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0日10:2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4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醪橋鎮井岡柚稻產業綜合體全自動智能工廠化育秧中心內,農技人員周曉毛正在紋絡式育秧苗床查看井岡軟粘秧苗生長情況。
羅建榮(人民圖片)
北斗導航、無人駕駛、5G、云計算……隨著新技術加速涌現,越來越多的“黑科技”被應用于農業生產。互聯網企業也正加強智慧農業發展布局,與各地合作打通產銷對接。《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19)》預測,今年我國智慧農業市場規模將達2000億元人民幣。智慧農業迎來廣闊發展空間。
智能農機忙春耕
3月末,正值農耕農忙時節。在山東省萊西市馬連莊鎮抬上村,農機手趙振東的4臺大型智能化拖拉機同時在田間進行土地深耕起壟作業。與往年親自上陣不同,趙振東今年裝了“黑科技”——依托北斗導航控制作業行進路線的無人駕駛系統。
“我這個無人駕駛的拖拉機,一天能干150畝地,附近八九個村的活用不了一周就干完了。”趙振東表示,有了北斗導航精準路線圖作指引,不僅春耕效率大大提高,耕種效果也得到保證。
伴隨著螺旋槳的蜂鳴聲,重慶市梁平區碧山鎮供銷合作社購置的3架播撒無人機正沿著稻田“飛播下種”。在當地政策鼓勵下,附近村鎮2000多畝稻田播散作業今年都將由無人機來執行。
“采用無人機直接播種不受地形限制,作業補給容易,播撒均勻,播種效率也比較高。”重慶市梁平區碧山鎮供銷合作社主任蔣麗英說。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今年春耕期間超過3萬臺無人機投入使用,“北斗”定位拖拉機及精準作業農機具保有量超過2萬臺。越來越多的智慧農機走上田間地頭,成為農民春耕作業的好幫手。
科技應用促增產
“過去天氣一有變化就得趕緊往大棚里跑,現在隨時隨地都可以通過手機遠程調控大棚的風口和棚里的溫濕度。”談起“智慧大棚”,種了30多年甜瓜的河北省饒陽縣南北巖村村民宋長江贊不絕口。依托物聯網技術優勢,宋長江4個大棚的產量在去年翻了一番。
“棚內裝有物聯網遠程監測控制系統,可對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環境參數進行實時監測。”河北冠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許曉燕介紹稱,系統后臺通過實時數據分析,可實現棚內自動增降溫、自動加抽濕、自動卷簾等功能,農戶也可通過手機APP(應用程序)進行手動遠程操作,讓棚內環境更適合作物生長。
在智慧農業的發展中,5G技術同樣沒有缺席。去年,廣州艾米農場的水稻田實現了5G信號覆蓋,率先開啟了“5G田”之旅。稻田內設置的“農田數據采集站”可監測光照度、土壤酸堿度和肥力等數據,并經5G實時傳輸到終端,通過云計算處理和大數據分析自動生成稻田“體檢報告”,協助農戶對稻田長勢進行科學判斷、科學種植。
重慶首個5G網聯植保無人機近日也成功試飛,未來可為農田提供集成無人機植保、遙感大數據、農業大數據為一體的高效飛防服務和精準農業服務,作業面積每天可達300-400畝,是人工作業的20倍。
“隨著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如今的農業生產越來越智能,越來越高效。”宋長江對智慧農業發展前景信心十足。
數字網絡連產銷
國內生鮮電商市場發展迅速,“手機下單、送貨上門”的食材采購模式成為常態。各地也紛紛開始探索“互聯網+合作社”的農產品產銷對接新模式,不斷推進互聯網與農業深度融合。
近日,上海市青浦區綠椰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與美團買菜達成合作,推介青浦優質農產品登陸電商平臺,通過互聯網進一步提升農產品銷量。上海青、馬蘭頭、蓮藕……品類豐富的優質本地蔬菜將搭乘互聯網快車,從田間地頭直達市民餐桌。
作為全國最大的蔬菜交易集散地,“蔬菜之鄉”山東壽光近日與電商平臺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依托壽光蔬菜產業優勢和大數據優勢,建成數字農業產業帶,通過品牌升級、產銷對接,共同推動壽光蔬菜完成數字化轉型。
隨著短視頻等新技術的發展,電商直播成為農產品銷售的熱門渠道,使優質農產品銷路更暢通,有效幫助農戶拓展增收渠道,也有利于打響農產品品牌,為進一步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這是入選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桑園圍(2019年10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中國國家灌排委員會供圖) 這是入選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龍首渠引洛古灌區(12月1日攝)。
當前保持快速增長的新型消費將獲更多支持。專家指出,在改善“硬設施”和“軟環境”政策力挺下,各類線上消費、新型消費將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激發國內消費潛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完善新型消費生態體系,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
12月7日拍攝的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大紅溝鎮的梯田雪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姜愛平 攝) 12月7日拍攝的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大紅溝鎮的梯田雪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姜愛平 攝) 12月7日拍攝的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大紅溝鎮的梯田雪景(無人機照片)。
這是12月7日拍攝的“重慶·1949”劇院項目施工作業現場(無人機照片)。12月7日,由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重慶·1949”劇院順利封頂。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這是12月7日拍攝的“重慶·1949”劇院項目施工作業現場(無人機照片)。
當日是大雪節氣,第二屆哈爾濱采冰節開幕。當日是大雪節氣,第二屆哈爾濱采冰節開幕。當日是大雪節氣,第二屆哈爾濱采冰節開幕。當日是大雪節氣,第二屆哈爾濱采冰節開幕。當日是大雪節氣,第二屆哈爾濱采冰節開幕。
冬日時節,青海省祁連縣阿柔鄉境內的阿柔草原在白雪的裝扮下呈現出壯美風光。冬日時節,青海省祁連縣阿柔鄉境內的阿柔草原在白雪的裝扮下呈現出壯美風光。冬日時節,青海省祁連縣阿柔鄉境內的阿柔草原在白雪的裝扮下呈現出壯美風光。
在廣西百色市凌云縣下甲鎮加西村,當地村民在采摘桑葉(2019年3月27日攝)。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是應對國內外復雜嚴峻經濟形勢,打通梗阻,暢通循環的關鍵一招。” 為了確保城市機會清單落地的公平公正和效果,成都市還建立了跟蹤問效機制。
在西藏日喀則市吉隆縣,施工人員在西藏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線路9標段進行塔上作業(9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在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西藏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線路4標段施工人員在暴風雪中作業(5月2日攝)。
12月3日拍攝的雪后初霽的陜西省榆林市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無人機照片)。當日,位于黃土高原的陜西省榆林市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雪后初霽,美景如畫。當日,位于黃土高原的陜西省榆林市麻黃梁黃土地質公園雪后初霽,美景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