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5日15:50 來源:新華社
在赴上海出席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后,習近平總書記沿著長江一路向西,先后到江蘇南通、揚州考察調研。
這是五中全會后,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到地方考察調研。聚焦“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動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無疑是此行的“背景板”。
長江岸線生態、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江都水利樞紐運行……考察行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貫穿其中。
燕雁 攝
在揚州考察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活幸福,關系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識和呼聲。
五中全會通過的規劃《建議》,用專門一個部分講“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其中一個論斷,在公開報道中是首次提出,就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十四五”時期,黨中央把高質量發展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要謀求更佳的質量和效益,綠色發展無疑是強大引擎。總書記這次江蘇考察,釋放出用綠色發展成果提升整體發展質量的信號。
謝環馳 攝
在南通市五山地區濱江片區,習近平總書記說,他1978年來過五山地區,對壯闊的長江印象特別深刻。“過去臟亂差的地方已經變成現在公園的綠化帶,確實是滄桑巨變啊!”
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新”意就在于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要實現的高質量發展是以人為本的高質量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也應該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拉開更加廣闊的空間視角,從江蘇到長三角,再到整個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更加鮮明——
全國經濟版圖里,長三角地區是經濟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長三角地區也最有條件和能力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全國發揮示范作用。
謝環馳 攝
如果把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幾次考察調研打通起來觀察,更有助于加深理解:
3月底,在浙江,強調寧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
8月,在安徽,專門召開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強調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
11月,在上海,希望浦東“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更好發揮龍頭輻射作用”。
算上江蘇,今年以來,總書記的腳步遍布長三角三省一市。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總書記的戰略謀劃十分深遠。
城鄉之間有差別,這不奇怪,但是,差距過分懸殊,特別是基礎設施如果差距過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頭萬緒,該從哪著手呢?總書記在河南團說的明明白白,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
鄉村振興戰略,事關千家萬戶,是中國鄉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斷激發前進的動力呢?總書記說得好,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
聯播+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從戰“疫”主戰場武漢到三秦大地陜西,從國家糧食主產區之一松遼平原到澎湃著經濟活力的長三角……習近平總書記今年的考察足跡中,留下許多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殷殷囑托。
12月7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脫貧攻堅、雙擁工作、知識產權保護等。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2017年底,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一夜之間火了起來。新華社發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視頻丨總書記的一周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長江經濟帶沿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在全國的地位凸顯,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領跑全國。
“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各項事業長足發展,在提高質量、促進公平等方面成效顯著,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教育的社會貢獻力不斷提升。今年,涼山州進一步落實教育扶貧“三免一補”政策,貧困戶子女入學在免學雜費的基礎上,每人每天還有3塊錢的午餐補貼。
憲法,國家的根本法,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弘揚憲法精神,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進行深刻論述。(記者羅沙 視覺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