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3日16:34 來源:東方今報
這兩天,
水銀體溫計一度成為熱搜。
近日,
國家藥監局在其網站發布
《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于履行有關事項的通知》
要求,
自2026年1月1日起,
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
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國家藥監局網站截圖
水銀體溫計要“退市”?
有網友為此吵翻天
有人認為,
水銀體溫計是所有體溫計中
最準確的。
也有人認為,
水銀體溫計使用起來有風險,
早就該禁產了。
為此,
記者采訪了一些專業人士,
聽聽他們怎么說
▼
水銀體溫計正在逐步被淘汰
耳溫槍、額溫槍、電子體溫計、水銀體溫計是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四種測體溫工具。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國內體溫計需求量明顯增加。許多電商平臺和藥房里,體溫計銷售火爆。其中,水銀體溫計由于價格便宜,還是很有市場。
“一般來說,接觸式體溫計準確程度要高過非接觸式,而在接觸式的體溫計中,接觸時間長的又要優于接觸時間短的。”浦東新區浦南醫院護理部主任李曉靜告訴記者,盡管水銀體溫計是四種體溫計中公認的最準確的體溫計,且國內醫院也主要都在使用水銀體溫計,但實際上,水銀體溫計正在逐步被淘汰。
因為水銀體溫計如果用于測量口腔溫度,通常的動作是先甩一甩,甩到35℃以下,如果甩的過程中不小心磕碰,或者使用時候咬碎,釋放出的汞元素可能會傷害到人體或環境。“現在比較常用的是測量腋溫,測量口腔的溫度超過37.3℃,就表示發熱;腋溫則比口腔溫度低0.2到0.4℃,所以腋溫一般超過37℃,就提示有發熱。”
(來源:國家藥監局 新浪微博網友評論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