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9日16:12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王韶卿)4月29日,河南省氣象臺發布“五一”假期我省天氣預報,預計假日前期晴天為主,后期部分地區有強對流天氣,要防范高溫、大風、強對流等帶來的影響。
根據預報,5月1日—3日,我省以晴天為主,氣溫高、風力大,全省大部地區最高氣溫32~34℃,北中部部分地區可達35~37℃;全省偏南風3~4級,午后有5~7級陣風。假日后期受華北擴散冷空氣影響,4日下午到夜里,我省北部、東部有短時雷陣雨和局地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5日全省最高氣溫降至24~28℃、較前期下降8~10℃。
省氣象臺提醒,假日期間我省降水少、光照強、氣溫高、風力大,森林火險和臭氧污染氣象等級高,需嚴加防范,同時需關注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的不利影響。 具體預報如下:
5月1日,全省晴天間多云,偏南風4級左右,陣風6~7級。最高氣溫:北中部34~36℃,其它地區31~33℃;最低氣溫:西部、南部17~19度,其它地區20~22℃。
2日,全省多云間晴天,偏南風4級左右,陣風5~6級。最高氣溫:北中部33~35℃,其它地區31~33℃;最低氣溫:西部17~19℃,其它地區20~22℃。
3日,全省多云轉晴天,東南風3~4級。最高氣溫:全省34~36℃,北中部部分可達37℃;最低氣溫:北部16~18℃,其它地區20~22℃。
4日,全省多云到陰天,下午到夜里,北部、東部有短時雷陣雨和局地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下午起全省轉偏北風4~5級,北部、東部陣風6~7級。最高氣溫:北部27~29℃,南部33~35℃,其它地區30~32℃;最低氣溫:南部19~21℃,其它地區14~16℃。
5日,南部多云間陰天,部分地區有短時雷陣雨;其它地區多云。全省偏北風4~5級。最高氣溫:北中部23~25℃,其它地區26~28℃;最低氣溫:西部、北部11~13℃,其它地區16~18℃。
鄭州逐日天氣預報如下:
5月1日,晴天間多云,偏南風4級,陣風5~6級;溫度:35~21℃。
2日,多云間晴天,偏南風4級,陣風5~6級;溫度:34~21℃。
3日,多云轉晴天,東南風3級左右;溫度:37~20℃。
4日,多云轉陰天,夜里有短時雷陣雨。東南風3級夜里轉偏北風4~5級,陣風6~7級;溫度:32~16℃。
5日,多云,偏北風4~5級;溫度:25~17℃。
網絡實名預約、入園時間自選、客流實時疏導調控……,今年的“五一”假期,河南“智慧旅游”大顯身手,為規范“五一”假期旅游景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提升游客的出游體驗、強化行業科學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一假期是傳統的消費旺季,假日臨近,抖音發起“一城一MALL”商場直播活動,北京王府井東安市場、廣州正佳廣場、武漢光谷大洋百貨、上海久光百貨、天津樂賓百貨等百家商場將于五一期間抖音直播帶貨,覆蓋全國超50個城市。
隨著“五一”假期來臨,鄭州公交二公司多措并舉,科學合理組織運力,做好車輛安全檢查,車長安全培訓,努力為乘客營造舒適、便捷、安全的乘車出行環境。
大家期望已久的夏天就要來了。據鄭州市氣象臺分析,今天(4月27日)應該是本周最涼快的一天了,15:00的氣溫為22.5度,明天的最高氣溫預計會有28度,本周余下的日子最高氣溫都要30°C+了,頂峰會出現在周四和周五,也就是4月30號和5月1號,最高氣溫會達到36度左右,35度以上的天兒,氣象上就稱為高溫日。明天的風力較大,周日午后有出現陣雨,雷陣雨等短時強對流天氣的可能,假期期間戶外游玩要注意防暑防曬,及時補充水分,在林區不要使用明火。
為確保五一假期良好交通環境,確保廣大交通參與者歡度國際勞動節,鄭州交警提前發布2020年五一假期安全出行提示,為廣大交通參與者提供出行服務。
“為確保學生安全和健康,請全體學生五一假期盡量不要外出,原則上居家休息,不到人員聚集場所,不參加聚會,不要到疫區活動,如果離鄭回來,還要進行14天的居家隔離,謝謝配合!”近日,鄭州市不少學生和家長收到了學校發來的類似提醒。
記者從全國最大的在線旅游平臺——攜程集團了解到,中國首個“預約旅游”黃金周即將在今年五一假期實現,河南以超過200家的可預約景區數量位居全國第六。
櫻花正艷,春光已盛,掃除疫情的陰霾,武漢這座城市也到了它最美麗的時刻。目前武漢“解封”已過一周時間,五一假期也即將到來,我們能否像往年那樣去武漢游玩呢?
5月5日,映象網記者從高速交警部門獲悉,今年“五一”假期,河南高速公路車流量再創歷史新高,單日車流量首次突破300萬輛,河南高速交警提前部署,提前預警,多措并舉保暢通,嚴查違法除隱患,全力守護群眾出行平安,確保了五一假期全省高速公路總體平穩有序。
5月4日,映象網記者從河南省交通運輸廳獲悉,“五一”期間,受假期延長和旅游熱度上升,以及前三天天氣晴好影響,省會及省內旅游城市附近高速干線、互通立交、橋隧路段的車流量增長明顯,河南高速單日流量在假期第一天首次突破300萬輛,為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