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4日15:56 來源:河南日報
本報訊(記者歸欣)9月23日,省長尹弘主持召開第100次省政府常務會議,強調要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強化抗旱應急制度化建設,全面加強消防工作。
會議研究了《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強調社會救助制度反映了社會進步和文明程度,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保障困難群眾民生福祉的重大舉措。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結合我省實際打造多層次救助體系,讓困難群眾共享發展成果。要有效銜接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落實落細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政策,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要科學確定標準,逐步提高社會救助水平,進一步細化醫療、住房等專項救助。
會議研究通過了《河南省抗旱應急預案》,強調要準確把握我省旱澇急轉的特點,切實加強抵御旱災的制度化建設,科學組織實施抗旱應急預案,加大培訓演練,加強應急保障,強化對基層一線的業務輔導。要注重應用新技術,提高預警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提升抗旱應急能力。要積極開展機制創新,強化協同配合。要規范信息發布,準確、及時公布權威信息,避免誤讀曲解。
會議審議了《關于深化全省消防執法改革的實施意見》和《河南省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指出深化消防執法改革和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是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有利于破除重救援、輕預防弊端。要堅持安全發展理念,堅持從當前基層消防管理體制機制漏洞和力量欠缺的實際出發,建立協同聯動的監管機制,完善責任鏈條,避免出現監管空白。各有關部門要細化責任落實方案,充實監管力量,提升專業水平。要結合開展防火安全檢查等專項行動,強化宣傳教育和問題整改,重點排查消除居民區、市場特別是“三合一”場所安全隱患,堅決維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副省長黃強、舒慶、戴柏華、何金平、武國定、霍金花、王新偉、劉玉江,秘書長朱煥然參加會議。
記者從23日召開的民政部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1月至9月,各地已向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資金190.9億元,惠及3.1億人次。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加強社會救助志愿服務制度建設,積極發揮志愿服務在匯聚社會資源、幫扶困難群眾、保護弱勢群體、傳遞社會關愛等方面作用。
民政部近日印發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門做好受災困難群眾救助幫扶,保障受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防止因災致貧返貧。通知要求,受災地區要及時足額發放救助金,對受洪澇災害影響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的受災群眾,符合條件的要及時納入低保和特困供養范圍。
社會保障是人民群眾的安全網,具有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功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建設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使得社會保障對象從工薪勞動者擴展到全體國民。
(記者易舒冉)中華全國總工會日前下發《關于撥付2020年中央財政專項幫扶資金保障疫情期間困難職工基本生活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下撥2.5億元中央財政專項幫扶資金,用于保障疫情期間困難職工生活。
(記者 張素 梁曉輝 張蔚然)《國務院關于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助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推進社會救助工作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2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社會民生建設上可以說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個是參加社會保險,通過政策設計將異地就業的農民工納入到社會保險覆蓋,針對農民工流動就業的特征,設計社會保險的轉移接續政策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工作必須務實,脫貧過程必須扎實,脫貧結果必須真實,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作為第三方評估貧困縣退出重要指標的群眾認可度,是決定精準扶貧成效的“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