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0日07:2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廣州11月19日電 題:社交群組對暗號,明碼標價售賣——網絡送養地下產業鏈調查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毛一竹、楊淑馨
近日,廣州市白云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拐賣兒童案——一名男嬰被人打著送養的旗號,以6萬元價格通過QQ群販賣。而發布信息、聯絡買家的人,竟是其親生父親。
這并非個案。“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網絡社交平臺上有不少非法送養群。交易雙方用暗語標價,從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有的孩子甚至還未出生便被“預訂”。還有黑中介“一條龍”辦理出生醫學證明、親子鑒定,幫助落戶。
一個名為“SL班同學群”的微信群里的非法送養信息(10月17日翻拍)。知情人向記者解釋,群友交流用的是暗語,“S”代表送養,“L”代表領養,“補8”的意思是領養方愿意出8萬元的補償費。新華社發
50元入群,明碼標價6萬元賣掉親生兒子
“我原先有個家庭,后來因工作原因離婚了,有兩個孩子。兩年前認識了現在的女友,有了十個月的兒子。不久前她突然走了,把錢都帶走了,我帶著孩子什么事都做不了……”
這段慘痛的經歷把QQ群里不少網友打動了。殊不知,這是黃某某編造的故事。
今年1月,由于與女友多次發生爭吵,加上酒水生意經營慘淡,黃某某花了50元加入一個網絡送養QQ群,決定瞞著女友把兩人所生十個月大的兒子送養。
在近300人的大群里,他的“悲慘”經歷迅速引發關注,有不少人通過QQ、微信、電話找他私聊。他提出,以6萬至10萬元的“保證金”送養兒子,并承諾其后老死不相往來。
家住河北的鄧某夫婦被黃某某選中。雙方以6萬元的價格達成交易,未滿一歲的孩子被帶回鄧某老家。
辦理該案的廣州市白云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王彥琳介紹,鄧某和妻子婚后多年無法生育。親生父母送養孩子,在鄧某看來是“干凈”“合法”的。
不久后,黃某某的女友返回廣州,從手機聊天記錄里發現了兒子被賣的真相,隨即向警方報案。近日,白云區人民法院以拐賣兒童罪判處黃某某有期徒刑6年,并處罰金4萬元,追繳其違法所得6萬元,予以沒收。
這是一個QQ群里的非法送養信息(10月17日翻拍)。新華社發
揭秘送養黑產:生娃、買賣、辦證一條龍
今年4月,為打擊網絡送養兒童的不法行為,騰訊、知乎等網絡平臺對涉及“兒童送養”的違規內容和群組進行了清理和整治。記者調查發現,網絡送養轉入更為隱秘的角落,從大眾化網絡平臺潛入母嬰社區。
在“媽媽幫”“媽媽網”“寶寶知道”等母嬰論壇上,記者發現了不少新發布的送養內容,每條關聯帖子都能得到幾十條回應。
10月10日,“媽媽網”社區的一名網友發布帖子,稱想送養男孩,預產期是11月23日。“媽媽幫”論壇內,與“送養”關聯的帖子有近200個。在“寶寶知道”社區內,一個標題為“2020年,我想領養一個女孩”的帖子中,有125條回復:“六歲了,你要不要女孩”“我有個預產期十月份”……
潛伏在網絡販嬰圈12年的打拐志愿者上官正義告訴記者,如今,不法分子對入群人員的審核更加嚴格,要提供身份信息、繳納數百元認證費才能入群,而且QQ群和微信群會時常更換。
記者在一個名為“SL班同學群”的送養微信群看到,一名群友于10月7日發送了一個紅包,并留言“補8,誠心領男寶”。知情人向記者解釋,群友交流用的是圈子里的暗語,“S”代表送養,“L”代表領養,“補8”的意思是領養方愿意出8萬元的補償費。
在另一個名為“未婚先孕交流群”的QQ群,一個群友稱:“本人經濟困難,老家在貧困山區,年齡還小,沒結婚,送養一個女孩,預產期12月8號,最好這兩天過來見面談。”
上官正義告訴記者,送養孩子的人多數是未婚生育,無力撫養,也有人因為離婚分手想把孩子處理掉,而領養孩子的多數是有生育困難的。通常女孩的價格是5萬到6萬元,男孩的價格是8萬到10萬元。有些嬰兒是“預售”的,出生前已經談好價格。
為逃避法律制裁,很多人會用“保證金”“補償費”“感謝費”這類說法掩蓋買賣兒童的事實。記者從多個送養群的聊天記錄看到,很多人刻意講述悲慘故事,強調自己走投無路,不是人販子,卻在發出孩子的照片、視頻后公然出價。
一個名為“為了孩子XX”的微信公眾號,聲稱內容主要是“領養孩子及送養孩子交流與經驗分享”。這個公眾號日常發布混雜銷售、醫療等方面的文章掩人耳目,留言區內卻時常留下非法送養的QQ群信息。關注公眾號后,管理員會發送自己的微信號,聲稱是“為了進一步溝通交流”。
組建這些交流平臺的多數是一些黑中介,“他們賺錢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對目標客戶進行篩選,發布送養和領養信息,促成交易,從中賺取差價;另一種是暗箱操作辦理出生證明、親子鑒定,偽造被送養兒童身份,方便買方落戶登記。”王彥琳說。
“‘洗白’孩子身份主要靠黑中介與私立醫院、鑒定中心的內部人員勾結。”上官正義說。
據了解,有的媽媽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份信息,于是,在黑中介幫助下,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給孩子辦理出生醫學證明。
上官正義告訴記者,中介還會提供造假的親子鑒定報告。他提供的一個案例顯示,在男方、女方、孩子均未到場的情況下,用假名字、假照片和中介備好的假血樣,廣東華醫大司法鑒定中心作出了孩子與男女方為親子關系的司法鑒定報告。但實際上,孩子與這對男女毫無血緣關系。
目前,廣東華醫大司法鑒定中心已停止受理司法鑒定業務,接受調查。廣州市司法局通報,已掌握其違反司法鑒定程序的相關證據,正在抓緊全面調查工作,并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嚴肅處理。該局已將發現的涉嫌犯罪的線索和證據材料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多方合力,斬斷不法利益鏈
