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6日13:19 來源:映象網
編者按
風云激蕩的歷史大潮中,總有一種力量穿云破霧,御風而行。
這種力量,叫生長。
一座座城池,在中原大地上拔節生長,骨子里透出的,正是70年來亙古不變的——中原力量。
70年,執念改革與發展;70年,不負光榮與夢想。70年,一個嶄新的中國如紅日般蒸蒸日上;70年,一份傲人的答卷如藍圖般徐徐展開。
探中原往事激越,看河南今朝豪邁。禮贊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映象網推出特別策劃——《河南“城跡”70年:看不見的城市足跡》系列專稿,巡禮河南18城市發展的驕人成績,以時代眼光洞察城市的崛起之路,用時代筆觸探尋城市的變遷足跡,深入挖掘城市向上生長的中原力量。城市為軀,文化為魂。尺牘之間,于細微處見大千;方寸之內,于無聲處聽驚雷。
《河南“城跡”70年》,看見城市生長的瞬間,讀懂歷史細節的變遷。
在這里,看見河南。
看不見的三門峽足跡:仰韶源地與黃河明珠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
地處豫晉陜三省交界,卻有著“黃河明珠”、“天鵝之城”、“黃金之都”、“文化圣地”等一系列美譽的她,名叫三門峽。
相傳大禹治水時,用神斧將阻擋大河的高山劈成了“人門”、“鬼門”、“神門”三道峽谷,滔滔大河得以東流而去,三門峽也因此而得名。
三門峽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1957年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峻工,崛起了這座新興的工業旅游城市,40余年變革的浪潮浩浩湯湯,奔涌成一個以奮斗為注腳的全新時代。
生產總值從1957年建市初期的1.0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528.12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由101元增加到67294元,城鎮化率從11.6%提高到56.29%,三門峽實現了從豫西邊陲小鎮到基本現代化的“美麗天鵝城”的歷史性轉變。
白天鵝比心
全國最重要的黃金生產基地之一、最具前景的新型鋁材基地、最重要的銅箔生產基地、重要的煤化工基地、重要的蘋果生產基地、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最豐富的省轄市之一……一張張靚麗的名片,讓這顆黃河明珠真正成為“五彩三門峽”,閃耀著黃白黑紅綠的璀璨之光。
1
華夏源頭 文化圣地
三門峽地處中原豫、晉、陜三省交界處,豫西重鎮,東與千年帝都洛陽市為鄰,南依伏牛山與南陽市相接,西望古城長安,北隔黃河與三晉呼應,是歷史上三省交界的經濟、文化中心,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
三門峽夜景
約在公元前21世紀~13世紀,這里是夏商王朝統治的中心區域;西周時屬焦國、虢國,春秋先屬虢后屬晉;戰國時分屬韓、秦、魏;秦屬三川郡,漢屬弘農郡;三國屬魏國恒農郡,晉屬司州弘農郡;北魏置陜州后一直延續至明清;民國時期先屬豫西道、河洛道,后改為河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
春秋時期,晉獻公想要攻打虢國,但是虢國和晉國中間隔了一個虞國,晉獻公打算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虢國,所以給虞國送去寶馬和貴重禮物。虞國國君貪財,答應晉軍過境,結果晉國滅掉虢國之后,返回途中又滅了虞國。這就是唇亡齒寒、假途滅虢的典故。
虢國博物館虢旗獵獵全景
三千年前的虢國,就位于現在的三門峽地區,而虢國博物館就在市區。這里的青銅器制作精美,表面色澤光亮,毫無銹蝕之處;玉器厚重大氣,紋飾精美,做工精湛。
1933年9月,歐亞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德國人烏爾夫·卡斯特,駕機由上海飛往洛陽、西安等地。經過三門峽陜縣南部低空飛行時,他俯瞰發現了星羅棋布的神秘坑洞。這就是三門峽陜州地坑院,被譽為“地平線下的古村落,民居史上的活化石”,也是我國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
陜州地坑院
虢國博物館、陜州地坑院、仰韶文化博物館、黃帝鑄鼎原聚落遺址群……三門峽以文化城、以水潤城,是仰韶文化、道家文化、虢國文化和郭氏之姓的發源地,獨特民居地坑院完好保存地,同時也是連接歐亞大陸橋、隴海經濟帶承東啟西的重要樞紐城市。
2
黃河明珠 絲路重鎮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由遠方蜿蜒奔流而來,兩岸巖石壁立,遠方山巒連綿不斷,隱沒在藍灰色的霧靄之中。河中濁浪奔騰,洶涌推逐。
