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10:03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進展如何?如何看待“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對沿線國家抗擊疫情、改善民生發揮的作用?
在今天(18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趙立堅回答了記者的上述提問。
趙立堅表示,盡管面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仍呈現出十足韌性。中方已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各方面工作取得積極進展。舉幾個例子:
一是外貿外資基本穩定。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9600多億美元,增速比全國整體水平高0.8個百分點;中國對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130億美元,同比增長30%,高出全國整體增速32個百分點。
二是重大項目進展順利。中老鐵路全線隧道實現貫通,中泰鐵路一期線上工程合同達成一致,雅萬高鐵建設實現節點目標,匈塞鐵路匈牙利段項目主承包合同生效。巴基斯坦拉合爾橙線項目運營通車。
三是中歐班列逆勢增長。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達1萬多列,已超去年全年開行量。中歐班列運送貨物93萬標箱,同比增長54%。運輸網絡持續拓展,已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運送醫療物資近800萬件,共計6萬多噸。中歐班列成為中歐之間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
四是健康絲綢之路取得新突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資和技術援助,已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280多批緊急抗疫物資援助。
趙立堅說,中方將繼續同合作伙伴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開放綠色廉潔、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的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為各國人民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好處。(總臺央視記者 申楊 楊毅 張熙)
今天(7日)上午,海關總署對外公布: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深圳海關統計分析處副處長 曹鵬飛:深圳不僅家電出口從6月份起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態勢,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商品出口也表現亮眼。
專訪:共建“一帶一路”將給所有參與國家帶來繁榮——訪吉爾吉斯斯坦道路交通部部長巴克特·別爾達利耶夫 別爾達利耶夫說,多年來,中國企業參與了吉眾多投資建設項目,展示了專業的能力,吉道路交通部愿與中方繼續開展合作。
12月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宣布,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對此,中東歐國家多位駐華使節表示,中國脫貧攻堅目標達成,不僅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巨大貢獻,中國的經驗和智慧也為世界帶來更多啟示。
海關統計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均保持增長,區域合作緊密、貿易多元共進的外貿體系正在加緊形成。今年前11個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進出口8.45萬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我國對越南、土耳其、波蘭、泰國進出口分別增長18.5%、15.9%、16%、8.3%。
11月30日,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圓滿落下帷幕。展望未來,中國將同包括東盟在內的世界各國并肩前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繁榮美好的未來。
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27日在廣西南寧拉開序幕,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本屆東博會首次采用實體展+云上東博會的辦會方式,讓無法入境參會的境外客商可以通過線上的方式與中國企業在線洽談業務,開通365天云上“南寧渠道”。針對今年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東博會首次設置公共防疫和衛生展區。巴基斯坦與東盟國家地緣相近,多年來一直積極參與東博會,并成為本屆東博會的特邀合作伙伴。
這次致辭意義重大,標志著中國-東盟邁進了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形成更加公平、公正、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治理體系的價值理念。
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27日在廣西南寧開幕。總臺央視記者 張卉:我現在就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的“一帶一路“展區,其實“一帶一路”國際展區共有兩個,有來自20多個國家200多個展位,展品也是琳瑯滿目。
隨著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向前邁進,中國以自身復蘇帶動世界共同復蘇的效應日益凸顯,中國同東盟合作的空間將更為廣闊 11月27日至30日,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行。
11月28日,西北地區規模最大,可滿足陜西地區70%的中藥材倉儲需求的關中中藥材物流基地正式運營。為了“傳承精華,守正創新”,陜西在陜南、陜北、關中建設三個中藥材物流基地,同時建成15個道地藥材種植及初加工基地,形成產地加工,質量檢測、運輸配送、全程可追溯的全國中藥材物流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