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22日07:26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東方白鸛(中間)與其他水鳥一起涉水覓食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曉波通訊員郭準文圖
本報訊2月18日,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在野外監測時,在保護區扣馬區域觀測到兩只東方白鸛,十分罕見。
據了解,東方白鸛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國寶”。其體態優美,全身羽毛主要為純白色,長而粗壯的嘴十分堅硬,翅膀寬而長,兩側有黑色斑塊,腿、腳甚長,為鮮紅色。常在沼澤、濕地、塘邊涉水覓食,主要以小魚、蛙、昆蟲等為食;性寧靜而機警,飛行或步行時舉止緩慢,休息時常單足站立。該鳥類夏季棲息在我國東北地區,遷徙時經過遼寧、河北、山東等省份,在鄱陽湖、洞庭湖、江蘇沿海濕地等處越冬。
據保護區高級工程師馬朝紅介紹,東方白鸛在河南省為旅鳥,過境時常常選擇生態環境較好、生物多樣性豐富的濕地停留,然后繼續南飛。孟津這幾年濕地保護力度比較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東方白鸛在這里停歇比較安全,還能補充充足的食物。
“全世界東方白鸛野生種群僅為3000只左右,為世界瀕危物種,在我省民權濕地公園、開封柳園口保護區等地出現過,2014年在孟津濕地監測到1只,時隔多年現身孟津黃河濕地,比較罕見。”馬朝紅說。
近年來,黃河濕地孟津管理局通過建設隔離護網、隔離水帶,在重點區域安裝無線監控、語音提醒裝置,增加日常巡護頻次等措施,最大限度減少人為活動對鳥類的影響,使濕地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火烈鳥、黑雁、疣鼻天鵝等珍稀鳥類相繼在此出現。
延伸閱讀
唐詩《登鸛雀樓》中的鸛雀就是鸛 但不確定是東方白鸛
唐代詩人王之渙有一首婦孺皆知的《登鸛雀樓》,這里的鸛雀,與東方白鸛有無關系呢?
百度百科顯示,鸛雀樓位于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黃河東岸、蒲州古城城南,古城緊靠黃河,有一種食魚鳥類經常成群棲息于高樓之上,此水鳥似鶴,但頂不丹,嘴尖腿長,毛灰白色,人們稱其為“鸛雀”,故稱“鸛雀樓”。
按照這里的描述,似乎鸛雀與東方白鸛相似。
百度百科顯示,鸛雀這個詞條意思有二,其一是鸛,水鳥名;其二指鸛雀樓。
《詩·豳風·東山》中有“鸛鳴于垤”的記載,對此,三國時期吳國學者陸璣在其動植物專著《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中這樣注解:“鸛,鸛雀也。似鴻而大,長頸赤喙,白身黑尾翅。樹上作巢,大如車輪,卵如三升桮。望見人按其子令伏,徑舍去。一名負釜,一名黑尻,一名背灶,一名皁裙。又泥其巢一傍為池,含水滿之,取魚置池中,稍稍以食其雛。”
上述文獻對鸛雀的描述也與東方白鸛有相似之處。
孟津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級工程師馬朝紅說,東方白鸛屬于大型涉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隸屬鳥綱鸛形目鸛科,體型比白鸛更大。由于形態上兩者接近,東方白鸛曾一度被認為是白鸛的一個亞種,但二者間在形態、生態和行為等多方面有差異。至于鸛雀樓中所說的鸛雀是不是東方白鸛,沒有做具體的研究,還不好定論。
東方白鸛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最早只是遷徙途經山東東營,2003年開始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筑巢繁殖,至今累計繁殖達1954只。據東營市觀鳥協會調查,2017年有36對東方白鸛在自然保護區以外筑巢繁殖,2019年繁殖種群達到57對,2020年東方白鸛已在城區周圍筑巢繁殖。
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位于山東東營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片15.3萬公頃土地創下了我國暖溫帶濕地生態系統三個“最”。行至一處濕地,隨行的保護區科研中心副主任王安東手指離岸不遠的小島:“那個可不簡單,有我們的專利。
今年11月以來,隨著大型涉禽鸛鶴類遷徙進入高峰期,遼寧錦州市野保志愿者參加了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組織的環渤海地區鸛鶴秋季巡護活動。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錦州志愿者聯盟負責人余煉介紹,今年錦州市鸛鶴類遷徙的主要特點是種類多,種群數量大,遷徙時間較為集中。
在江西九江,通向吳城的永吳公路大湖池路段“水上公路”已成為網紅打卡地,被譽為“中國的馬爾代夫”。每年到鄱陽湖越冬的候鳥數量多達60萬-70萬只,其中有約占全球98%的白鶴、80%的鴻雁、85%的東方白鸛,江西九江因而被譽為“白鶴王國”。江西九江永修縣委宣傳部供圖
鄱陽湖是世界最大的候鳥越冬棲息地,每年來此越冬的候鳥數量多達60-70萬只,種類多達310種,有著“候鳥王國”的美譽。在吳城保護管理站的救助水塘,兩只東方白鸛——“卡卡”和“凍凍”,正在水塘里度過它們悠閑的午后時光。
11月3日,東方白鸛在唐山市曹妃甸濕地覓食。每年10月下旬到12月下旬,魚蝦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的曹妃甸濕地都會吸引大量南下越冬的東方白鸛在此停歇覓食。每年10月下旬到12月下旬,魚蝦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的曹妃甸濕地都會吸引大量南下越冬的東方白鸛在此停歇覓食。
黃河攜帶的泥沙在黃河口源源不斷塑造出新生的土地(攝影:東營廣播電視臺楊斌)洪水退去,大壩保住了,油田也保住了。黃河三角洲,荒灘變良田(攝影:東營廣播電視臺楊斌)1986年,尚海防在黃河兩岸輾轉六個學校讀完中學后,進入采油廠工作。
當日,江西省林科院野生動植物救護中心在萬年縣鄱陽湖畔放飛三只被救助的東方白鸛。今年4月1日,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工作人員在鄱陽湖畔的萬年縣梓埠鎮巡檢時發現輸電線路鐵塔上有一窩東方白鸛,其中一只成年鳥已經死亡。
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近日在開展夏季水鳥調查時發現,一只小天鵝在湖中悠閑覓食。小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鄱陽湖區屬冬候鳥,每年11月前后抵達鄱陽湖越冬,翌年3月北遷。
近日,上千只東方白鸛飛抵安徽廬江縣黃陂湖濕地,和人們一起喜迎新春佳節,形成了一道美麗的景觀。在黃陂湖濕地,成群結隊的東方白鸛正在水中怡然自得地覓食嬉戲,時而打鬧,時而飛翔,構成一幅美輪美奐的生態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