黃河流入三門峽境內,在漫漫歷史歲月中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巍峨聳立的萬里黃河第一壩、象征著中華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美麗的神話傳說禹劈三門、梳妝臺等,形成了三門峽區域內獨特的黃河文化。
三門峽,一座因壩而興的城,依河而建,因此被譽為璀璨的“黃河明珠”。她利用富饒的水資源建造了青龍澗河休閑景觀帶、三門峽黃河公園、三門峽市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黃河古棧道等。因古時崤山與函谷關并稱“崤函”之塞,又有“崤函”之稱。
三門峽大壩
在古代,三門峽既是東、西京都走廊的咽喉,又是絲綢之路通往西域聯接歐亞的要道。“長安城東洛陽道,車輪不息塵浩浩。”兩京之間,無論是皇帝百官、庶民百姓的往來,使者、僧侶的旅行,還是商貿物資的運輸,崤函古道都是不二的選擇。
西漢武帝時期,張騫鑿空西域,開辟絲綢之路;隨著東漢建都洛陽,絲綢之路向東延伸,崤函古道隨即成為絲綢之路的重要路段。波斯、西域商人往來京洛,洛陽使者“相望于道”,胡商蕃客絡繹不絕,崤函古道聯接起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3
城美人和 天鵝之城
一江碧水映青山,“白衣仙客”舞翩躚。世界上,只有一座城市與白天鵝,這么親近,她就是我們的主角三門峽。在這座城市,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天鵝在平靜的水面漫游,就像藍天上飄動著的朵朵白云。而白天鵝,被譽為這里的天使。
白天鵝,如雪蓮綻開,似仙女飄逸,在湖面上游弋,或展翅高飛、或引吭高歌,或結對成雙、或單飛獨往,將天鵝湖的愜意、休閑化作凌波仙子的身影。這些“白衣仙客”的一次次飛臨,都會讓這座城市沸騰!
三門峽白天鵝
但是你知道嗎?在十多年前,這里別說天鵝能留下來,就連世代住在這里的老百姓,要吃上干凈的水,都得遠走好幾里路去取水。守著黃河沒水喝,像一道鞭子抽在了三門峽人的身上,也重重敲響了保護生態,保證生存的警鐘。
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三門峽的黃金、鋁、煤和電力占整個工業經濟比重的60%多,過度的資源開采,使資源優勢慢慢成了“資源陷阱”,全市煙囪林立,一度被稱為“煙囪城”。
三門峽黃河公園 任江/攝
轉型才能發展、斷臂才能求生。懷著壯士斷腕的決心,三門峽首先瞄準了四大產業。2008年以來,先后關停小冶煉廠600多家,關停小火電機組91.1萬千瓦,節能量超過300萬噸標準煤,降幅居全省前列。除了向重污染企業“開刀”,當地還重拳出擊,向破壞生態行為“宣戰”,通過公益訴訟的形式清理了125個違建魚塘。
曾經光禿禿的小秦嶺礦山,現在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樣板;曾經一片片云集的魚塘,現在是2100畝的濕地公園;曾經煙囪林立的城市,現在是擁有900多種野生動物的"大天鵝之鄉"。
4
蹄疾步穩 增彩中原
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三門峽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篳路藍縷,春華秋實。帶著新中國成立70年的自信與豪邁,她昂首挺胸,砥礪前行,繪制了從豫西邊陲小鎮到高質量發展的“三門峽圖譜”。
深協作 打造省際區域中心城市
一年打基礎、兩年出形象、三年大變樣。三門峽市商務中心區,是加快打造省際區域中心城市的一個縮影。昔日溝壑縱橫、嶺塬交錯之處,如今崛起了一座新城。一條條道路貫南通北,一個個工地熱火朝天。
目前,三門峽省際區域中心城市建設達到了新水平,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邁出了新步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分工協作協同、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大美三門峽
隨著中心城區框架不斷拉大,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城市品位持續提升,一個布局合理、產城互動、城鄉統籌、健康有序的現代化城鄉體系正在形成,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達到60%。
山西平陸與三門峽市區一河之隔,公交直達。近些年,平陸群眾到三門峽市的醫院看病,可以享受跨省異地直報政策,與當地居民沒什么兩樣,十分便利。不斷深化的區域合作提升了三省四市群眾的幸福指數,讓廣大群眾享受到更多的民生紅利。
促發展 插上“特色農業”綠翅膀
與平原地區相比;三門峽山區、丘陵面積大,森林覆蓋率高,晝夜溫差大,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發展特色農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門峽紅啤梨
