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0日21:51 來源:中國網
張茂榮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在上海成功舉行。舉辦進博會,是中國政府著眼于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做出的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本屆進博會在去年基礎上更進一步,參展規模更大、范圍更廣、質量更高,取得更大成就。在建國70周年之際,進博會獲得持續成功,品牌效應逐步形成,對中國和世界經濟的推動作用越來越大。
中國進博會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其舉辦有助于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多年超過30%。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帶動了消費升級的強勢需求。進博會是一座橋梁,讓大批進口商品進入中國市場,使得中國國民的消費需求得到更高品質的對接。
據統計,絕大多數參加了首屆進博會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都積極參加第二屆;對許多外國企業來說,參加進博會意味著走上進入中國市場的“綠色通道”。通過本屆進博會,更多國外優勢產品和特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促進了中國的進口和貿易平衡,滿足了中國國內消費升級的需要。
在今年的進博會上,不少外資企業主打智能制造,并紛紛為中國的本土化應用提供豐富的解決方案,為扎根中國市場、貼近中國消費者持續發力。需要指出的是,本屆進博會不只看到大企業、大品牌的身影,越來越多的海外中小企業也正在成為主角。泰國、新西蘭、智利、俄羅斯等國的企業組團進入中國市場,它們紛紛表示,非常看好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潛力。
進博會使中國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伙伴越來越多。
第二屆進博會共有181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與會,3800多家企業參展,數量超過首屆。本屆進博會上,各省份和部門共組建39個交易團、近600個交易分團,國內外采購商和專業觀眾總數超過50萬人,規模遠超首屆。本屆展會集中了更多全球首發、中國首展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很多創新產品適應國內企業轉型升級需求,有利于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11月7日,第二屆進博會共舉辦258場配套活動,共約1200家參展商和2600家采購商實現多輪次“一對一”現場對接洽談,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協議千余項。
從“國家隊”來看,今年進博會央企采購簽約涉及87個國家和地區的730多家供應商,擬簽約采購合同協議和意向金額較去年進博會有較大增長。例如,國機集團、中國商飛等進行了關鍵高端設備的采購,中核集團、國家電投等開展技術合作,航天科技、航空工業集團等與多家歐洲企業建立緊密聯系。從合作內容看,供應鏈合作不斷做實,產業鏈融合不斷加深。
進博會有利于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擴大合作空間,拉緊利益紐帶,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際行動。
過去40多年來,中國堅持改革開放政策,既成就了中國的經濟大國地位,也惠及了國際社會和各國企業。中國舉辦的進博會是既對中國好、又對世界好的國際盛會,是促進開放發展、合作共贏的國際盛會。
第二屆進博會的巨大成功,進一步展示了中國捍衛開放的世界經濟、引領全球發展的雄厚實力。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克里斯蒂安·魯舍表示,進博會的持續舉辦既是中國發展充滿活力的標志,也是中國深入推動市場開放的證明;它展示了眾多合作的可能,也為建立新聯系、促進新合作提供了理想的環境,所有參與方都可從中受益。
比利時——中國經貿委主席貝爾納·德威特認為,第二屆進博會的舉辦充分表明堅持對外開放將是中國的一項長期政策,這種開放遵循雙向互惠原則,在經濟全球化面臨重大挑戰、全球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的形勢下,它向各國傳遞了積極信號,對提振全球市場信心具有重要意義。
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二屆進博會開幕式上發表了題為《開放合作命運與共》的主旨演講,就構建開放的世界經濟提出中國倡議和中國主張,為重振陰霾籠罩、日顯低迷的世界經濟指明了正確方向。近兩年,中資企業借進博會的平臺鏈接全球,外資企業則借進博會的契機牽手中國市場,“進博紅利”惠及全球企業。可以預期,有中國的廣闊市場做支撐,有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的政策做保障,未來進博會一定會越辦越好,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共同發展的重要平臺。(責任編輯:郭素萍)
戴上VR眼鏡,體驗紅軍長征的艱辛歷程;申領一張身份卡,享受鼓浪嶼VIP的品質生活;該品牌成立于2013年,目前在全國有十余家分店,研發主題50余個,累計接待玩家超100萬人次,其中不乏陳少卿所說的“密室遠征團”。
11月30日,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圓滿落下帷幕。展望未來,中國將同包括東盟在內的世界各國并肩前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繁榮美好的未來。
今年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年。盛會期間開展了一系列友好交流活動,推動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27日在廣西南寧拉開序幕,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本屆東博會首次采用實體展+云上東博會的辦會方式,讓無法入境參會的境外客商可以通過線上的方式與中國企業在線洽談業務,開通365天云上“南寧渠道”。針對今年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東博會首次設置公共防疫和衛生展區。巴基斯坦與東盟國家地緣相近,多年來一直積極參與東博會,并成為本屆東博會的特邀合作伙伴。
華春瑩表示,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今年已經進入第17個年頭。華春瑩介紹,本屆東博會簽約儀式上,各方共簽訂了86個國內外投資合作項目,總投資額2638.7億元,同比增長43.6%,增幅為歷年東博會之最。
此次東博會在傳統實體展的基礎上,同步上線“云上東博會”,線上線下參展參會踴躍,推動一大批項目簽約落地。本屆東博會設置5400個實體展位,有86個國際、國內投資合作項目簽約,總投資額2638.7億元,同比增長43.6%,是東博會舉辦以來簽約項目投資總額增幅最高的一屆。
一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又來了。本屆東博會開幕式上,中國、老撾、柬埔寨、印尼、緬甸、菲律賓、泰國、越南、巴基斯坦等多國領導人發表視頻致辭。在服務“10+1”的同時,東博會向服務RCEP及“一帶一路”倡議拓展,澳大利亞、韓國、斯里蘭卡、哈薩克斯坦、坦桑尼亞、波蘭、巴基斯坦先后擔任東博會特邀合作伙伴。
11月27日,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開幕。(圖源:新華社) 11月27日至30日,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舉辦,主題為“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
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27日在廣西南寧開幕。總臺央視記者 張卉:我現在就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的“一帶一路“展區,其實“一帶一路”國際展區共有兩個,有來自20多個國家200多個展位,展品也是琳瑯滿目。
眼下,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正在廣西南寧火熱舉辦。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特殊背景下,本屆東博會依然有1600多家中外企業線下參展,各國參展商借此平臺促交流、談合作的熱情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