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5日11:32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必須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在“兩山”理念的引領下,中國邁向綠色發展新征程,各地逐漸摒棄以犧牲環境做代價的發展老路,自覺謀劃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使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
如今,長江沿線水清岸綠,母親河重新煥發生機活力;還江于民,百姓有了更多幸福感、獲得感。這樣的變化源于綠色發展理念在沿江各地的落地生根。
“化工圍江”曾是湖北宜昌的寫照。沿江上百家化工企業在帶來全市三成工業產值的同時,也讓環境不堪重負。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北宜昌,強調指出,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而是不搞破壞性開發,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落實總書記的要求,宜昌開始破解“化工圍江”困局,啟動沿江一公里內化工企業“清零”行動。財政每年拿出5億元支持化工企業關閉、改造、搬遷、轉產,推動化工產業向高端、精細化發展。
“壯士斷腕”換來的是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2019年,宜昌化工產業產值增速達到12.38%,綠色高效的精細化工占比從2016年的18.6%提高到36.2%。
從上游到中游到下游,全線下好“一盤棋”,綠色正成為長江經濟帶的底色。江蘇南京打造長江生態保護協同創新機制,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產業。湖南資興否決了可能影響環境的數百個項目,發力大數據產業。
水要變清,山要披綠。山西沁源縣是全國重點產煤縣,曾經的“一煤獨大”給這里帶來的是霧霾籠罩、煤灰遍地。
沁源一口氣關停礦井60多座,在關停的煤礦舊址上,新的產業破土重生。生態旅游、特色種養殖興起,如今已占到當地經濟總量的近四成。
綠色發展帶來好生活。在山東泰安蟠龍山,曾經的荒漠化丘陵治理成了游客如織的花海,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
綠色發展鋪就脫貧致富路。河北阜平的駱駝灣村曾經是深度貧困村,依托太行山風光打造特色村落,去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13000多元,是2012年的14倍。
綠色發展喚醒沉睡的生態資源。福建南平推出“生態銀行”模式,由政府主導搭建平臺,農戶把分散的林地、水田等資源像存款一樣存進來。平臺整合資源、對外招商,在保護中進行開發。農民既可以靠存入的資源獲得分紅,也能在企業打工掙錢。去年,南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7萬元。
近年來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深入推進,為響應國家戰略,鄭州市市政工程總公司嚴格落實各級控塵督導,積極主動配合轄區鎮辦交辦工作。響應市控塵辦號召,積極主動參加老舊社區改造志愿者服務,成立總公司“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參加“綠城使者”等志愿服務行動。得到主辦單位一致認可。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相互促進、共同提升。
近年來,內蒙古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努力在保護礦山生態環境的同時,倒逼資源的集約高效和可持續利用。內蒙古生態環境廳巡視員張樹禮介紹,截至目前,內蒙古有52家礦山企業被自然資源部列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有191家礦山企業列入自治區綠色礦山名錄。
面對廣大人民群眾對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熱切期盼,生態文明建設仍存在一定短板,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刻不容緩。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關鍵要加強教育引導,提升廣大青少年綠色生活創建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山上不栽樹,喝水跑遠路;坡地不壘埂,種糧要貼本;育得青山在,功德傳后代。三光片區涉及興街鎮三光等6個村委會2253戶,石漠化面積30平方公里,是西疇縣石漠化最嚴重地區之一。
不遺余力呵護綠水青山,北京懷柔的藍天,著實是一微克一微克摳出來的。 近年來,懷柔區以突破懷柔科學城為統領,以生態涵養為底線,加快推動會議休閑、影視文化等功能要素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促進生產和消費方式的綠色化轉變,有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劃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實施生態綜合整治,東山縣3年來累計清退或遷移無人島周邊漁排超3.5萬格、筏式吊養約4000畝?!睎|山縣委書記洪泰偉表示,東山將立足海洋特色產業,優化生態空間格局,加強自然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持續擴大綠色惠民效應。
劃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實施生態綜合整治,東山縣3年來累計清退或遷移無人島周邊漁排超3.5萬格、筏式吊養約4000畝?!睎|山縣委書記洪泰偉表示,東山將立足海洋特色產業,優化生態空間格局,加強自然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持續擴大綠色惠民效應。
圍繞貫徹落實中央“六穩”“六保”工作要求,廣西壯族自治區應急管理廳采取實行差異化執法、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誠信體系建設等有效措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為了在2030年之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除大力節能,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還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李宏偉認為,未來,切實做好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和確權登記等基礎性工作,應以落實產權主體為關鍵,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