2018年,果、煙、牧、菌、藥、菜、林、漁等八大特色農業產值占全市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85%。2018年食用菌生產規模達到1.8億袋,實現產值20億元,出口量占全省的1/5;全市栽培中藥材面積產量均居全省第4位,其中連翹產量全省第1位、丹參產量全省第2位。
新發展的紅啤梨、軟籽石榴、大櫻桃、花椒、艾葉等特色農產品蓬勃興起,其中紅啤梨產量占全國的70%;濃縮果汁年加工能力達47萬噸,占全國的1/6左右,成為展示三門峽知名度和美譽度的重要名片。
三門峽陜州地坑院
特色農業帶動了旅游、健康養老等產業的發展,“游黃河、看天鵝、泡溫泉、覽勝地坑院、問道函谷關、品嘗豫西美食”為核心要素的旅游產品紅遍全國。
中國攝影藝術節成功落戶三門峽,三門峽還被授予“中國攝影之鄉”稱號,是全國為數不多、全省唯一獲此稱號的省轄市。2018年,全年旅游業總收入371.9億元,同比增長23.3%,對GDP的貢獻率達到23.57%。
塑活力 跑出科技創新“加速度”
創新發展,最終要落實到一個個具體的創新主體。三門峽市大力實施創新龍頭企業培育工程,圍繞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突出抓好骨干企業創新。
今年,三門峽國投金城冶金有限公司“日處理2000噸復雜難處理金精礦多金屬綜合回收”項目實現滿負荷生產,預計年產值可達100億元,帶動銅箔產能達5.1萬噸,占全國市場的29%。該項目的成功投產,在科技創新領域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一批創新型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
國投金城冶金日處理2000噸復雜金精礦項目 圖/杭明珠
創新強,產業興!只有一流的創新環境,才能孕育出興旺的產業。三門峽市聚焦短板瓶頸,不斷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先后出臺了“1+8”人才政策體系、《三門峽市創新平臺建設工作方案》《三門峽市關于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為科技創新營造良好氛圍,為全市的科技創新提供政策支撐。
除了政策支持,“真金白銀”的科技投入才是關鍵。三門峽市針對科技創新實施了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補助、創新平臺獎勵、企業研發財政補助,近三年來,下達各級財政補助資金3687.07萬元,惠及144家科研單位和企業。2018年全市研發經費支出達16.61億元,較上年增長43%,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細幫扶 牽住基層黨建“牛鼻子”
近年來,三門峽做好金融扶貧這篇文章,2017年年初,創設金融服務、信用評價、風險防控、產業支撐“四大體系”,打通金融扶貧落實到戶的“最后一公里”。2018年,三門峽脫貧53731人、103個村,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年底的14.8%降至2018年年底的2.22%。
為幫助農村深度貧困群體穩定脫貧,三門峽率先在全省探索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大“三變”和死錢變活錢、輸血變造血、保底變保富的小“三變”機制,目前,全市試點鄉鎮共引導致富黨員、經濟能人、回鄉創業人員等帶貧主體1295名,幫帶深度貧困戶戶均增收2500元。
澠池縣洪陽鎮柳莊村
作為全省易地扶貧搬遷人數最多、任務最重的省轄市,三門峽市緊密結合豫西山區實際,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生活好”的目標,累計建成194個搬遷安置點,農村貧困戶1.9萬戶6.6萬人實現搬遷入住,是全省第一個整建制完成移民搬遷的地級市。
近年來,三門峽市把抓好基層黨建作為“牛鼻子”工程,融入推進脫貧攻堅的全過程、各方面。市、縣機關選派政治素質高、熟悉農村工作的骨干入村幫扶,共選派駐村第一書記399名、駐村工作干部1190名,實現貧困村全覆蓋。
5
后 記
三門峽白天鵝
舒婷說,“白天鵝落腳的地方,是我們心中光明的河”。溫暖詩意的文字,道出的是無數人對白天鵝的眷戀和憧憬。
但是,在河南三門峽,人們不必憧憬,卻無比真實地生活在這條“光明河”之畔,與越冬棲息在城市濕地公園的數千只白天鵝詩意而居,幸福相伴,迎接著冬季的日出日落。
四面環山三面水,半城煙樹半城田。在三門峽,潔白美麗的白天鵝、碧波蕩漾的黃河水,與深沉厚重的黃土高坡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丹青畫卷,亦是全國罕見的城市生態風景線。
黃河三門峽,美麗天鵝城 圖/杜杰
玉帶飛舞山水間,地如琵琶路似弦。今天的三門峽,路寬道闊,坦途四通,大氣磅礴,前景可期!
