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映象網訊(記者 邱延波 文/圖)一條金水河穿城而過,為鄭州平添了幾分秀美。然而,有不少市民發現,鄭州市金水河兩岸,不少公共用地卻變成了“私人會所”,可以燒烤、涮鍋,不是熟人介紹的話,掏錢也進不去。對此,鄭州市河道管理處相關人員介紹,這些公共用地被鄭州市河道管理處勞動服務公司租給了私人搞經營。目前,合同已經到期,對方未繼續繳納租金,已經責令搬離。
投訴:金水河公共用地變成了私人會所
“我就在這附近住,每天早晚在河邊跑步鍛煉身體,金水河被他們弄得烏煙瘴氣。釣魚就不說了,還有燒烤的,涮鍋的,那些地方都是公共用地,公共設施,但是卻變成私人會所了,刷臉才能進,不是熟人根本進不去。他們餐飲的污水和生活垃圾都排到哪兒了?會不會污染金水河?他們的用水和用電哪兒來的?是不是用的公家的?從大學路到航海路這段金水河,河道沿岸的公共用地,好多都被私人占用,除了燒烤、涮鍋,還有收費的游樂設施,還有私人賣茶的。為啥公共用地變成了私人經營場所?”7月15日,住在老鄭大(鄭州大學南校區)附近的鄭州市民趙先生向映象網投訴。
趙先生說,經過他長時間的觀察,金水河兩岸多處出現公共設施被私人占用經營的情況,特別是金水河穿過老鄭大校區的那段,眉湖附近成了重災區,不僅收費釣魚,還有燒烤和涮鍋。他擔心長期下去,金水河的環境被污染,而且擔心這些私人經營場所有竊取公用資源的嫌疑。
現場:富有詩意的眉湖變味了
眉湖,金水河穿過鄭州大學南校區的一個湖泊,百度百科上這樣介紹:與鄭州金水河相連,水域面積800平方米。原本眉湖并沒有具體的名字,而是許多校內外的人都喜歡在周圍游玩,于是鄭州大學學子便給它取了個富有詩意的名字,眉湖。1998年鄭州市將金水河兩岸改造成濱河公園,因此眉湖成了附近居民和鄭州大學學生休閑娛樂的地方。
作為上世紀90年代的鄭州大學畢業生,趙先生在老鄭大校區度過了人生難忘的4年,眉湖及金水河成了他鄭大生活中永遠的美好回憶。很多鄭大學子在附近散步,游玩,縱論人生。他至今記得,每天早上,他和同學們沿著金水河一邊跑步,一邊背誦繞口令,鍛煉肺活量和普通話,“出東門,過大橋,大橋旁邊一樹棗,青的多,紅的少,拿起竹竿來打棗。一個棗,兩個棗,三個棗……”大學期間,不少人都曾在金水河邊談過一場風花雪月的戀愛,讓自己的校園生活和以后人生增添了不少色彩。
然而,最近多日,安家老鄭大附近的趙先生,卻對金水河岸邊的亂象難以忍受。他曾看到有人在眉湖邊的蒙古包小院里燒烤,“狼煙四起”;他還看到眉湖西邊的建筑里,有人圍桌而坐,悠閑地吃著涮鍋。這些地方不對外營業,只有熟人才能進入,儼然成了私人會所。這與趙先生印象中的金水河和眉湖簡直天壤之別,那個留著他青春美好回憶的地方已經變得烏煙瘴氣。
趙先生說,吃涮鍋的地方,本來是鄭州市城區河道管理處建筑的辦公用房,現在卻被人“占據”后打造成私人會所。
7月15日,映象網現場調查,發現趙先生所說的蒙古包關著門。透過柵欄,可以看到除了一個蒙古包,還有幾個簡易涼棚,下面擺著桌子。另一處吃涮鍋的地方也大門緊閉,透過玻璃,可以看到房間里擺有供人聚餐的圓桌。
除此之外,眉湖附近還搭建了不少簡易的違章房,影響周邊形象。
暗訪:熟人刷臉才能進去吃飯
趙先生提供的視頻顯示,眉湖南邊蒙古包所在的小院里,多人在此聚餐,還有人燒烤,遠遠就可望到煙氣。走近的時候,可以看到人聲鼎沸,但陌生人根本不讓進。
在另一段視頻里,眉湖西邊的原辦公用房里,一群人圍著圓桌享用銅鍋涮。趙先生湊前詢問能否訂餐,對方稱不對外營業。
15日上午,映象網現場暗訪。附近一市民說,最近一段時間,該地方(會所)無人開門,來吃飯的人少了。以前,老板一周開門兩三次,但都是熟人預定。若想在此待客,可以留下電話。他可以輾轉與老板聯系,若老板同意,再電話聯系。
“這兒環境好、私密性強,前段時間還聽說,有個老板談好了一單百萬生意。”該市民介紹著。
大約10分鐘后,該男子打電話說,這段時間有人查,不接納顧客。
回應:17日前自行搬遷
隨后,映象網在現場見到了鄭州市城區河道管理處的相關人員。負責衛生的朱先生稱,眉湖承租方通過河道管理處勞務服務公司,租賃了該區域的經營權,“原來是開飯店的”。
“合同已經到期一年多了,早就讓他搬走了,他就是不搬。前幾天又給他下通知了,但是他拒簽。”朱先生說。
朱先生又叫來了具體負責此事的河道管理處勞動服務公司的劉經理。劉經理出具了一份加蓋鄭州市城區道管理勞務服務公司及合同專用章的“限期搬離通知”顯示:眉湖承租人石某,因你自2018年11月19日合同到期后,拒絕繳納2019年度租金。2019年2月,經協商解除雙方合同。合同解除后,你長期占用我單位場地不搬離,多次通知搬離無效。為保護我單位合法權益,責令你三日內搬離。如不搬離,2020年7月17日以后,我單位將采取強制搬離措施。并保留向人民法院起訴,追繳你長期拖欠的租金。落款為鄭州市城區河道管理處勞務服務公司,時間是2020年7月13日。
追問:公共財產是否流失
公共用地、公共設施為何會讓私人經營,是不是會造成公共財產流失,他們繳錢了沒有,繳給誰了。
鄭州市城區河道管理處的朱先生和勞動服務公司的劉經理一再強調,就是為了防止公共財產流失,才把這些地方租給了個人經營,租賃費都繳給公共財政了,他們沒有收一分錢。
有市民提出質疑,這些經營場所用的水電哪兒來的?是不是涉嫌盜用公共資源?比如用電,會不會盜用的是路燈等公共設施的電?劉經理再三強調,沒有用路燈的電。
還有市民質疑,眉湖變成了釣魚場,經常抽取金水河里的水給眉湖換水,而金水河的水都是政府出資弄的水,這算不算變相侵占公共資源?劉經理和朱先生對此沒有回答。
15日下午17時50分左右,映象網從鄭州市城區河道管理處了解到,工作人員開始對眉湖附近的簡易房等違章設施開始拆除。
農行鄭州分行開展“消費扶貧 你我同行”實踐活動
創新工會活動 鄭州慈善“抗擊疫情 與愛同行”網絡知識競賽
到鄭州綠博園賞花、玩耍 緩解燥燥的小情緒
清明上河園網上直播看美景
第四屆“鄭州慈善風云榜”擬表彰名單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