幾年前,公安部曾指揮全國20多個省區市統一行動,一舉摧毀4個特大網絡販嬰團伙,打掉多個以網絡送養為名的買賣嬰幼兒網站、QQ群,解救了近400名被拐賣嬰兒。
王彥琳認為,網絡送養兒童實際上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的隱蔽性和便利性進行人口買賣,屬于嚴重違法犯罪行為,必須嚴厲打擊,絕不能放任。
王彥琳建議,網絡平臺理應進一步加大對相關內容的管控,謹防給不法交易提供便利。公安、網信等監管部門也要暢通監督舉報渠道,建立快速處置機制。
此外,對于非法開具出生醫學證明、虛假親子鑒定的人員要嚴厲處罰,對相關機構要嚴肅清理整頓。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認為,司法鑒定造假一旦查實,應當取消鑒定人或鑒定機構的執業資格,并建立執業“黑名單”;民事上應當令其承擔賠償責任,證據充分的可作為拐賣兒童罪或收買兒童罪的幫助犯處理,追究其刑事責任。
多位人士建議,出生醫學證明的信息管理要進一步完善,方便異地核查。衛生行政部門與公安、街道等部門協同推進,將出生醫學證明與戶籍管理聯網對接,建立一個全國互聯互通、可查證識別的信息管理數據化平臺。
王彥琳建議,要疏堵結合,建立全國性或者省級范圍內統一的、具有公信力的收養平臺,由機構負責匯總、匹配需求與資源,通過專業而系統的收養評估、收養回訪確保被收養人的利益。
首次引用《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強制要求11月1日至21日曾到過14家指定跳舞場所的人士進行核酸檢測,違反者罰款等。在鄭州入境后進行集中隔離的外地居民,隔離期滿后不逗留,應盡快返回目的地,配合當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香港新冠疫情近期反彈,據香港電臺消息,香港特區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11月26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案例81例。據此前報道,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急速惡化,除了由跳舞群組引發外,還連續數天出現源頭不明個案,顯示社區存在多條隱形傳播鏈。
近期,國家網信辦持續深入推進2020“清朗”專項行動,聯合教育部開展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專項整治,依法嚴厲打擊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違法違規信息和行為。美術寶APP存在低俗色情帖文和跟帖評論,部分用戶頭像、賬號名稱包含色情資源推廣有害內容。
今年10月1日是國慶中秋雙節,香港街頭到處洋溢著歡慶的氛圍。” 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會長施榮懷說:“在疫情下,有機會去過一個快樂的中秋,過一個快樂的國慶,所以我們準備了一些燈籠。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5日晚通過社交媒體表示,香港新冠病毒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網上登記人數5日突破了100萬,5天已經有85萬名市民到各個社區檢測中心接受采樣,反饋普遍都很正面。
為營造良好安全的未成年人網絡環境,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聯合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將在全國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今年8月底前完成巡查摸底,11月底前完成集中整治,12月底前完成自查總結并上報。從嚴整治青少年常用工具類應用程序惡意彈窗,誘導點擊跳轉至淫穢色情、低俗庸俗等有害頁面的行為。
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的《關于聯合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將在全國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今年8月底前完成巡查摸底,11月底前完成集中整治,今年12月底前完成自查總結并上報。
23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題為 “為己為人,踴躍檢測”的文章。透過篩查檢測,找出隱形的感染者,把他們隔離并提供適切的護理與治療,保護他們自身的健康,也保障他們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及社區的安全,同時切斷相關的病毒傳播鏈。
因新冠肺炎疫情嚴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7月31日宣布援引《緊急情況規例條例》,將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推遲一年。對此,多位香港各界人士1日表示支持,從疫情防控的角度看,推遲選舉具有必要性,是以港人的健康為主要考慮。
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30日下午介紹,截至30日零時,香港新增14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再創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高;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45例、輸入性病例4例;香港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15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