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4日10:56 來源:鄭州晚報
(原標題: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 鄭州征集人才崗位超3萬個)
本報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覃巖峰 李娜)前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市作為第二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中國·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的主場和承辦單位之一,目前籌備工作進展順利。
據了解,此次大會,我市主要承辦智能裝備制造高峰論壇、“智匯鄭州·領創未來”專場、航空港區招才引智專場、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成果展示推介專場4項活動,共征集3萬多個人才崗位、200多個項目需求,計劃組織200多家企業現場招聘、160多家企業赴省外招聘。會議期間,還將發布《鄭州市2019—2020急需緊缺人才指導目錄》,聚焦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重點領域,簽約落地一批關鍵技術、創新產品及產業項目。
近年來,我市瞄準為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的目標,創新實施 “智匯鄭州·1125聚才計劃”“智匯鄭州”人才新政30條等一系列舉措。軟件方面,全國首家開通96567人才服務熱線,青年人才憑社保卡即可申報領取生活補貼;設立100億元創業基金,為大學生自主創業項目無償提供2萬元至15萬元資金扶持,大學生創業擔保貸款達到35萬元、創業補貼標準提高到每月2000元;對符合條件的博士、碩士和本科畢業生,連續3年每月補貼1500元、1000元、500元,在鄭首次購房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2萬元補貼。硬件方面,建成20個創新創業綜合體、孵化面積850萬平方米、在孵企業近萬家,培育科技型企業4283家,擁有各類研發中心2717個、眾創空間209家;正在建設2.5萬套青年人才公寓、5萬套保障住房,兩年內將建成3.2平方公里的鄭州軟件小鎮。
數據顯示,實施人才新政以來,全市累計引進海內外高層次領軍人才近千人、簽約落地合作項目400多個、提供扶持資金近10億元。
圖為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2020招才引智專項行動”——高端人才(項目)對接洽談會啟動儀式現場。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劉世偉介紹,本次高端人才(項目)對接洽談會共征集到參會用人單位1560家,其中事業單位566家、企業單位994家。
10月24日,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2020招才引智專項行動”舉行。在大會開幕式上,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在視頻發言中表示,河南要發揮好人口第三大省、經濟第五大省的市場優勢,加強與國內外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國際知名企業的合作交流,不拘一格,培育和引進優秀人才,把河南的人力資源優勢切實轉化為人才優勢,推動產業鏈、價值量、供應鏈三鏈融合。
10月24日,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2020招才引智專項行動”舉行。在大會開幕式上,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巴里·馬歇爾教授通過視頻方式進行致辭,他表示,河南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經濟大省和內陸開放大省,對外開放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相信以此次活動舉辦為契機,河南將吸引更多的外國人才來豫施展才能。
本次簽約儀式共簽約產業項目13家,涉及互聯網產業、科技型產業、生產制造等領域,項目落地后將為我區集聚一大批優秀科研人員和管理人才,是我區依托平臺招才引智的一次重大突破。
” 李晶晶所說的這24個城市,就是滬蘇浙皖“三省一市”24個城市共同成立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城市聯盟。據介紹,嘉興近年來形成并推進了一系列以人才一體化助力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生動實踐和創新探索,打造了包括浙江長三角人才大廈、浙江長三角高層次人才創新園和嘉善長三角人才創新園、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平湖人才創新園在內的“一樓三園”。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山東不斷優化措施,筑巢引鳳,促進高校畢業生來魯、留魯就業,增強高質量發展后勁。延邊大學應屆碩士畢業生張朝昱、董彥辰分別來自山西和吉林,不久前,經過嚴格考核,他們被山東齊都藥業有限公司重點引進,成為企業藥物分析研究室的員工。
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已成功舉辦兩屆,為我省延攬人才搭建了優質平臺。今年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2020招才引智專項行動”將通過大會網絡平臺,針對不同行業和不同就業人群,陸續開展系列化的網上招才引智和赴省外招才引智活動,廣納天下英才、助力中原出彩。
23日,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2020招才引智專項行動”暨網上招聘活動啟動儀式在鄭州舉辦。今年下半年,河南將適時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及企事業等用人單位,赴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知名高等院校開展招聘活動,各省轄市也將結合當地實際組織專題活動。
2019年10月,第二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舉行。從10月15日到11月23日,大會舉辦鄭州主場活動與6場省外專場活動,全省1.5萬家企事業單位拿出約18萬個職位,吸引超過300萬人通過大會官網關注,11萬名人才赴約,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中原人才強省交響曲。
一大早,河南大學博士后張云明就來到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始了一天的課題研究。不久前,在第二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上海專場,博士畢業于德國波茨坦大學的他,專程從北京趕去參加招聘,并現場簽約河南大學博士后流動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