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5日20:11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新冠疫情給今年的端午平添幾多輕愁,但山高水長,割不斷親情和思念。臨近五月初五,一大批圍繞端午民俗文化的網絡直播、線上公益、扶貧促銷活動火熱襲來,讓節日變得豐富多彩,也為城鄉旅游業復蘇注入源頭活水。
挖掘傳統節日內涵,網上端午人氣滿滿。助力脫貧攻堅,潮州市主辦直播活動,主持人帶領全國網友一同拔竹筍、包梔粽;感悟端午文化,大同市舉辦線上端午結藝編織活動;普及祛病防疫知識,長春文廟開展端午節線上公益文化活動……直播文藝節目、電商銷售、網紅帶貨、線上學民俗、跟著視頻包粽子,五花八門的活動體驗,讓彌足珍貴的歷史習俗在不知不覺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搭乘互聯網這列時代快車,古老的端午節舊貌換新顏。
浸染端午氣氛,“粽子經濟”一路走俏。各地的超市商場,端午主題商品被安置在顯赫位置。汨羅市建立起電商平臺,預計當地今年粽子產業總產值將超1億元,超越去年。在杭州,白蛇許仙的傳說再次激活,特色主題活動直接轉化為消費能力,帶動了西湖旅游。更有多地以傳統節日為依托,拋出扶貧助困、振興經濟的“金點子”。今年的端午新風貌積極健康,值得點贊。
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不僅因為香粽竟巧、艾葉飄香,更是因為雖各地風土人情有差異,具體習俗有側重,但在千年的傳承發展中沉淀下來的驅邪避害、飲食節物、競技娛樂的意義是共通的,承載其中的愛國情操、人倫和諧、祈求四季祈求安康的情愫是共通的。
采一把艾蒿掛在屋前,讓自然的香氣驅走蚊蟲;飲一杯雄黃酒,病魔都遠走;煮香草蘭湯沐浴,洗去經年的積塵和疲憊;系上五色絲線辟邪強身……端午自來就是“衛生防疫日”,古人在這一天灑掃門庭、掛艾懸蒲、佩香囊、飲雄黃、采藥飲茶、避邪保健,實用習俗千年相傳。
思接千古,關照當下。疫情之下,多地龍舟禁賽,聚集風險仍高,這個特別的端午節適時提醒我們:仲夏至,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若有情,“云”來“云”往更愜意。端午安康,才能更快樂!
海關總署7日發布數據,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同比增長1.8%,呈現持續向好、加速增長態勢。
12月5日,河南欒川,雪后的老君山顏值爆表,云海雪山同步上線美如畫卷。登高遠眺,藍天、白雪、金殿、霧凇、云海、晚霞映入
12月5日,河南欒川,雪后的老君山顏值爆表,云海雪山同步上線美如畫卷。登高遠眺,藍天、白雪、金殿、霧凇、云海、晚霞映入
江蘇普萊醫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育新是無錫江陰市引進的生物制藥領域的尖端人才,是國家一類創新藥“抗菌肽”的研發領軍人物。目前,無錫市擁有人才總量182萬人,形成了包括高技能人才41.4萬人、高層次人才13.8萬人、留學歸國人才1.6萬人在內的人才大軍,其中今年落戶大學畢業生增長354%。
12月3日中午14時20分左右,河南省偃師市一在建工地上,兩名乘坐吊籃的裝修工人,正在三十多米的高空中粉刷外墻,突然吊籃繩索突然斷裂了一根,兩名工人需要救急救援。在確認現場滿足登高作業空間前提下,現場消防救援人員命令一名指戰員佩戴好防護裝備后,采取操作云梯消防車登高營救被困人員。
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104場嘉賓沈壯海。 本場活動由光明網承辦,“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人民日報客戶端、央視新聞客戶端、新浪微博、西瓜視頻、嗶哩嗶哩等對演講內容進行了同步刊播。
河北正定古城,福建廈門市鼓浪嶼、福州市三坊七巷、三明市萬壽巖遺址,浙江良渚古城遺址等一系列重要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他都傾注了大量心血。習近平總書記在正定工作期間,身體力行推動文物保護搶救,修復隆興寺,保護古寺碑,組織開展文物、古樹普查,對文物古建劃定保護范圍……
6日,西部、西南部會有弱降水天氣。霾:4日至10日,我省空氣污染氣象條件持續較差,霾將再次發展,其中6日夜間至7日,淮河以北大部有中度霾、部分地區重度霾。氣溫低迷 最高氣溫:未來三天大部地區的最高氣溫平穩,6日之后將會出現下降。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做到清水下山、凈水入庫,密云關閉礦山,轉型發展綠色農業、鄉村旅游、高端制造,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6%以上。
一系列優秀的文化產品噴涌而出,一批規模化、實力強的文化企業逐漸成長,市場結構不斷優化,產業發展迎來一個個新增長點。………… 一系列行動更好地提高了文化產業發展給群眾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安定公平的市場環境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