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04日10:15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雙鶴湖綜合管廊本報資料圖片
河南日報記者 楊凌 通訊員 高繼祥
8月2日,隨著1000米供水主管道敷設完成并通水、2根10KV高壓電纜入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雙鶴湖綜合管廊正式投入使用,這是目前為止我省已投入使用的最長綜合管廊。
“鄭州市是地下綜合管廊國家試點城市,雙鶴湖綜合管廊項目是鄭州成為試點城市后第一個投用的地下管廊工程,建筑面積約3.7萬平方米,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全長6.1公里,其中支線型管廊長3.1公里,纜線型管廊長3公里。”航空港雙鶴湖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李德彬告訴記者,綜合管廊服務于雙鶴湖片區商務核心區,納入供水、供電、熱力、中水、廣播電視、通信等市政管線。
如此多的管線如何在管廊內“和平共處”?李德彬說,主要是采取分艙布設的辦法,支線型管廊采用兩艙式設計,分設給水艙和電力艙;纜線型管廊為一艙式,只有電纜電力艙。
與人們通常印象中的“管道”不同,地下管廊的截面并非圓形,而是準矩形。進入電力艙,可以看到兩邊艙壁上布設了6層電纜支架,電力管線“按部就班”地鋪設在架子上。隨著各路纜線進入管廊,城市天空的“蜘蛛網”將不復存在。
在綜合管廊頂部,一些紅色罐子引起記者的注意,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自動消防系統的干粉罐,發生火情時,干粉自動噴出撲滅明火,管廊里每隔5米左右就安裝有一個干粉罐。
走進綜合管廊監控中心,大屏幕上實時顯示出管廊內各系統的運轉情況。“綜合管廊實現了智慧監管,130多個攝像頭和260多個各類傳感器構成的監測系統,可實時將各類數據傳回監控中心,一旦管廊中氧氣含量或者溫濕度出現異常,監測系統會第一時間發出警報,同時自動啟動風機,讓整個管廊自在‘呼吸’。”監控中心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該綜合管廊設置了20個維修出入口,方便檢修人員及時進入,快速排查隱患解決問題,落戶于地下的各種管線再也不用擔心隔三差五被挖出來“收拾”了。
“綜合管廊的建設將徹底解決‘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等城市弊病。”李德彬說。
按照鄭州市的規劃,至2020年全市將開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180公里,地下縱橫的“生命線”將使城市變得更加美好。
“2020·指尖城市”主題采訪活動結束,記者跟隨采訪團先后在杭州、嘉興、蕪湖、合肥、天津五市領略了各地智慧城市建設的進程。杭州的交通治理、烏鎮的一物一碼、蕪湖的政務網門戶辦件、合肥的城市生命線工程、天津的陽光政務,都提供了相當可借鑒的“樣板”。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美好的城市生活離不開供水、燃氣、排水、熱力等各類管線的健康運行。巨災科學中心一期已建成多災害環境耦合實驗平臺、城市生命線安全智能化研究實驗平臺、人員安全與行為實驗平臺、水環境實驗平臺、公共安全大數據中心等。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美好的城市生活離不開供水、燃氣、排水、熱力等各類管線的健康運行。巨災科學中心一期已建成多災害環境耦合實驗平臺、城市生命線安全智能化研究實驗平臺、人員安全與行為實驗平臺、水環境實驗平臺、公共安全大數據中心等。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飛速發展,公共安全成為城市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有效保障了監測范圍內的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提升城市安全精細化管理水平,為城市居民安居樂業保駕護航。
10月10日上午,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在中央黨校開班。希望廣大干部能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期盼,實字當頭,在不斷解決實際問題中展現青春作為,書寫青春華章。
作者:寇玉達(黑龍江省首批省級輔導員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黑龍江大學輔導員。疫情防控常態化,做好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著重處理好三對關系。但同時,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環境、空間、內容建設等方面迎來了新考驗。
(黃子娟、莫仕偉)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悍然炸毀南滿鐵路鐵軌、炮轟北大營,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徐焰補充道,此外,美國當時持反蘇立場,也希望日本占領東北后能夠牽制蘇聯。
國際社會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多邊主義、走團結合作之路,方能攜手應對各種全球性問題,共建美好地球家園 抗疫斗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具有的廣泛感召力,是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建設更加繁榮美好世界的人間正道。
特稿:同筑共贏之路 共迎美好明天——共建“一帶一路”全景掃描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建設者秉持的綠色生態理念受到當地合作伙伴的認同和支持,建設“綠色絲綢之路”更成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路徑。
1992年出生的趙闖是武漢一名刑偵民警,因為工作已有3個春節沒有在老家過。武漢市公安局江漢區分局警務指揮處民警涂可藹,在疫情防控期間感染新冠肺炎,他積極治療,身體痊愈后第一時間申請前往方艙醫院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