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9日12:05 來源:經濟日報
“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固定和移動寬帶網絡、行政村通光纖和4G比例均超98%、5G正式商用、數字經濟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接近70%……”“十三五”以來,我國信息通信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5年來,我國信息通信業實現了從跟隨同步到與世界一流齊頭并進乃至局部領先的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如今,我國網絡基礎設施日漸完善,技術創新加速突破,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對科技創新、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的支撐引領作用日益凸顯。
基礎設施加速覆蓋
海拔1600米的“懸崖村”位于四川省大涼山昭覺縣。此前,村民走向外面的世界,需要借助藤梯攀爬落差800米的懸崖。但即使是在這樣的“孤島”上,“信息天路”早已架起。早在2016年,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四川有限公司就實現了“懸崖村”4G網絡全覆蓋。今年5月,“懸崖村”村民遷入了新家,四川移動早早在新址建好網絡,還為此次搬遷提供了5G直播技術支撐,確保搬遷安全。
“5年來,我國網絡供給能力全球領先,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固定和移動寬帶網絡。”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相關負責人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數據顯示,我國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由2015年底的52.6%提升至目前的91.5%,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由2015年底的57.4%提升至目前的超96%,均提前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當前,5G網絡加快覆蓋。堅持適度超前的建設節奏,形成“以建促用”的良性模式。全國已建成開通5G基站超60萬個,5G終端連接數已超過1.3億。
IPv6規模部署縱深推進。全國獲得IPv6地址的用戶數達到14.5億,IPv6活躍連接數達到13.6億,4G網絡IPv6流量占比從無到有,達到11.5%。
網絡國際化部署日趨完善,海底光纜、跨境陸纜等國際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提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聯互通水平穩步提升。
5年來,我國“數字鴻溝”不斷彌合,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作穩步推進,支持農村和邊疆地區13萬個行政村通光纖和超過5萬個4G基站建設。“其中,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取得實質性進展,初步形成了中央、地方和企業共同促進農村寬帶建設的格局。”眾誠智庫總裁楊帆表示。
網絡的加速覆蓋促進了公共服務均等化,網絡扶貧、在線教育、遠程醫療、智慧政府等廣泛應用普及,為群眾帶來“指尖上的幸福”。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寬帶網絡經受住了居家隔離集中用網考驗,保障了群眾的網絡使用需求。
關鍵技術實現突破
今年4月30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聯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珠穆朗瑪峰6500米前進營地成功開通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實現5G信號對珠峰北坡登山線路及峰頂的覆蓋,為珠峰登山、科考、環保監測、高清直播等活動提供通信保障。
我國移動通信技術后發趕超,實現了從2G空白、3G跟隨、4G并跑,到5G引領的重大突破。其中,4G(TD-LTE)技術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據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最新報告顯示,截至今年1月,中國企業5G專利族聲明量占比達32.97%,位居全球首位。中國運營商已在多個城市、多個行業開展5G試點,孵化出一批創新應用。特別是疫情期間,5G融合應用加速推進,5G遠程醫療、教育、辦公等為保障復工復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5年來,隨著信息通信技術從助力經濟發展的基礎動力向引領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加速轉變,5G已成為新的競爭高地和經濟增長點。”楊帆分析,三大運營商在5G領域周密布局、積極部署,堅持公眾客戶市場與政企行業垂直領域并重,通過“5G+X”組合,賦能教育、醫療、工業制造、智慧城市等領域實現更新換代,推進整個社會高質量發展。總體來看,當前5G整體發展仍處于導入期,隨著更多基于5G及各類新技術的新奇應用正在各個行業全面試用,將為傳統行業發展帶來最新的動力。
“十三五”是5G技術儲備和商業化的重要過渡期。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中國將以運營商為龍頭,以應用帶動系統,以系統帶動設備,以設備帶動終端,以終端帶動芯片,同時把軟件、天線、儀表這些薄弱環節帶動起來。
這一觀點得到了實踐驗證。“十三五”以來,我國網絡設備及終端也實現了全球領先,華為、中興等通信設備企業生產的網絡設備在全球市場份額靠前,華為、小米、OPPO、vivo等國內品牌手機已經成為老百姓的普遍選擇。
互聯網企業的實力也明顯提升,我國互聯網企業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的數量由2015年的空白發展到目前的4家,占全球上榜互聯網企業數量(7家)的一半以上。
提速降費優化網絡
在2015年10月市場化收購3家運營商140萬座鐵塔資產后,正式運營的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可以說見證了“十三五”時期我國信息通信業的發展。中國鐵塔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時期是4G網絡的規模建設期,截至2020年8月底,中國鐵塔累計完成塔類基站建設項目超238萬個,超過行業過去30多年的建設總量。目前,我國建成的5G基站有超過97%是利用存量資源實現的。
