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2日16:0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第25次集體學習。這次學習的主題非常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接連用了五個“關系”來描述這項工作——關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系高質量發展,關系人民生活幸福,關系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系國家安全。這項工作就是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
△聯播視頻丨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體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
知識產權 創新之要
當天在集體學習現場作講解的是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國際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易繼明。
△2019年6月,易繼明教授在北京大學跨境電子商務知識產權研討會上發言。(來源于北京大學法學院官網)
三年前,2017年1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會議強調,要樹立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三年后,在主持這次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總書記再次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11月11日,第12屆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在大連開幕,本屆專交會以“知識產權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什么是知識產權?今年5月28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做了這樣的定義: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作品;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地理標志;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這些都是智力勞動成果的結晶,是創新發展的源頭活水。
△10月22日,首臺中國完整自主知識產權D級全動飛行模擬機正式在上海啟用。
2018年4月10日,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表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中國在擴大開放方面將采取的四項重大舉措之一。他說:“這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
△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
正因為重要,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在新中國成立后不久就開始了。在30日主持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用“兩個轉變”介紹其成果:當前,我國正在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知識產權工作正在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
加強頂層設計 破解保護難題
在主持這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出了六個方面的要求。其中第一點是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頂層設計。
△10月20日,上海國際知識產權樞紐港揭牌,將以張江科學城為核心空間載體,以知識產權維權保護、運營交易等為核心功能。這是張江實驗室。
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在30日主持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強調,要研究制定“十四五”時期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明確目標、任務、舉措和實施藍圖。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我為主、人民利益至上、公正合理保護,既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又確保公共利益和激勵創新兼得。
△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自主研發的“用于乙烯聚合的催化劑組分及其催化劑”技術獲得第21屆中國專利獎銀獎。
保護知識產權是一道難題。既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也要避免搞知識封鎖,制造甚至擴大科技鴻溝。總書記提出的“堅持以我為主、人民利益至上、公正合理保護”原則,是化解這道難題的一把鑰匙。
為知識產權“筑墻”“織網”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第二方面要求,是提高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法治化水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嚴格執行民法典相關規定的同時,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增強法律之間的一致性。他還強調,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侵權假冒多發的重點領域和區域,要重拳出擊、整治到底、震懾到位。
△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通過遠程視頻,合并公開開庭審理四起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系列案。(來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官網)
11月中旬,黨的歷史上首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在會上強調,要以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為著力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法治化水平,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11月10日,“延壽大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正式啟用,這標志著黑龍江延壽縣出產的大米有了專屬“身份證”。
習近平在主持集體學習時明確指出,要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 。他重點強調,要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要增強系統保護能力。2016年12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次會議曾強調,要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總書記在主持這次集體學習時重申了這一要求。
△獨家視頻丨習近平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強調:“依法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
從深化改革到維護國家安全
保護知識產權永遠在路上
習近平強調,要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改革 。從設立知識產權法院,到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從審議通過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總體方案,到審議通過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若干問題的意見,近年來中國在知識產權領域部署推動了一系列改革。這次在主持集體學習時,總書記強調要繼續抓好落實,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新課題。
△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成立北京、上海、廣州三家知識產權專門法院,2019年成立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
在前不久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總書記提出,要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在主持這次集體學習時,總書記指出,要統籌推進知識產權領域國際合作和競爭。他尤其強調,要深度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全球知識產權治理。
2018年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知識產權對外轉讓有關工作辦法(試行)》。習近平當時在會上指出,知識產權對外轉讓,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這次在主持集體學習時,總書記強調,要維護知識產權領域國家安全。他指出,要加強事關國家安全的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和保護,依法管理涉及國家安全的知識產權對外轉讓行為。
△這是亮相今年服貿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模型。
11月30日主持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這樣的評價:“我國知識產權事業不斷發展,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發展之路。”面向新發展階段,中國從國家戰略高度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讓創新活力競相迸發,讓創新成果惠及人民。
城鄉之間有差別,這不奇怪,但是,差距過分懸殊,特別是基礎設施如果差距過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頭萬緒,該從哪著手呢?總書記在河南團說的明明白白,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
鄉村振興戰略,事關千家萬戶,是中國鄉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斷激發前進的動力呢?總書記說得好,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
聯播+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從戰“疫”主戰場武漢到三秦大地陜西,從國家糧食主產區之一松遼平原到澎湃著經濟活力的長三角……習近平總書記今年的考察足跡中,留下許多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殷殷囑托。
12月7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脫貧攻堅、雙擁工作、知識產權保護等。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2017年底,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一夜之間火了起來。新華社發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視頻丨總書記的一周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長江經濟帶沿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在全國的地位凸顯,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領跑全國。
“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各項事業長足發展,在提高質量、促進公平等方面成效顯著,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教育的社會貢獻力不斷提升。今年,涼山州進一步落實教育扶貧“三免一補”政策,貧困戶子女入學在免學雜費的基礎上,每人每天還有3塊錢的午餐補貼。
憲法,國家的根本法,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弘揚憲法精神,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進行深刻論述。(記者羅沙 視覺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