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2日07:22 來源:鄭州日報
“暢通鄭州”建設,助推鄭州交通健康指數持續走高。 本報記者 李焱 攝
還有蘇州、成都、上海、重慶、北京。顯然,鄭州的城市框架與汽車保有量,還達不到京、滬兩個超級城市的級別。
由此,按汽車保有量劃分城市“交通健康指數”榜,汽車保有量“超高”的城市中,蘇州交通健康指數最高,鄭州排名第二位,北京為最低。
相較于第一季度,鄭州第二季度跳出堵城榜排名前20,擁堵程度在全國主要城市中的排名大幅下降。而洛陽也由今年首季度堵城榜第23名,滑落到第40名。但山城重慶延續了第一季度的擁堵狀況,高居堵城榜首位,成為堵城之最。
第二季度,鄭州在中國堵城排行榜排名26,成功跳出“國內堵城20強”行列。而在第一季度同題報告中,鄭州排名則在第10名,從排名看來,鄭州擁堵程度已得到有效緩解。
結合具體數據來看,鄭州二季度交通健康指數為72.48%,六項堵城評選指標中有三項高于50城市均值,其中路網高延時運行時間占比相比其他指標表現較差。二季度高峰擁堵延時指數1.65,即高峰出行時間是暢通狀態下的1.65倍,高峰平均行車時速為28.16公里。
本報訊 據河南日報客戶端報道,7月19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內6所研究機構發布的《2019年Q2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鄭州是國內6個汽車保有量“超高”城市之一,不過其交通健康度在同等級城市中較好。同期公布的“國內堵城50強”中,鄭州居第26位,優于西安、武漢、長沙、合肥。當季“最堵國內城市”的稱號,被重慶領走。
鄭州,是國內6個汽車保有量“超高”城市之一。
19日發布的《報告》,向河南百姓打開了對“另一個鄭州”的認知。曾在6月,鄭州市交警支隊公開一項數據,截至當月,鄭州機動車保有量已達414.3724萬輛。400余萬輛機動車連起來,能繞鄭州的四環線約200圈。
不過,汽車保有量“超高”的城市,并非只是車多。
如高德地圖有關人士介紹,該項分級充分考慮城市間交通發展規模的差異性。如,城市的框架規模、路網規劃、交通資源分配狀況、不同時段通行時長等等,通過多維度計算,對全國50個主要城市劃分到“超高”“高”和“中”三個可比區間。與鄭州同期進入“超高”汽車保有量城市行列的,
我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等機構的一項大型聯合研究發現,堅持5種健康生活方式有助達成50歲時無重大疾病和預期壽命延長的目標。
高德地圖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阿里云等單位共同發布了《2018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其中,廣州、貴陽、北京、上海、深圳進入“交通健康指數”亞健康榜單的前五名,鄭州、洛陽等“交通健康指數”處于健康狀態,并且鄭州“交通健康指數”高于絕大多數省會城市,僅次于西寧、石家莊等。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日前,我國中東部多地出現“霧鎖重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等地能見度不足50米。從選購地域表現來看,一二線城市對健康空調的認知及消費熱情最高,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重慶為健康空調的消費熱點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