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17:18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王振西 文/圖)近日,映象網記者接到鄭州市京航辦事處黃商村村民賈先生反映稱:“村里到處都是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到處堆放,現在出門都是臭烘烘的,根本沒法直視村里的現狀,他們經常晚上傾倒垃圾,以每輛車200元不等的價位對外出售。”
賈先生還稱:“黃商村的土地屬于黃沙地,有的人偷偷晚上把沙土從地上取出,隨即就把垃圾傾倒進去,這樣造成我們村黃沙亂飛,垃圾到處都是,讓我們的生活受到很大困擾。”
賈先生口中的“他們”“有的人”是誰?12月25日,記者前往黃商村了解情況。
當天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個上萬平方米的“垃圾山”映入眼簾,建筑垃圾堆放延綿百米長,非常不美觀。
一片被防塵網簡單覆蓋的地面上,有沙土被取走的痕跡,取而代之的是數車建筑垃圾。垃圾堆旁邊,是一個鴨子飼養點,裝卸餐廳下水的車輛來來往往,氣味酸臭。
“我們這些下水料是飼養鴨子的,都是飯店運送過來的剩飯剩菜,必須再次加工才能喂,這邊環境就這樣,旁邊是垃圾山,我們就只是在這里搞養殖。”一位飼養員說。村莊的溝壑兩旁也被傾倒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不遠處還有個裸露的沙堆,旁邊停放著多臺機械設備。
“現在我們村垃圾到處都是,根本沒有人去管。”賈先生說,他多次反映,卻沒有任何效果,反而越來越瘋狂,“現在不知道什么人經常晚上偷沙,隨即又把垃圾倒進去,這里的環境是越來越不好了。”
堂而皇之地“偷沙倒垃圾”,確如黃先生所說“根本沒人管”嗎?
京航辦事處一朱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垃圾是誰傾倒的,真的不知道,但是現在我們也在調查。”
“村里現在對于這種傾倒垃圾的行為也是十分的惱火。”黃商村黨支部書記劉鐵旺也回應說,他們“天天在監督,但是取證太難了,根本沒辦法鎖定是誰在傾倒這些垃圾”。
對于此事,映象網記者也將繼續跟蹤報道。
南六環外的大興區安定鎮,一棟前后帶院的三層小樓,四周草坪圍繞,清新雅致——這是安定鎮為垃圾填埋場周邊7個村的村民建起的回遷樣板房。搬遷只是一方面,如何利用垃圾填埋場南側30.96公頃土地,建設以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為核心的循環經濟園區,確保村集體和農民長遠利益同樣十分重要。
“往日的工人村,硬像個大破窯,華中最大的棚戶區,住得人發毛……如今的工人村,環境多美好,青山碧水映藍天,紅花配綠草。2013年,青山江灘改造工程正式動工,經過3年多的建設,陡窄土堤變身生態緩坡,雜亂灘涂建成“海綿”公園。
近日,映象網記者接到鄭州市京航辦事處黃商村村民賈先生反映稱:“村里到處都是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到處堆放,現在出門都是臭烘烘的,根本沒法直視村里的現狀,他們經常晚上傾倒垃圾,以每輛車200元不等的價位對外出售。”
11月29日上午,鄭州市惠濟區生活垃圾分類辦公室在惠濟萬達廣場主辦了一場大型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在現場,精心打造的小品《垃圾山》,用故事告訴群眾垃圾分類的意義;精心挑選的歌曲《低碳貝貝》,用歌聲帶動群眾的垃圾分類的意識。
11月18日上午,有市民發現位于華山路崗坡路附近的一家臨街酒店大門口出現了兩堆生活垃圾,使一早前來上班的店員十分的氣憤。據該酒店工作人員劉女士稱,他們酒店是經營喜宴的,和其別人也沒有什么沖突,面對店門前突然傾倒的垃圾大家都很是氣憤,她們已經報警。
南環公園的人工湖呈啞鈴狀,西側水面開闊,東側是個五角星形的池塘,中間有河道相通。公園逛完了,有趣君回家路上就想,常年不被重視的南郊都建起了這么精致的公園,周末一定得帶家人過來感受感受。
對“洋垃圾”說不,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發展中國家的共識。事實上,發達國家將固體廢物出口到發展中國家已是多年慣例,中國也一度是不少發達國家眼中的“垃圾傾倒場”。發展中國家不是發達國家的“垃圾殖民地”,任何國家的發展都不能以犧牲別國的生態環境為代價。
河南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32號樓是單獨一棟樓一個院子,屬于老舊小區,多年前屬于公交公司家屬樓,樓上住的都是公交公司員工,一直以來院里的垃圾清運都是公交公司負責。有居民說,人民路街道辦事處的路長不能只干面子活,沿街的衛生確實是干凈了,但不能對院內的臟亂差視而不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