看,她正揮舞著畫筆,為我們展現“五彩三門峽”的絢麗!建設“三地五中心”,推動質量、效率、動力變革,在這里,有一股“生長的力量”噴薄而出,擁抱星辰大海,時刻準備著搏擊長空。
總監制|劉克軍
總策劃|鄭北周
文字|訫薇
海報|李錚
圖片|虢國博物館官網、新華網、三門峽日報、網絡等版權歸原作
聲明:映象網原創內容未經授權,其他媒體不得轉載,如侵權將追究法律責任
滔滔黃河,進入河南省三門峽市拐了一個九十度的大彎,流向從南向東,經三門峽大壩,過中流砥柱巨石,茫茫蒼蒼,一路滾滾東去,在三門峽境內蜿蜒206公里間形成了湖泊,大澤,淺灘,長廊,綠樹,野鴨,天鵝,奏響了一曲三門峽黃河流域和諧生態樂章。
雪后的初冬,一群白天鵝飛臨水面,為整個三門峽帶了靈氣。而在山間,五彩斑斕的紅腹錦雞同樣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的目光。
11月21日9時01分,G9207次動車組準時駛出鄭州東站,標志著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三門峽·天鵝號”高鐵旅游列車正式開行。
省轄市所轄區前10名的區依次為:洛陽高新開發區、信陽羊山新區、三門峽開發區、洛陽洛龍區、周口川匯區、洛陽澗西區、駐馬店開發區、周口城鄉一體化示范區、三門峽湖濱區、南陽宛城區。
11月13日下午,鄭州天鵝城國際飯店四樓天鵝廳,一場關于“白天鵝”的盛會——三門峽文化旅游(鄭州)推介會暨2020白天鵝旅游季啟動儀式在這里隆重舉行。
寶寶平安降生,是每位孕媽媽的心愿。據了解這名女子懷有身孕,居住在西安,有妊娠期高血壓癥,因為身體不適,此前在西安住院,最近準備回商丘老家待產,結果到服務區后,丈夫剛去打水,就出現了意外。河南廣播電視臺交通事業部編輯 夏青
新華社鄭州10月31日電題:從“四亂”突出到生態修復 黃河漸成中原“綠飄帶”基于黃河深厚的文化、生態稟賦,河南省委省政府圍繞鄭州、開封、洛陽“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提出打造世界級黃河文化旅游帶。
新華社鄭州10月31日電題:從“四亂”突出到生態修復 黃河漸成中原“綠飄帶”基于黃河深厚的文化、生態稟賦,河南省委省政府圍繞鄭州、開封、洛陽“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提出打造世界級黃河文化旅游帶。
明確提出要全面取消除鄭州市中心城區之外的其他市縣和省轄市落戶限制,并推動鄭州中心城區落實在城鎮穩定就業生活的新生代農民工和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在城鎮就業生活5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城的人口等重點群體“零門檻”落戶政策。
三門峽市公安局二級高級警長孫永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三門峽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1981.10——2009.10 歷任盧氏縣公安局刑警隊副隊長、隊長、公安局副局長,三門峽市公安局乘警大隊正科級偵察員,三門峽市公安局湖濱分局副局長、政委,三門峽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主持工作)、澠池縣公安局黨委書記、三門峽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主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