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小病吃藥,生大病打針,這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有的時候病情比較急,醫院的醫生就會連續給患者打好幾瓶藥水。有人認為,輸液讓體內進入那么多水,會導致“濕氣重”。這是真的嗎?
濕氣是一種中醫概念。中醫認為,濕氣分為外濕與內濕。外濕多與氣候環境有關,當自然界氣候反常,氣象變化可成為致病因素;內濕,主要是由脾運化和輸布津液的功能失調,引起水濕、痰濁在體內蓄積停滯致病。
輸液會不會引起“濕氣重”?靜脈注射可使藥物迅速而準確地進入全身血液循環。靜脈輸液的主要目的是補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環,維持血壓;糾正水、電解質失調,維持酸堿平衡;補充營養,供給能量;輸入藥物,治療疾病。
而我們體內的水主要通過腎臟排尿、皮膚蒸發和出汗、肺呼出的水分、腸道排便等4種途徑排出體外。人體的循環系統會通過動態調節食物喝水等方式吸收水分,最后再經過蒸發排泄呼吸的方式將多余的水分從人體排出,這也是平時打針的時候尿意來的比較急的原因之一。所以這些藥水很大一部分還是通過尿液排出,剩下的一部分經過人體自身的循環系統被吸收。
由此可見,中醫講的“濕氣重”與體內水分多不是同一個概念。體內轉運水的系統流程會把多余的水自動排泄出去,因此,不會因為輸液攝入的水而引起體內“濕氣重”。
如何減少體內濕氣?減少酒、肉、甜食及生冷、油炸食物的攝入,多吃一些可以起到除濕作用的食物,清淡飲食;養成運動的好習慣,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可以幫助改善血液循環,還能促進身體排汗,新陳代謝也會變快,也就會有利身體排出濕氣;選擇正規的中醫,應用適當的治療方法或中藥進行祛濕;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濕環境中,長期生活在潮濕環境中,就會讓體內的濕氣變重;平時應該勤換洗貼身的衣物,還有床上用品也要勤換洗,不僅要勤換洗,還要用陽光進行暴曬;也不要在空調房內久待,適當的出去活動活動會比較好。
維生素C對提高免疫力有幫助,補充越多越好?
國家醫保局:要持續擠壓藥品耗材虛高價格水分 引導新冠治療藥品合理形成價格
鄧州市人民醫院成功開展輸液港植入術
10歲娃給媽媽扎針輸液手法嫻熟,父親:妻子是醫生 他看了幾遍學會的
醫生護士很多帶病上崗 舉著吊瓶輸液為患者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