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1日20:18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月16日至24日,中國-世衛組織聯合考察組的25位專家用了9天的時間,分別到了北京、湖北、廣東、四川這四個省份考察,并最終形成聯合的考察報告,考察報告也在2月29日正式發布。這個國際防控階段性報告涉及了哪些內容?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中方組長、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梁萬年為您解讀。
Q:在考察報告中看到,從傳播途徑上“不認為空氣傳播是主要傳播方式”是否說明防控方法可以更明確了?
A:呼吸道傳播有兩種主要方式,飛沫傳播和空氣傳播,也就是氣溶膠傳播。空氣傳播是感染者排出的病毒在空氣當中形成的小顆粒可以比較長時間在空氣中停留,甚至隨著空氣遠距離傳播。報告認為主要的傳播途徑是兩個,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接觸傳播中主要是密切接觸傳播,沒有空氣傳播的證據,但是也沒有證據完全否認這種傳播的存在。但是即使存在,它的作用和場所都是有局限的。對一般公眾來說,它的傳播價值不大。
現在采取的阻斷傳播的辦法,比如隔離、戴口罩、勤洗手是正確有效的,希望大家不要過度恐慌,不要過度采取防護措施。
Q:家庭傳播和密切接觸者的追蹤也有統計數據出現,這對下一步防控會有什么樣的指導?
A:家庭傳播的數據是78%-85%,是根據在廣東和四川的考察得出的。我們采取的干預措施和防控措施,阻斷了持續性社區傳播。發病的病人主要在家庭內,證明防治效果比較好,在家庭內需要采取正確方式,通風、消毒、將發熱病人及時送診就醫。
密切接觸者的數據是1%-5%,也是我們通過在廣東和四川的考察得出的。現在我們對確診、疑似、發熱病人的密切接觸者進行跟蹤管理是必須的、正確的。如果不管理不追蹤,1%-5%的病人就會成為移動的傳染源。盡早發現,可以進行盡早治療和干預,從而提高治愈率。
由于在此次疫情中發布防疫指南不及時,以及多次向公眾發出自相矛盾的信息,美國疾控中心多次遭到外界的批評。美國疾控中心在21號又表示這次更新的內容有誤,目前已經將“錯誤的草案”刪去,并表示新的防疫指南將在修改完成后重新發布。
由于在此次疫情中發布防疫指南不及時,以及多次向公眾發出自相矛盾的信息,美國疾控中心多次遭到外界的批評。美國疾控中心在21號又表示這次更新的內容有誤,目前已經將“錯誤的草案”刪去,并表示新的防疫指南將在修改完成后重新發布。
據路透社當地時間周一報道,美國疾控中心在當日撤回了一條周五發布的防疫建議更新。疾控中心在網站上稱該信息屬“錯誤發布”,并稱“疾控中心正在基于新冠病毒在空氣中的傳播性更新防疫建議,具體措辭會在更新完成后發布”。
美國《科學》周刊網站9月11日發表該刊主編赫伯特·霍爾登·索普的署名文章《特朗普在科學問題上說謊》,文章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在科學問題上對美國人民撒謊。資料圖片:2019年7月11日,在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舉行記者會(新華社) 2月7日,在接受伍德沃德采訪時,特朗普說他知道新冠肺炎比流感更加致命,而且通過空氣傳播。
9日,在美國因新冠肺炎付出了19萬條生命的代價后,美國多家主流媒體報道了一條大新聞:原來特朗普早就知道新冠病毒的嚴重性,只是刻意隱瞞。”采訪錄音來源CNN △特朗普告訴伍德沃德:“我一直想淡化它,我仍然希望淡化它,因為我不想制造恐慌。
迄今,有幾篇學術論文探討了空氣中能否檢出新型冠狀病毒的問題,旨在提出病毒可能通過空氣傳播的初步證據。基于目前證據,世衛組織保留原有建議,即對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的醫療照護人員建議采用防飛沫與接觸隔離措施,而在進行產生氣溶膠的診療操作時則建議采取防接觸與空氣傳播隔離措施。
北京時間3月26日21點(美東時間9點),中國駐美國大使館邀請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線解答留學生、華僑華人抗疫問題。張文宏提到,在他接觸的病例中,還沒有出現過因空氣傳播感染的病例。
今天(29日)上午,中國—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聯合考察報告。報告還指出,聯合考察組認為,面對這種前所未知的病毒,中國采取了歷史上最勇敢、最靈活、最積極的防控措施,盡可能迅速地遏制病毒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