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22日10:13 來源:北京青年報
國內首個以“關注個性、尊重個性、保護個性”為主題的“華佗論箭個性獎學金”近日在貴陽頒獎,100名“個性”學生每人獲得1萬元獎學金。“華佗論箭個性獎學金”由某建設集團創始人嚴介和發起,每年出資1億元,用于獎勵兼具個性、聰明、善良、勤奮、健美的學子。(8月21日《中國青年報》)
“個性獎學金”無疑是一種另類獎學金,它既不扶貧幫弱,也不獎勵學業優秀者,而是打破對于中小學生的傳統考核方式,以“個性、聰明、善良、勤奮、健美”作為考核指標,在100分的總分中,個性考核占了40分,其余4項指標僅僅各占15分。這確實是在關注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保護學生的個性,是對學子個性發展的肯定。同時,也是對傳統教育長期注重共性、排斥個性的糾偏。
長期以來,我們的學校教育確實十分注重共性教育。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學生本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行為習慣、興趣愛好、思維方式、看待事物等不可能完全一致。基于此,教育本來應該因材施教,“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但為省事,也為追求整齊劃一,同時為應付充斥標準答案的應試教育,大多數學校往往“一把鑰匙開許多把鎖”,批量生產畢業生,甚至為“拼成績”而抹殺學生的個性。
實際上,對學生的個性予以足夠的關注、尊重、保護和肯定,收獲到的教育成果會更可觀,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社會,作用會更長遠。個性是什么?個性意味著與眾不同,意味著不因循守舊,蘊藏著創新意識和創造潛能。正如嚴介和所說,文化創新源于個性,經濟繁榮需要個性,社會進步呼喚個性;成就未來的是差異,引領差異的是個性。相反,追求共性的教育,極可能限制學生的創造力。
對于學生個性培養的重要性,只在理論上說教,并不能讓人清醒。近年來,類似于“我們的學校培養的為什么只是‘考試機器’”“中國學生為什么缺乏創新能力”“同樣的高學歷,為什么有人被稱為‘高分低能’,有人能讓人崇拜得五體投地”等問題,常常引發網友熱議;“90后學霸畢業后找不到工作”等新聞也促人反思。這些問題的始作俑者,恐怕正是學校教育注重共性、排斥個性吧。
在如此語境下看待“個性獎學金”,無疑具有較為重要的價值,它是在用差異化的賞識教育促進當代學子個性化成長,它有助于激發獲得此項獎學金的個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潛能。即便不能產生深遠的社會影響,它至少可以喚醒社會對學生個性問題的關注。只不過,僅依靠這一項“個性獎學金”的力量對注重共性、排斥個性的教育予以糾偏,畢竟太微弱。期待有更多類似獎學金來助力。
近年來,不少家長們選擇利用暑期讓孩子走出國門,開闊視野,增長知識,中國的海外研學旅行市場越發火熱。
管不管?怎么管?老師們有話說
副省長霍金花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委高校工委專職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鄭邦山出席會議并傳達國家教育督導工作有關文件精神。
近日,2018年全省教育系統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鄭州輕工業學院科學校區圖書館報告廳召開。
3月23日上午,我們進駐河南省人民會堂,在“教育·中國”第九屆全國校長暨教育專家峰會上,舉辦了“新時代·新教育·新作為”專場對話。到了最近十來年,人民對教育的需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特色的優質的教育越來越高,這個時候的民辦教育就給提供選擇做出了貢獻。
今年兩會期間,教育是代表委員和會外輿論集中關注的熱點領域,學生“減負”、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等議題持續走熱,是歷年兩會不多見的現象。
如果要評選出今年教育行業的熱詞,那么“人工智能”上榜毫無疑問。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人工智能”也出現了多次。當人工智能遇上教育,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記者就此采訪了幾位全國政協委員。
2018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建立中國教育博物館的提案》。建立教育博物館,規范校外市場,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中國的教育變革的一系列動作正在進行,也正在實現跨越式發展。
昨日,市教育局發布《鄭州教育系統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訂版,明確預警響應流程、健康防護措施及建議性應急措施
教育部日前表示,將探索建立“負面清單”制度和聯合監管機制,促進校外教育培訓機構規范有序發展。換言之,就是要讓校外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者,而不是教育秩序的干擾者。
現在的爸爸媽媽都比較重視寶寶的早期教育,從胎教,到啟蒙教育,再到早教教育。對于這些具體的教育時間,和重點教育的內容你是不是還有些傻傻分不清了。
教育是最受關注的民生問題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到要優先發展教育。
未來3年和今后一個時期,鄭州教育要奮力實現近期、中期、遠期三個階段的發展目標。
據了解,授課的3位老師平均教齡17年,都是業內的特級名師,獲得過的獎勵包括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數學優質課一等獎等等。然而,人機大戰的結果卻顯示:智能機器人全面碾壓真人教學。
哥倫比亞Fundación Escuela Nueva創始人兼總監薇奇·科爾波特(Vicky Colbert)女士,首屆“一丹教育發展獎”獲得者。頒獎典禮次日(12月11日),多位在教育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意見領袖,參加了由“一丹獎”創始人陳一丹先生主持的首屆“一丹獎”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