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入伏,河南難逃“熱”運!躺在床上,紅燒!鋪張涼席,鐵板燒!下了床后,清蒸!出去一趟,爆炒!回來路上,生煎!進了家門,回鍋! 親們,三伏天已經(jīng)來到了,大家出門注意要翻邊,千萬莫烤糊了。我們是奔跑的肉串,我們?yōu)樽约簬}!........
7月13日,河南大部地區(qū)最高氣溫將升至35℃以上,局部沖刺40℃。
據(jù)氣象部門統(tǒng)計,截止今天下午1時30分,全國共發(fā)布95個高溫預警,而其中有一半的預警就在河南。
此外,據(jù)氣象部門下午1時的數(shù)據(jù)顯示,排行我省高溫前五的分別是:安陽(41℃)、輝縣(38℃)、湯陰(38℃)、衛(wèi)輝(38℃)、淇縣(37℃)>>詳細
這種罕見的高溫,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上,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網(wǎng)友調(diào)侃說:現(xiàn)在出門赴約的都是“生死之交”!
@映象君:室外溫度已經(jīng)超過39攝氏度,神碼37都弱爆了。如果你中午準備步行去吃飯,請你一定走快些,小心別化了……
@豫妞:出門記得翻面兒,掌握好火候,帶著孜然,辣椒面,千萬別烤糊了……
@常東龍:安陽已成熱狗。信陽已成熱狗。
@咬一口青橙:生命不能承受之熱啊!!!
@我得正常點:我覺得自己可能會化成一灘水了所以去上自習我是拒絕的…
@朕的龍椅又壞了:所以說你要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沒準那天在大街上走著走著就被烤化了
@皇馬7-羅:#河南高溫# 出門請帶孜然,尤其是胖子!!!!
甚至還有網(wǎng)友詩興大發(fā),賦詩一首:
【沁園春·熱】河南氣溫,千里清蒸,萬里紅燒;望全省內(nèi)外,烈日炎炎,各大區(qū)縣,基本烤焦;屋內(nèi)桑拿,汗水洗澡,躺下就是鐵板燒;大街上,看吊帶短裙,分外妖嬈;氣溫如此之高,引無數(shù)美眉競露腰;惜高校學子,求假無效,各大院校沒空調(diào),一代天驕,非洲外教,仰天直呼受不了。
不信?有圖有真相!!
有噴霧,孩子樂了。
為了防曬,行人手搭涼棚出行。
激情水仗
鄭州開放23處納涼點和避暑點
從今天(7月13日)起,鄭州有23處納涼點和避暑點正式開放。其中,納涼點11個、可避暑處12個。分布在金水、中原、二七、管城、惠濟和上街區(qū)。正式開放時間為2015年7月13日至2015年9月30日,每日9:30至17:30點 >>詳細
夏季六大“防暑利器”
最常見的防暑利器:綠豆湯
綠豆湯有獨特的消暑清熱功效。中醫(yī)認為,綠豆具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潤喉止渴、利尿消腫的功效,能預防中暑。有關實驗表明,綠豆對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等有明顯作用。唯一不足之處是綠豆性太涼,體虛者不宜食用。
被吐槽最多防暑利器:苦瓜
我國民間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熱”、“苦味能健胃”的經(jīng)驗之談。中醫(yī)認為,苦瓜味苦、性寒,能清熱瀉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后能刺激人體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熱防暑,因此,夏季應多食苦瓜。用鮮苦瓜搗汁或煎湯,對肝火目赤、胃熱煩渴、濕熱痢疾有較好的療效。
最開胃的防暑利器:陳醋
夏季人們飲水較多,胃酸相應減少,使食欲減退。適量食些醋可增加胃酸的濃度,生津開胃,幫助消化。如果在烹調(diào)時加些醋,可使胃酸增多增濃,從而增加食欲。夏季是腸道傳染病流行的季節(jié),吃醋還能提高胃腸道的殺菌能力。
最親民的防暑利器:淡鹽水
中醫(yī)稱“白開水是百藥之王”,喝白開水應選擇沸騰后自然冷卻的新鮮水(20℃~25℃)。喝白開水時最好加些鹽。夏季出汗過多,體內(nèi)鹽分減少,體內(nèi)的滲透壓就會失去平穩(wěn),從而引發(fā)中暑,而多喝些淡鹽水或咸茶水,可以補充體內(nèi)失去的鹽分,達到防暑的目的。
最懷舊的防暑利器:仁丹
仁丹的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陳皮等。它具有清熱解暑、避穢止嘔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藥,主要用于因高溫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癥。中暑、急性胃腸炎、咳嗽痰多者宜常服用。
最傳統(tǒng)的防暑利器:茶水
有經(jīng)驗的保健醫(yī)生常指導人們用喝茶的方式補鉀。如果缺鉀,人就會感到倦怠乏力,且耐熱能力降低。缺鉀嚴重時,會導致心律失常和全身肌無力。鉀容易隨汗水排出,溫度適宜的茶水應該是夏季首選飲品。
高溫下,人們在泳池撒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