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7日14: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17日電 綜合報道,埃及古物部15日表示,考古學家近日在盧克索一帶挖出至少20具保存非常完好的古埃及木棺,最古老的木棺可以追溯到近4000年前。考古部在一份聲明中,將該發現稱為“過去幾年中宣布的,最大和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資料圖:當地時間10月10日,工人們在埃及盧克索的猴子谷出土一個古代遺址。
報道稱,這些木棺是在古埃及城鎮西底比斯的阿薩西夫墓群遺址被挖出,地點鄰近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殿。墓穴年代約在公元前1994年到公元前332年,橫跨中古時期、新王國時期和古埃及后期。
據報道,考古專家暫時沒有透露關于這批木棺的更多細節,但向媒體展示了部分從現場拍攝的圖片。據稱,剛剛出土的木棺色彩仍相當鮮艷,表面的碑文和繪畫也很清晰,讓專家團隊感到相當吃驚。
消息稱,考古團隊19日將召開記者會,公布更多相關細節。
報道指出,這是埃及考古界一周內的第二個大發現,學者專家幾天前才在一具2012年出土、距今已有4000年歷史的上流階層女性棺木內側,發現“指引靈魂達到永生之路”的《兩路之書》已知最古老版本。
12月6日,記者獲悉,今年3月河南“許昌人”遺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鳥雕像被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考古Archaeology》雜志評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據了解,河南“許昌人”遺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鳥雕像距今13500年,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塑,將中國藝術中鳥類的表現提前了8000多年。
12月6日記者獲悉,近日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考古Archaeology》雜志評選出了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其中,出土于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的微型鳥雕像入選。這是繼2007年、2008年出土8萬至10萬年前的許昌人頭蓋骨化石和大量精美細石器之后,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又一次重大考古發現。
考古專家和學者在查看河南洛陽徐陽墓地標號為M15的墓葬發掘現場(11月27日攝)。
考古專家和學者在查看河南洛陽徐陽墓地標號為M15的墓葬發掘現場(11月27日攝)。徐陽墓地自2013年發掘至今,共清理墓葬150座,其中大中型墓12座,大中型墓葬均有與之對應的陪葬車馬坑或馬牛羊頭蹄祭祀坑。
新華社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出土的石質制玉工具——系列石刻刀(2019年1月8日攝)。新華社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出土的石質制玉工具——系列石銼(2019年1月8日攝)。
11月14日,在埃及吉薩,埃及旅游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在彩繪木棺發現現場講話。埃及旅游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14日宣布,在吉薩省塞加拉地區出土100具距今約2500年的彩繪木棺,這是埃及本年度最大的考古發現。
當地時間11月14日,埃及吉薩,吉薩省塞加拉地區出土100具距今約2500年的彩繪木棺,這是埃及本年度最大的考古發現。 當地
考古發現證實距今200萬年前的中華大地上已有古人類活動,在安徽、山西、云南等地發現距今200萬年到170萬年的人類活動遺存。在山西陶寺遺址出土了距今4200年左右的迄今最早的銅鈴和銅容器殘片,為夏商周青銅禮樂文明奠定了基礎。
近日,鄭州市發改委批復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景觀工程初步設計,概算總投資85581萬元。這里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研究的沃土,出土了大量帶有太陽紋、日暈紋、星座紋等天象圖案的彩陶,是目前我國已知最早的天文學實物資料。
10月28日,參觀者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相由心生——山東博興佛造像展”上欣賞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