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06日16:18 來源: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道(萬慶麗):太極拳文化和特色農業資源,是河南溫縣叫響全國乃至世界的品牌。9月4日下午,“壯美黃河行暨2018網上看河南”采訪團走進溫縣,探訪溫縣“一文一農”優勢資源——“太極圣地”陳家溝和懷藥生產企業,以及了解該縣利用優勢資源做好產業扶貧文章的經驗做法。
??溫縣地處豫北平原西部,南濱黃河,北臨沁水,是全國聞名的“武術之鄉”、四大懷藥原產地和主產區。
太極拳博物館(溫縣縣委宣傳部 供圖)
??講好“太極圣地”故事,做大、做強太極拳文化產業
??溫縣陳家溝是聞名遐邇的太極拳發源地。祖林內有始祖陳卜墓,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陳長興、陳有本、陳發科等歷代宗師名人墓和碑記,陳長興舊居與楊露禪學拳處兩處毗鄰,東溝則是歷代太極拳傳承人習武練拳的安靜之地。
楊露禪“偷”拳處(萬慶麗 攝)
??溫縣按照焦作市打造“世界太極城·中原養生地”的定位和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市的目標,以項目為支撐,強力打造新興產業。溫縣提出“一圣地一中心三帶八園”的發展方略,即太極圣地陳家溝,太極文化中心,黃河文化旅游產業帶、南水北調生態觀光帶、環城水系景觀休閑帶,司馬文化園、子夏文化園、慈勝寺、聯珠臺等8個歷史文化園,通過這些項目建設,帶動文化產業蓬勃發展。
陳家溝武學社譜系(萬慶麗 攝)
??天賜懷川無價寶,健康養生顯奇效
??溫縣還是懷藥之鄉,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鐵棍山藥、懷菊花、懷牛膝、懷地黃,鐵棍山藥不僅是溫縣品牌,還是河南品牌和中國品牌。懷山堂股份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山藥等四大懷藥養生健康產品研發、加工生產以及銷售的企業。企業利用現代化科技以及四大懷藥非遺傳承專業炮制技藝,開發的主要產品有鐵棍山藥粉、即食山藥等以懷山藥為代表的一系列健康養生產品。
四大懷藥(萬慶麗 攝)
??據了解,溫縣集中連片建成四大懷藥標準化示范園區1萬畝,鑫合實業、紅峰合作社2個標準化園區通過河南省認定,同仁堂、宛西制藥、金陵藥業等知名藥企均建有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
現場開挖一年生山藥種栽(萬慶麗 攝)
農民收獲鐵棍山藥(溫縣縣委宣傳部 供圖)
??發揮“一文一農”兩大特色資源優勢,促進扶貧增值提效
??溫縣憑借“一文一農”這兩大特色優勢資源,在以項目融合、平臺延伸帶動文化產業蓬勃發展,以推動農業轉型升級,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促進扶貧增值提效等方面蓄足了更多力量,積累了更多經驗。
??溫縣依托中國太極鎮項目,以發展旅游觀光、武術培訓、康體養生、文創產品加工為主要內容的產業架構,以“武校(景區、門店)+貧困戶”的帶貧機制,“務工帶動+資產收益+產業輻射”的幫扶模式促進精準扶貧。
??在拓寬就業創業渠道方面,該縣依托陳家溝文化旅游區,在景區服務、商業店鋪、手工作坊、工程建設等領域創造就業崗位,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陳炳太極院已有2名貧困學生通過培訓走上教練崗位,文化產業扶貧成效喜人。
??全縣有懷藥專業合作社676家、懷藥加工及銷售企業148家,5個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先后認證綠色、有機食品16個,開發藥品、休閑食品、飲料、保健品60多種。在固定用工方面,懷藥企業安置貧困勞動力420人,年收入3萬元左右。使用季節性零工約3000人,年增收約5000元。
??在特色農業方面,溫縣是“小麥之都”,是黃河以北第一個噸糧縣、第一個小麥千斤縣,還是種子繁育縣,每年要給黃淮海一帶供應1.5億公斤的種子,中國第一個小麥博物館也誕生在這里。溫縣立足小麥之鄉優勢,以平安種業、溫糧種業種子繁育基地為引領,發展小麥種子繁育基地30萬畝,帶動貧困戶1904戶年均增收1000元。
??本次“壯美黃河行暨2018網上看河南”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統一安排,河南省委網信辦、省河務局在7個沿黃省轄市部署開展。
黃河流經新鄉市封丘縣56公里,在黃河左岸、黃河大堤以南、貫孟堤以北形成了241平方公里的黃河灘區帶。
據介紹,1992年,黃科院在鄭州市北郊征地400畝,建立了大型黃河模型試驗基地。從1992年開始,先后投資建成多座試驗技術先進的大型試驗廳,其中包括小浪底至陶城鋪的黃河下游河道模型廳、小浪底水庫模型廳、三門峽水庫模型廳、水土流失試驗廳等。
黃河從青藏高原北麓發端,一路九曲跌宕奔騰萬里,從孟津出峽谷一瀉千里,造就了廣袤的黃淮海沖積扇大平原。滎陽,正處于峽谷至平原的過渡地帶,是中國地形西高東低三級階梯中的二、三級過渡帶。
河南省委網信辦、河南黃河河務局聯合開展“美麗中國?壯美黃河行”暨“2018網上看河南”網絡主題活動,映象網策劃大型專題特別呈現。
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泄洪口。中國網信網 張群 攝 “黃河寧,天下平”,自古以來,黃河治理歷來都是治國安邦的大事。9月3日,由
治水名人園大禹雕像 王蒙(攝)河工雕塑園雕塑 王蒙(攝)為宣傳黃河文化、普及黃河知識、弘揚黃河精神,孟州河務局在開儀控導工
9月4日,豫北平原秋陽高照,天朗氣清。在河南溫縣,記者見證了該縣利用本地優勢資源打造“一文一農”兩大特色產業品牌、做好
小浪底水利樞紐位于黃河中游,豫、晉兩省交界最后一段峽谷的出口處。小浪底工程1991年9月開始前期工程建設,2001年底主體工程全
廠區綠植蔥郁,路旁花樹點綴,貨車來回穿梭——河南桐柏縣博源新型化工有限公司內一派火熱生產景象。這家在河南率先獲得衛生注冊
“黃河寧,天下平”,自古以來,黃河治理歷來都是治國安邦的大事。9月3日,由中央網信辦傳播局、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辦,河南省委網信辦、河南黃河河務局承辦的“壯美黃河行暨2018網上看河南”網絡主題活動一行走進三門峽水利樞紐、小浪底水利樞紐,感受滔滔黃河水的宏偉壯觀,見證受益于合理治理的黃河的健康生命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