“用得上”還要“用得好”。5年來,提速降費是我國信息通信業的關鍵詞。一方面,網絡速率顯著提升,與“十三五”初期相比,我國固定寬帶平均下載速率、4G網絡平均下載速率得到了極大提升,已處于全球中上水平。另一方面,網絡資費大幅下降,相繼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游費、移動流量漫游費,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給予資費優惠,固定寬帶和移動流量資費均大幅下降,用戶月均使用流量已超過11G。
我國還建成了全國“攜號轉網”實時交互聯動系統,達到了“小時級”攜轉效率。經過半年多的實施,“攜號轉網”服務成效初顯,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共有超過7200萬用戶完成“攜號轉網”,實現了用戶對電信運營商的自由選擇。
同時,工信部堅持以高壓態勢治理騷擾電話、校園市場不正當競爭、“黑寬帶”、通訊信息詐騙、APP違規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截至目前,約談、通報及處罰垃圾短信信息問題嚴重企業500余次;清理“黑寬帶”總量超過1TB,加大對違規企業處罰力度,極大震懾違規企業,用戶上網環境得到顯著優化。
“優質網絡也支撐了信息通信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程度不斷深化、范圍不斷拓展,推動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躍升,全面增強經濟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相關負責人說。
據統計,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5.8萬億元,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7.7%,較2015年提升36個百分點。
在消費領域,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引領全球。2019年我國網上零售額達10.6萬億元,是2015年的近3倍;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347萬億元,是2015年的15倍。
在生產領域,信息通信網絡及技術在農業、工業制造、交通、旅游等產業中廣泛應用,催生了智慧農業、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一批新業態新模式,已經成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大引擎。(經濟日報記者 黃鑫)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題:“十三五”之“太空舞”:中國航天耕宇牧星耀蒼穹 北京時間12月6日11時58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今天(8日)上午,教育部召開第三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情況。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表示,目前,我國共有職業學校1.15萬所,在校生2857.18萬人;中職招生600.37萬,占高中階段教育的41.70%;高職(專科)招生483.61萬,占普通本專科的52.90%。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這些來之不易的偉大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進、開拓進取的結果。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5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堅持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披荊斬棘,奮勇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將不斷結出更多實踐成果,展現蓬勃生機。
信心和底氣,源于黨的堅強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由我國制度優勢、經濟基礎、發展潛力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是長期起作用的基本格局。
總有一些年份,注定會在時間的坐標軸上鐫刻下熠熠生輝的印記。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宣布,“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喬遷新居。
愛是因為這是一條連接鄭州北區東西向的咽喉要道,而恨則是由于彩虹橋常常在早晚高峰擁堵得一塌糊涂。去年10月26日起,鄭州市對彩虹橋進行封閉,由此,驅車往來高新區和東區需要繞上一大圈。
“‘十四五’時期,海南最大的機遇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最重要的任務是高質量高標準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十三五”時期,海南辦成了許多過去不敢想、沒辦成的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自由貿易港建設實現順利開局。
題:先學一步 深學一層——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黨組(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綜述 像農業農村部一樣,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黨組(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通過扎實深入的學習,進一步吃透全會精神。
“十三五”期間,我國社保制度體系逐步完善,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保障水平穩步提高,管理服務優化規范,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