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5日22:20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江蘇考察時強調,要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和安全,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總書記的到來讓江蘇廣大干部群眾備受鼓舞,大家表示要牢記囑托、大膽創新、積極作為,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第一站來到江蘇南通五山地區濱江片區。
作為滄桑巨變的參與者、見證者,大家表示,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就必須處理好城市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既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在南通,習近平總書記還來到南通博物苑,走進我國近代著名企業家、教育家張謇故居陳列室,了解張謇創辦實業、發展教育、興辦社會公益事業的情況。在這里,總書記強調,民營企業家富起來以后,要見賢思齊,增強家國情懷、擔當社會責任,發揮先富幫后富的作用,積極參與和興辦社會公益事業。江蘇大生集團的前身就是張謇創辦的大生紗廠,現在已經是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紡織企業。
江蘇揚州是長江經濟帶和大運河文化帶交匯點城市,與運河共生、因運河而興,古運河揚州段是整個運河中最古老的一段。在揚州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習近平總書記對大家說,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群眾的共識和呼聲。
近幾年,揚州下大力氣強化運河水質保護,規劃了總面積1800平方公里的大運河水系生態帶和清水廊道,退養還湖10萬多畝,恢復濕地1000多畝,運河干流沿線實現了岸電全覆蓋,全長140公里的35條河流實現了活水全覆蓋。
在這次考察中,總書記十分關心南水北調水質問題。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江都水利樞紐,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確保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成為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暢通南北經濟循環的生命線。眼下,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為基礎的二期工程正在加緊規劃,二期工程預計將供水范圍線路進一步延長擴大到京津冀和雄安新區,新增供水量59億立方。
城鄉之間有差別,這不奇怪,但是,差距過分懸殊,特別是基礎設施如果差距過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頭萬緒,該從哪著手呢?總書記在河南團說的明明白白,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
鄉村振興戰略,事關千家萬戶,是中國鄉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斷激發前進的動力呢?總書記說得好,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
聯播+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從戰“疫”主戰場武漢到三秦大地陜西,從國家糧食主產區之一松遼平原到澎湃著經濟活力的長三角……習近平總書記今年的考察足跡中,留下許多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殷殷囑托。
12月7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脫貧攻堅、雙擁工作、知識產權保護等。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2017年底,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一夜之間火了起來。新華社發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視頻丨總書記的一周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長江經濟帶沿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在全國的地位凸顯,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領跑全國。
“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各項事業長足發展,在提高質量、促進公平等方面成效顯著,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教育的社會貢獻力不斷提升。今年,涼山州進一步落實教育扶貧“三免一補”政策,貧困戶子女入學在免學雜費的基礎上,每人每天還有3塊錢的午餐補貼。
憲法,國家的根本法,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弘揚憲法精神,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進行深刻論述。(記者羅沙 視覺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