在網售牙齒矯正器的過程中,這些不可或缺的步驟都被省去了。
此外,沒有專業醫生指導下自行佩戴牙齒矯正器,容易出現一些齲病、牙周病、顳頜關節的問題,還可能造成一些牙齒松動脫落。這些矯治不當引起的口腔疾病可能終生不可逆。
天上“下土”就是沙塵暴來了
流言:
天空泛黃“下土”,空氣中有塵土飄浮時,就表明有沙塵暴來了。
真相:
每當出現沙塵天氣,人們會習慣性說“沙塵暴來了”,但在氣象學上,沙塵天氣按強度可分為浮塵、揚沙、沙塵暴、強沙塵暴和特強沙塵暴5種——不是所有的沙塵天氣都是沙塵暴。
吃了膠原蛋白皮膚就能變好
流言:
膠原蛋白對皮膚質量很重要,平時多吃含膠原蛋白的食物,皮膚就會變好。
真相:
這種說法是在“偷換概念”。
事實上,膠原蛋白是不可能吃了就能進入皮膚中的。膠原蛋白到達體內后,首先是分解變成氨基酸——多吃一些膠原蛋白,只意味著攝入的氨基酸變多,但身體不會因此合成更多膠原蛋白。
長期習慣用嘴呼吸
可以用“口呼吸貼”矯正
流言:
長期用口呼吸會影響容貌,使用“口呼吸貼”等產品能夠矯正呼吸習慣。
真相:
“口呼吸貼”是利用條形膠帶將人的上下嘴唇強行粘貼上,以防止嘴巴在睡覺時張開呼吸。但其只能起到幫助嘴巴閉合的輔助作用,對于口腔或者牙齒原因(如下兜齒、門牙往外突等)所致的口呼吸,可以用口呼吸貼矯正。若是因阻塞性疾病導致的口呼吸,就不能用口呼吸貼,否則會導致使用者嚴重缺氧。
“非油炸”食品更健康
流言:
油炸食品不利于身體健康,相比之下“非油炸”食品更加健康,吃了不長胖,也不上火。
真相:
“非油炸”不一定更健康。其實,油炸食品與“非油炸”食品僅為制作方法有所差別,食材本身的含油量、脂肪、熱量并未隨之減少。而為了保證食品的松脆口感,蝦條、脆條等膨化食品(非油炸),表面還是得刷油,含脂量并不低。膨化食品的脂肪含量通常都在15%以上,少數產品甚至高達30%以上,比起油炸制成的鍋巴和油炸方便面來毫不遜色。
此外,一些“非油炸”食品所含的有害物質(如丙烯酰胺)并沒有因制作方式不同而縮減。舉例來說,油炸薯片是采取油炸方式烹飪加工而成,“非油炸”薯片則是經過風干、烘焙制成。其中,烘焙的溫度往往在200℃以上,薯片在高溫下仍有產生丙烯酰胺的風險。
因此,選購食品時不必刻意看重概念上的“油炸”或“非油炸”,更應選擇脂肪含量低、熱量低、鈉含量低的產品;盡量挑選不含氫化油成分的食品;盡量挑選那些加工溫度低、加工過程簡單的食品。
手上長倒刺說明缺少維生素
流言:
手指長倒刺的原因是缺乏維生素B6或維生素C,只要多補充這些維生素,就不會長倒刺。
真相:
若只是單純的甲周倒刺,多數都只是局部皮膚異常,而非全身性疾病的反映,并不是缺乏維生素導致的。
倒刺的學名叫“逆剝”,是一種常見的甲周皮膚問題。手指長倒刺大多數是由于物理摩擦或洗手過多所致。究其原因,是由于指甲末端的角質層不斷累積、增厚,當角質層角化過度,沒有得到護理時,皮膚邊緣部分就容易干燥開裂,微小的裂紋被摩擦增大,就出現倒刺。
野菜都是“綠色食品”
流言:
因為野菜是野生的,所以它們都屬于綠色食品,比栽培的蔬菜更加健康。
真相:
即便是天然的野菜,也并非就是綠色食品,經常吃還可能對健康有害。
綠色食品比一般食品更加注重“無污染”或“無公害”,具備營養與安全雙重優勢。我國對綠色食品有著明確的規定,分為AA級和A級兩個等級,其中A級綠色食品要求可以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物質;而AA級綠色食品要求更加嚴格,在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其他有害于環境和身體健康的物質,按照有機生產方式生產。雖然野菜是大自然中自然生長的,但并不屬于綠色食品。畢竟野菜的質量安全是沒有任何監管的,野菜生長的土壤、空氣、水源可能已經被污染,甚至也可能沾有農藥、殺蟲劑。
閱讀原文
張繼科:鮮衣怒馬少年郎的隕落丨面孔
觀天象|特朗普赴紐約“自首”,“有史以來最大的政治真人秀”開演
鄧州市張樓鄉衛生院開展“兩癌”免費篩查活動 關愛婦女健康
社旗縣:密織“四張網”讓“四害”插翅難逃
家長為14歲娃辦清華升學宴發現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