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1日13:40 來源:經濟日報
近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了中歐班列開行的最新數據,8月份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247列、發送貨物11.3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2%和66%,綜合重箱率98.5%,再創歷史新高。
對此,專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導致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受阻,各國進出口貿易量急劇下降,在這樣的不利局面下,中歐班列仍實現逆勢增長,實屬不易。
據介紹,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穩外貿政策落地見效,國內企業基本實現復工復產,出口需求愈發旺盛。特別是在防疫物資出口的拉動作用下,中歐班列開行創下新高。數據顯示,疫情發生以來,憑借強大的生產能力和完善的產業配套設施,短時間內我國的防疫物資生產能力大幅提升,不僅滿足了國內需求,還大力對外援助和出口。3月15日至9月6日,我國總計出口口罩1515億只、防護服14億件、護目鏡2.3億個、呼吸機20.9萬臺、紅外測溫儀8014萬件。這些防疫物資很多都通過中歐班列進行運輸,帶動了其逆勢增長。
以我國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為例。3月28日,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開出其疫情后首趟中歐班列,貨物中近四成是防疫物資。截至8月31日,從武漢合計發運中歐班列95列,先后運送口罩、紗布、防護服、手術衣、護目鏡、醫療器械等防疫物資合計1032標準箱4000余萬件。
近日,陜西西安攜手山西永濟開通了“永西歐”中歐班列。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 毅攝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此前表示,疫情發生后,全球航空和海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禁飛、停運、減運等情況,導致物流不暢,貿易萎縮。中歐班列作為陸路運輸通道的“鋼鐵駝隊”展現出安全高效的強大優勢,不斷開拓新業務,增添新線路,為保障中歐及沿線國家物流暢通和物資供應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例如,今年5月份東方日升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光伏板即將交付歐洲客戶,但受疫情影響,赴歐航空運力銳減,海上運輸也處于停擺狀態。后來,該企業通過義烏中歐班列,最終將貨物按時交付給了客戶?!傲x烏中歐班列是一趟經貿列車,更是一趟‘希望之車’?!痹撈髽I負責人說。
同時,中歐班列的逆勢增長更離不開我國經濟復蘇和出口整體回升。
從大環境來看,疫情發生以來,面對復雜的局面,我國大力推動“六穩”“六保”工作,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同時,各省份通過加快培育跨境電商、完善信用體系、加大資金扶持等措施,穩定外貿出口及產業鏈供應鏈,出口逐漸恢復。
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20.05萬億元,其中出口11.05萬億元,增長0.8%,首次實現年內正增長。
國鐵集團貨運部負責人表示,隨著出口逐步恢復,鐵路部門全面加強運輸組織,努力提升運營品質,充分釋放中歐班列運力運能,發揮中歐班列在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戰略通道作用,各地中歐班列均實現較快增長。在河南,今年前8個月,中歐班列(鄭州)共開行541列,其中去程305列,較去年同期增加39列,增幅14.7%。在東北,隨著中歐班列開行數量的增多,以往中歐班列出境的滿洲里口岸接車能力基本飽和,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9月份還開行了遼寧首條經綏芬河口岸出境的中歐班列。
此外,專家還表示,中歐班列廣受歡迎,還得益于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各項舉措,通過落實開放政策,舉辦各類國際展會,互利共贏的合作局面得到鞏固。
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新筑車站黨總支書記張鋼釗表示,今年上半年,到達新筑車站的返程班列數量達到510列,同比增加55.5%。通過中歐班列(西安)返程進口的糧油達到1.53萬噸,滿足了國內消費者對優質商品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持續在全球蔓延,國內國際經濟形勢仍然錯綜復雜,中歐班列仍存在返程少于去程的問題。對此,專家表示,未來還需要進一步落實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努力恢復正常外貿秩序,打造新發展格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齊慧)
受航運、空運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中歐班列迎來外運高峰。今年7月份以來,“義新歐”中歐班列實現了單日最高進箱量329車、單日最高發運量6列、單月開行量超過110列的成績。
受航運、空運供不應求以及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中歐班列迎來外運高峰。今年7月份以來,“義新歐”中歐班列實現了單日最高進箱量329車、單日最高發運量6列、單月開行量超過110列的成績。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達10180列,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量,運送集裝箱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98.3%?!薄 ?0月,搭載著82臺奧迪汽車的首列中歐班列“奧迪整車進口班列”,從德國不來梅哈芬港順利抵達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公司新筑車站。
由荷蘭普羅梅地亞集團主辦的歐洲絲綢之路峰會日前在線舉行。面對疫情挑戰,中歐班列成為中歐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為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了重要支撐。荷蘭GVT物流集團總經理羅蘭德·弗布拉克說,中歐班列成都—蒂爾堡線路自2016年正式開通以來,班列次數不斷增加。
28日,中國南寧到越南河內集裝箱跨境班列迎來開通運營3周年。當天下午15時,滿載各類日用品的中越跨境列車緩緩從憑祥火車站開出,去往越南河內,這是今年開行的第141列跨境集裝箱班列,中越跨境集裝箱班列運輸同比去年增長83%。
11月28日,西北地區規模最大,可滿足陜西地區70%的中藥材倉儲需求的關中中藥材物流基地正式運營。為了“傳承精華,守正創新”,陜西在陜南、陜北、關中建設三個中藥材物流基地,同時建成15個道地藥材種植及初加工基地,形成產地加工,質量檢測、運輸配送、全程可追溯的全國中藥材物流生產基地。
?上千噸郵件有了新通道,每周二和周五,來自全國各地的國際郵包,搭乘著中歐班列(渝新歐)從重慶團結村站出發。它們將在約10天后抵達立陶宛維爾紐斯,再分撥至西班牙、法國等30多個歐洲國家。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球海運、空運受阻,中歐班列成為國際郵件應急疏運新通道,在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方面,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
這是10月24日在巴基斯坦拉合爾拍攝的調試中的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項目。從吸引投資的大國到對外投資的大國,從出口大國到進口大國,從“市場換技術”到實現自主創新……一系列發展變化有力助推中國對“一帶一路”投資的增長。
來自陜西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中歐班列“長安號”今年共開行3167列,是去年同期的1.8倍。目前,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綜合指標穩居全國前列,已連續11個月蟬聯中歐班列質量評價指標全國第一。
“十三五”期間,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聚焦重點、深耕細作,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從總體布局的“大寫意”,步入精謹細膩的“工筆畫”階段。 截至目前,中國已同138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同開展了超過2000個合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