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4日11:22 來源:金羊網
“……3,2,1,點火!”6月23日9時4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我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星發射升空。隨著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也正式宣告發射成功。至此,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55顆衛星全部發射入網。
星辰大海,北斗圓夢。天上的七星北斗,自古就為人們指引方向。在信息不發達的年代里,智慧的中國人就善于用北斗七星辨認方向。如今,我國自主研發和制造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在以獨特的方式,為人們生產生活提供便利,以硬核的科技實力耀照中華、服務全球。中國北斗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凝結著一代代航天人的夢想,匯聚著14億中華兒女對夢想的孜孜追求。仰望星空,由55顆衛星構成的北斗導航系統,已成為全球衛星數量最多、定位精度最高、定位速度最快的導航系統。這是站在全球導航科技的“金字塔”尖,我們為國之重器自豪,為自主創新點贊。
北斗科技點亮美好生活。北斗,早已深刻融入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隨著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升空,不僅圓了航天人的北斗夢,更圓了中國人的導航夢。今天的出行方便,北斗衛星發揮了重要價值作用——導航定位、共享單車定位、動態共享位置,導航力量無處不在;今日的城市生活便捷,北斗成為了重要幫手——城市綜合管理、居家養老應用、智能泊車管理等等,北斗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廣泛應用;而更為重要的,北斗系統在地震救災決策、搜救、醫療等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因為北斗,我們的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更放心。
北斗科技擦亮中國名片。北斗衛星從立項到首顆衛星發射,再到第55顆衛星發射完成組網,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一路走來,幾代航天人歷經千辛萬苦,把青春和汗水澆灌在我國的航天科技事業當中,最終實現了我國航天科技從追趕到并跑,再到領跑的偉大跨越。原子鐘作為導航衛星的“心臟”,決定了導航系統的導航定位、測速及授時的精度,是一個國家能否具備獨立發展導航系統能力的核心技術之一。在北斗二號研制初期,我國本打算從國外引進核心器部件原子鐘,但由于外方原因,最終沒能實現合作。沒有核心技術怎么辦?唯有自主研發,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才不會被人“卡脖子”,才不會看人臉色。經過艱苦攻關和努力,我國科研人員不僅攻下了原子鐘這一難攻的“山頭”,還研發出導航衛星“發短信”的短報文服務,闖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無人區”,為世界衛星導航的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北斗科技造福全人類。北斗衛星,中國制造,服務人類、造福世界。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從服務中華大地,發展到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再到完成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服務全人類,每一次服務范圍的擴大,服務能力的升級,都是中國科技實力的不斷進步,都是中國與世界共享科技發展成果、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實踐。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數以上國家用上了北斗系統。正如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所言:“中國北斗,服務全球,造福人類,這是我們的一個期望。”可以想象到,隨著中國衛星導航系統更加健全和完善,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牽手北斗,為本國人民謀福祉,為本國經濟發展添動力。屆時,中國科技將更廣泛地為世界人民提供服務和方便,與全人類共享科技發展“盛宴”。
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力量。一代代航天人把夢想化為拼搏奮斗的力量,甘坐“冷板凳”,專心搞科研,為中國科技進步、世界科研發展帶來了一個又一個奇跡。這樣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的“北斗精神”,同樣激勵著我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金羊網文/周軍)
21世紀的中國,無論在城市、田野、海洋或是雪山之巔,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影響已經無處不在。從1983年“雙星定位”理論提出,歷經30多年的探索實踐,三代北斗人打破國外技術封鎖,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
” 基于北斗2號、北斗3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新發布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北斗定位2.0版)能夠實現秒級定位、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裝配車載天線時精度可達到亞米級),而1.2米的高精度意味著車道級定位得以實現。” 2018年,中國高精度位置網及其在交通領域的重大應用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其中包括網絡輔助快速首次定位技術的攻關。
據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介紹,京沈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之一“京哈-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北斗慣導小車”在京沈高鐵的成功應用標志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在鐵路建設領域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北斗慣導小車可以快速精準獲取軌道的三維位置坐標、姿態和軌距,實現軌道多項幾何參數的高效測量。據介紹,北斗慣導小車可實現鐵路軌道平順性指標毫米級、里程厘米級測量精度,能夠滿足鐵路有砟軌道數字化搗固要求。
透過細節,看到中國人勇敢奔跑的底氣。坐著高鐵看中國,讓網友們不僅感受到了祖國的廣袤富饒,更了解到了祖國繁榮富強背后從未停止過的拼搏。高鐵代表著中國速度和中國廣度,8天8條高鐵線路的旅程雖然已經結束,但每一個中國人從中收獲的力量與希望卻是無窮的。
從打開地圖導航,到外賣點餐,再到車庫里停車,現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已經無處不在。在未來北斗新的導航系統上,在LEO軌道上,實行導航通信深度融合,并服務遙感的方針,達到全球物聯網和數字地球的目標。
(9月28日大河網) 今年國慶中秋,央視為媒,坐著高鐵看中國,八天八線,八縱八橫,各路風光,將帶領人們體驗不一樣的旅程,感受中國高鐵這些年來日新月異的變化。相信在新時代的浩蕩春風中,獨領風騷的中國高鐵,定能用嶄新的姿態和優異的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1周年獻禮,奮力邁向交通強國新時代。
“單車上的智能鎖能夠接收北斗衛星信號,哈啰大數據中心每天會從路面單車收到數億次車輛定位信息。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通信時統、電力調度、公共安全……北斗系統的行業應用早已如火如荼,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述評之三 這家自行車行業龍頭企業的轉型探索,是中國經濟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的一個剪影。
日前,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志著北斗“三步走”發展戰略圓滿完成,北斗邁進全球服務新時代。冉承其介紹,北斗系統已全面服務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救災減災、農林牧漁、城市治理等行業,融入電力、金融、通信等國家核心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