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3日07:05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核心提示丨蘋果手機制造,成為鄭州的一張名片,在鄭州手機產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與此同時,鄭州的“非蘋手機”生產制造也保持著良好勢頭。大量手機生產企業以及配套服務企業集聚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以下簡稱“航空港實驗區”),如今這里已形成了集手機生產、研發、配套、運輸等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這種背景下,鄭州正向全球智能終端制造基地邁進。
故事
手機產業影響下的生活
6年前,富士康在鄭州正式投產,將高端手機制造業帶到河南,幾十萬河南人的生活也融入到了這個產業中。
10月16日早上7時許,33歲的劉貴華從鄭州龍湖鎮的家中出發,坐上開往富士康廠區的公司班車。每天和他一起上下班的還有他的妻子袁琳。他們倆是高中同學,都是商丘市虞城縣人。大學畢業后,袁琳在鄭州一家醫院工作,劉貴華南下上海闖蕩。由于婚后需要考慮的事情越來越多,所以他們在富士康鄭州廠區投產后,相約一起來這兒工作?!拔覀儎偟竭@后,在龍湖鎮買了房子,兩個孩子平時由爸媽照看,都在附近上學,親戚朋友也都在鄭州,日子過得很滿意?!眲①F華說。
劉貴華是廠區的一名資深工程師、中層干部,袁琳在公司工會做行政工作,兩人年薪加起來20多萬元。袁琳最開心的是,兩人上下班都很規律,周末的休息時間還能趕在一起?!跋掳嘈菹⒌臅r候經常帶著孩子逛逛公園、去兒童游樂場、走親串友聚會,聽說航空港實驗區的園博園開園了,正打算抽空帶著父母、孩子去看看呢?!?/p>
來自南陽市鎮平縣的農村青年徐曉剛,早在2006年就在富士康深圳廠區工作,那時他才16歲。2011年,富士康鄭州廠區投產后,他如愿回到河南。“家里父母年齡大了,身體又不好,在深圳廠區時,3年只回過2次家,在鄭州工作后,如有需要,隨時都能回家。”
劉貴華夫婦、徐曉剛的“小確幸”背后,是鄭州手機產業的快速發展。對于鄭州的手機產業,人們常以“蘋果手機”和“非蘋手機”來分類,二者對于作為手機城的鄭州來說都非常重要,且各自都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
集聚
鄭州全球智能終端制造基地的雛形初現
當然,鄭州打造全球智能終端制造基地,不單單是依靠手機生產企業數量的增長,重要的是整個產業集群的形成,其中引進和培育手機生產配套服務企業尤為關鍵。
鄭州航空港實驗區商務和物流業發展局綜合處的饒凱說,由于深圳的手機產業規模在全國最大,手機配套服務企業更愿意扎堆在深圳,這種背景下,航空港實驗區通過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引進手機配套服務企業,同時也大力培育了一批符合條件的本土配套企業。比如,設立手機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用來引導產業發展;創新出口退稅資金池,將6個月的出口退稅期變成了“即出即退”;建立供應鏈金融平臺,“抱團引進”渴望、鼎泰達、國裕、日永光電等18家手機整機及配套項目。
鄭州航空港實驗區商務和物流業發展局相關人士說,由于配套鏈條齊全、產業集聚程度高,而且具有勞動力優勢和國際物流樞紐優勢,一些手機企業在考察了國內其他城市之后,最終把項目選在了鄭州。從一棵“蘋果樹”到一片“蘋果林”,從“蘋果城”到全球智能終端制造基地雛形的初現,鄭州在全國甚至全球手機產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數說鄭州這座手機城
1
據鄭州海關相關數據,全球約一半的蘋果手機都來自鄭州富士康工廠。蘋果手機對鄭州手機產量及產值的貢獻可見一斑。
2
在位于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的智能手機產業園,還坐落著45家“非蘋手機”生產企業,如中興、天語、TCL、奇酷360等知名國產品牌。
3
“非蘋手機”生產企業中也有專供出口外銷的功能手機生產企業。以其中一家功能手機生產企業河南省碩威科技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去年從深圳被引進到鄭州,去年3月正式投產,預計今年年產量將達到3000萬部,主要銷往南亞、東南亞、南美洲等地。
4
鄭州的手機產量和產值
2016年鄭州的手機產值達3000億元,手機產量達2.58億部,約占全球手機產量的七分之一。
5
鄭州手機產量年均增長4000萬部以上,預計今年手機產量將突破3億部。
補充: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深圳、鄭州、重慶三地的手機產業在全國名列前茅,此外,貴州、南昌、西安、鹽城等地的手機產業也有不俗的成績和發展勢頭。據了解,鄭州正致力于打造全球智能終端制造基地。
6
手機配套服務企業快速成長
據統計,2014年航空港實驗區有3家手機配套企業,而2016年達到15家,預計2017年配套企業可達30家。(記者 王新昌 見習記者 彭飛 張琮)
有傳言稱未來我們將進入免費移動通話的時代,而這四個初創企業的產品已經走在了時代的前沿。
6月18日,記者從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獲悉,中國銀行鄭州航空港支行提供100億元融資支持航空港手機產業集群引進項目。
4年前,一棵“蘋果”苗栽進鄭州熱土,如今已成大樹,造就了年產手機9645萬部,被富士康總裁郭臺銘稱為“鄭州速度”的傳奇。
河南省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林風霞分析稱,河南智能手機現在主要依靠代工,與發達地區比,河南智能手機產業總體規模小,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據悉,河南智能(終端)手機產業規劃和扶持政策即將出臺,預計2014年智能手機產能將超過1.5億部。
如今,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可謂日益慘烈,國產手機廠商的日子也愈發難過。
11月28日上午,信陽市政府舉辦了智能終端(手機)產業集群引進項目對接服務新聞發布會,向來自深圳的217位企業家介紹信陽手機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投資優勢。目前,已有以星天空數碼為代表的64家電子信息企業先后落戶信陽,形成了緊湊的手機配套產品產業鏈。
漯河河南科興電子有限公司總投資10億元,主要生產防水電視、廚房電視、液晶電視、3G可通話平板電腦、一體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年產能150萬部GSM手機,手機品牌為“科興”。南陽市鵬翔科技有限公司投資8億元,主要生產移動通訊產品、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交互式網絡電視等,每年可生產“喜沃”牌手機500萬部,今年前5個月生產手機50萬部。
據鄭州海關統計,4月份,我省出口手機923.6萬臺,比去年同期增加1.1倍。其中,民營企業出口手機497.6萬臺,增加10.3倍,占手機出口總量的53.9%;外商投資企業出口手機426萬臺,增加5.3%,占比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