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攻堅戰動員會”之后,評論員拜訪了10多個市縣環保局長,傾聽他們的喜與憂。
有的局長很自豪:現在環保局有存在感了,提干需要環保部門蓋章,“評優評先”環保部門也得拿出意見。
有的局長很振奮:現在不再是“單打獨斗”,部門聯合執法,查封扣押、限產停產,震住了不少違法排污企業。
一位環保局長回味個中酸甜苦辣:“過去給企業做環評,領導往那兒一坐,說,環保局幾天內得把環評做出來,符不符合條件自己掌握,做不下來辭職”。引進企業必須的環境影響評價,成了走過場。“現在領導來說情的少了,干擾小了。”
局長們最普遍的的擔憂是,環保部門的腰桿子能不能一直硬下去。
也有擔憂具體問題的。比如,有的企業設有專人“望風”,發現執法人員來了,就按規定排放;執法者剛離開,繼續非法排污;一些企業不投資改造設備,寧肯停工,也不改造設備。這些問題,怎么辦?
局長們的“自豪”、“振奮”是好現象,沒有職業自豪感,沒有工作激情,任何事情都做不好。“說情的少了”,更是好事,市縣領導人真的把環保當做硬任務了。對具體問題的擔憂,尤其值得稱贊,說明大家已在認真鉆研業務、琢磨辦法了。
至于擔憂“腰桿子還能硬多久”,答案還是人們耳熟能詳的那句話:有為才能有位。在這個問題上,不妨反躬自問。一個月來,中央督察組和省直相關部門到各市縣暗訪,從無“空手而歸”。暗訪組在一個縣級市,兩天就發現了22個必須整改的問題。暗訪組人生地不熟,就很快發現了重大污染點;當地環保局熟門熟路,能看不到嗎?
“攻堅戰動員會”要求,“加大執法力度,規范執法行為,堅決克服有法不依、違法不究,搞人情執法、關系執法、協商執法等不作為、亂作為現象”。這有極強的針對性,絕非“官話、套話”。各地環保部門不妨以此為鏡,查查自己干沒干過講人情、講關系,甚至私下協商等不光彩的事。個別地方過去有法不依、違法不究,與執法者自身有沒有關系?
為環保執法“撐腰”的有國家法律,有省委省政府,有市縣黨委和政府,更有河南1億父老鄉親。“腰桿子還能硬多久”,現在就看環保執法者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