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這個河南小伙,收到了一封挽救生命的“匿名信”
大象新聞記者 張子琪
“首先發自肺腑的感謝您的捐贈,是你讓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11月10日上午,河南省腫瘤醫院內,33歲的小伙子趙晗驍完成了一次造血干細胞的捐贈,挽救了一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我肯定愿意!”4年等待終于成功捐獻
趙晗驍是一名新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早期干預精神二科的護士,談起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經過,他非常興奮。“我是2017年6月加入中華骨髓庫的,當時新鄉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在醫院宣講,好多同事都現場簽署了志愿書。”
造血干細胞的配型并不簡單,匹配的概率約為幾十萬分之一。趙晗驍表示,能和患病的血液病患者匹配上,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緣分”。加入中華骨髓庫的5年后,趙晗驍在今年6月收到了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詢問他的捐獻意愿。“我肯定愿意啊!”躺在采集床上的趙晗驍笑了起來,“感覺終于等到了這一天。”
除了這次造血干細胞捐獻之外,在參加工作的十年間,趙晗驍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和青年志愿服務,6次參與新鄉市榴心社工組織的“圖美鄉村”活動,6次參與義務獻血活動,累計獻血2200ml。在今年8月商丘疫情的時候,他作為精神科醫務人員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支援商丘醫療隊,在商丘市立醫院血液科與其他醫護人員一同抗疫28天,成為最美逆行者。
醫生:造血干細胞捐獻對志愿者身體不造成任何影響
“很多人對捐獻造血干細胞存在誤解,受影視作品影響,覺得捐獻時需要抽骨髓。”河南省腫瘤醫院血液科醫生曹長松表示,隨著醫學手段的進步,捐獻造血干細胞并沒有大家想的復雜。現在只需要通過一個血細胞分離機,從外周血將血液中的造血干細胞分離出來即可。
在分離之后,被抽出的血液將被重新輸送回志愿者體內。“所以現在這種捐獻方式,對志愿者的身體健康是不造成任何影響的。”在采集后,捐獻的志愿者需要3-7天之內多注意休息,適量補鈣,7天之后,體內所有血細胞成分都會恢復正常。
河南省紅十字會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服務部毋浩介紹,目前河南省內從2002年到現在已經累計了1045名捐獻者,位于全國先進的前列。然而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志愿者僅有14萬余人,“在這也呼吁更多18-45歲身體健康的朋友能加入到志愿行列中,給更多血液病患者帶來生命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