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今年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斷激勵億萬人民滿懷信心開創美好未來。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始終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來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
中國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中國高質量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蘇,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全國兩會備受關注,“35歲門檻能否破除”“縣城能否留住人才”“女性職場隱性歧視”等等議題,覆蓋不同人群利益關切,引發輿論場熱烈討論。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為世界所矚目。“兩會是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窗口”“世界特別關注兩會確定的中國發展方略”“我們期待從兩會中得到重要信息,期待中國繼續為促進和平與繁榮提供方案、作出貢獻”……近段時間,很多外國人士密切關注中國兩會的消息,期待傾聽來自中國的聲音。
一則煤炭消費量上漲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下稱“公報”)顯示,2022年煤炭消費量增長4.3%,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6.2%,比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這也是近十年來國內煤炭消費比重首次出現回升。在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大背景下,我國煤炭消費占比出現回升,是意味著在“雙碳”目標的道路上“開倒車”嗎?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著力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幫扶、收入分配調節、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強化“一老一幼”服務等工作。
“我們目光之所及是星辰大海,但我們走過的每一步路都是腳踏實地。”7日下午舉行的第二場“代表通道”采訪活動中,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天眼”總工程師姜鵬感慨道。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因而加強文物保護,意義重大。當前我國文物安全形勢嚴峻,涉及文物的違法犯罪時有發生,有的故意或者過失損毀文物,有的倒賣文物、盜掘古墓葬……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強調,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司法保護,“章公祖師”肉身坐佛像案開創以國內民事訴訟追索流失海外文物新途徑。
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總書記強調,“民營經濟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要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黨中央關于‘兩個毫不動搖’、‘兩個健康’的方針政策,消除顧慮,放下包袱,大膽發展。”
1924年1月,中國女權運動先驅何香凝女士提出了“婦女在法律上,經濟上,教育上一律平等”的提案。同年3月8日,中國第一個公開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活動在廣州舉行。99年后的今天,婦女節遇上兩會,兩會期間,女代表們提出條條關于保障女性權益的提案,積極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正值春耕備耕,田野生機勃勃。在人民網開展的2023年全國兩會調查中,“鄉村振興”入選十大熱詞。今年全國兩會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成為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堅持以法治引領和護航高質量發展、大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這是廣大人民群眾和經營主體的共同期待,也是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
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征和必然選擇。這條道路不是傳統大國崛起的翻版,不是國強必霸的再版,而是造福中國、有利于世界的正道。中國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3月7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向大會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到,黨的十九大以來的五年,最高人民法院審結案件14.5萬件,制定司法解釋114件,發布指導性案例119件;地方各級法院審結、執結案件1.4億件,結案標的額37.3萬億元。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開年以來,多地出臺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實施方案。節能降碳和數字化改造是實現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應有效運用綠色低碳技術裝備和數字化手段對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讓傳統產業在新形勢下煥發新動能。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堅持以法治引領和護航高質量發展、大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這是廣大人民群眾和經營主體的共同期待,也是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應對機制。眼下,春耕備耕正由南到北陸續展開,北方開始備種備肥,南方開始施肥打藥,農資購銷逐步進入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