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18:24 來源:河南衛視
不少老年人在挑選手機時常常會選用功能簡單、價格低廉的老年機。不過也有不法分子盯上了部分缺乏保護的老年機,植入病毒木馬,實現遠程控制,非法獲利。
近日,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法院審理認定,犯罪嫌疑人吳某的公司非法控制老年機達330余萬臺,獲取手機驗證碼500余萬條,出售獲利竟有790余萬元,受害老年人遍布全國。民警透露,不僅是老年機,部分帶通信功能的兒童手表也需警惕此類木馬。這背后隱藏著怎樣的黑色產業鏈?
可以正常接收
但驗證碼卻無法接收
將電話卡裝到自己的手機里
驗證碼又能正常接收
他懷疑是外婆的老年機被裝了木馬
隨即報警
新昌縣公安局網警大隊副大隊長陳懿介紹,老年機查詢話費的功能是能夠正常查詢、正常接收,一旦碰到銀行驗證碼或其他驗證碼就接收不到。“可以確定,肯定是手機里面某個程序把驗證碼劫持了,進行屏蔽。”
民警對相同品牌老年機的網上銷售情況展開調查,對新昌縣本地購買同款手機的25人進行走訪,發現其中短信收發不正常的手機有15臺。同時,民警也對手機里的木馬程序進行了司法鑒定。
陳懿:鑒定的意見是這個木馬具有對手機里所有的短消息進行識別和獲取的功能,能夠根據關鍵詞進行屏蔽,最后能將所需的短消息上傳到服務器。
330萬臺老年機被植入木馬
個人信息被用來“薅羊毛”
紹興、新昌兩級公安機關成立了由網安部門牽頭的“8·12”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專案組,在查明了整個犯罪團伙的組織架構后,趕赴深圳控制了這家科技公司的所有涉案人員,并起獲了大量的后臺服務器數據以及與上下游鏈條交易的合同。
警方控制涉案人員(圖片來源:浙江公安)
新昌縣公安局刑偵支隊辦案民警李赟赟表示,警方從調取后臺服務數據顯示,其數據庫存量達到500多萬的手機號碼,信息量總共達到將近5000萬,“這是非常龐大的數據。”
經查,以吳某為總經理的這家公司制作了可以控制手機識別攔截短信的木馬程序,并與主板生產商合作,將木馬程序植入到手機主板中,這些植入木馬程序的主板又進入到手機生產廠商,最終銷售給老年人群體。
從吳某公司后臺服務器統計的數據來看,被植入木馬程序激活的手機號碼有330多萬臺,涉及功能機型號4500多種,受害者遍布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李赟赟:這個功能機一旦被老年人插卡使用,便會主動將手機號碼發送給吳某團伙,吳某團伙向下游進行輸入號碼,下游一旦拿到號碼之后點擊收取驗證碼,下游群體就是通過手機號碼跟驗證碼去電商平臺“薅羊毛”的。
層層轉賣公民個人信息賺差價
涉案人員被判四年六個月
據了解,吳某的公司除了使用少量非法獲取的手機號碼和驗證碼自行進行App注冊、刷量獲利以外,絕大部分都出售給了像“番薯”平臺這樣的公民個人信息“批發商”。
警方查獲吳某“薅羊毛”團隊作案手機(圖片來源:浙江公安)
這些平臺是這條黑色產業鏈里的重要一環,在“行業”里被稱為“接碼平臺”,他們從吳某這樣的公司低價購入個人信息,通過QQ群、微信群加價出售給“薅羊毛”的團伙和個人,從中賺取差價牟利,公民的個人信息就這樣進入了黑市場,再被層層買賣,形成一個龐大的犯罪網。
犯罪嫌疑人戚某表示,一件商品獲取兩三元錢的利潤,想賺錢就要量大,所以才注冊這么多手機號,模式也很簡單,就是倒賣、賺差價。
警方查獲吳某“薅羊毛”團隊作案手機(圖片來源:浙江公安)
《網絡安全法》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2020年6月,新昌縣檢察院以吳某等70余人分別涉嫌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詐騙罪,陸續向新昌縣法院依法提起公訴。
庭審現場(圖片來源:浙江公安)
近日,新昌縣法院作出判決,吳某因犯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并處罰金60萬元,違法所得616萬被予以追繳;童某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8萬元,違法所得7萬元被追繳。
辦案民警提醒,大多數智能手機都安裝了手機安全助手等軟件,能夠識別病毒木馬進行查殺,但部分非正規廠家生產的老年機或者兒童智能手表都存在被木馬植入的隱患,購買時要認準正規可信賴的品牌產品。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保管自己的個人信息,注意保密,不能輕易將信息泄露給他人。(河南衛視)
楊女士的親戚也是剛喝了酒出來,聽到這種話就有些生氣,于是便上前質問對方。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楊女士有些始料未及,剛剛還站在門外的那群人全都沖了上來,不分青紅皂白對著她的親戚大打出手。
在外出的人心里,紅是故鄉。在長輩的心里,紅是祝福。在飛馳的人心里,紅是信任。在奔波的人心里,紅是光明。在留下來的人心里,紅是陪伴。在佇立的人心里,紅是守護。在堅守的人心里,紅是誓言。
就因為“鑒定”老媽轉發到家庭群的一個帖子是謠言,竟引發一場母子關系的不和諧,自己還被無情地踢出了群聊。大連市民程毅(化名)滿懷委屈地吐槽自己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