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何一提出公務員漲薪,部分群眾立即表現出強烈不滿?這值得公務員們認真思考。
近日,央廣兩會特別節目央廣辯論會推出第三期——《公務員該不該拿高薪?》。辯題一經推出,就引起了熱議。
公務員應不應拿高薪?或者公務員是否已經拿到了高薪?辯論的最終導向也是公務員工資該不該調整。一直以來,有關公務員工資調整的議題一經提出,便會引起廣泛的關注和爭論。一方面,有網友認為,公務員的工資已經很高了,超過了全國普通工資水平;另一方面,公務員內部卻在吐槽,工資非常可憐,工作任務繁重,工作壓力和工作風險也極大。
如此截然相反的兩種觀點,到底公務員工資該不該調整呢?
首先,公務員的工資和自身所處的地域、部門以及所擔任的職務有關,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公務員工資是高是低,公務員工資的調整,也不應該是簡單的加工資。就像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理論委員會副主任萬安培所認為的,給公務員加薪不一定意味著給全體公務員都加薪,應該根據公務員的不同類別來進行考量。那些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人民群眾服務、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人,比如頂尖人才、專家教授,或者是那些堅守在工作條件艱苦、環境惡劣,甚至常常面臨生命危險的崗位,比如武警官兵、邊防戰士等等,應該說,為這些公務員群體調薪無可厚非。而對于那些工作內容相對簡單,無需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的崗位來說,這類公務員工資起點低些也是可以的。
此外,隨著社會消費水平的提高,公務員的整體工資水平也應該隨之增長。在公務員內部和學界都有“高薪養廉”的建議,雖說清廉指數不是簡單地和工資水平成正比或反比關系,但兩者的確是有一定的內在聯系的。假若公務員的薪水與其所任職位、所擔職責和對社會的貢獻相適應,能夠為其提供尊嚴有體面的生活,使其感受到自身付出和價值得到認可,那么必然會減少公務員們因羨慕社會高收入者而產生的不平衡心理,也就減少了腐敗現象的發生了。
“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這四條原則一向是我們黨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什么部分人民群眾特別反感公務員調薪?為什么一旦提出公務員工資上漲,部分人民群眾立即表現出強烈的不滿?這值得公務員們認真地思考。難道僅僅是因為人民群眾不了解?恐怕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工資水平高低問題,還與部分公務員平時不作為、亂作為的工作作風有關。有的公務員“一杯茶、一張報紙”就是一天,或者對群眾辦事“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人民群眾對這些拿著國家工資卻出工不出力、不為群眾服務的人還想提高工資待遇,自然產生不滿和反對了。所以,公務員們自身的合理訴求想要表達的有底氣,想要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贊成,還需要從自身找原因。只有整個公務員隊伍真正做到時時刻刻想人民所想,切切實實為人民群眾辦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才能在爭取自身合理需求時,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張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