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11:26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十四五”新詞典】
作者:徐曉明(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高端智庫管理處調研員)
作為2035年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了“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從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體現了我們黨初心使命的傳承接力。
從一定意義上看,實現共同富裕是古往今來人類的夢想。我國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說法,古代中國大同世界和近代西方烏托邦社會都是人們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夢想。馬克思主義第一次全面闡述了實現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與制度要求,將共同富裕從幻想變成可以實現的目標,并指明了具體的實現途徑。追求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
共同富裕一直是我們黨帶領全體人民不懈奮斗的初心使命。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同志提出國家富強的發展目標,指出“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改革開放之后,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多次強調共同富裕。進入新時代以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后富”再到“共同富裕”,是我們黨從長期歷史實踐中摸索出來的發展目標變遷的規律性認識。但脫貧只是邁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在新發展階段,扎實推動共同富裕,重點在于“共同”,如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在于“全面”。首先需要厘清的是“共同”都有誰?實際上,共同的主體不僅限于微觀層面的個人,還應包括宏觀層面的區域之間的共同富裕,以及中觀層面的城市之間以及城鄉之間。當前,我們面臨著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如何實現共同富裕?如何探索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道路?在“十四五”期間乃至更長一段時間里應主要做好兩個統籌——區域統籌和城鄉統籌。下好先手棋,站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更高起點上,緊密結合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長遠戰略目標,最終落實好、解決好、協調好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差距問題,為實現共同富裕夯實基礎、筑牢根基。
協調處理好區域統籌和城鄉統籌,實現不同區域之間、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共同發展,是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在區域統籌上,之前更多關注點在城市以及城市間的協同發展上,而對于城市帶動農村的城鄉協同關注稍顯不夠。大城市的虹吸效應促使人才、土地等更多資源向城市聚集,“空心化”趨勢導致農村發展越來越缺乏經濟要素的支撐,這勢必加大城鄉發展的差距,影響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
要解決好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在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各類要素在城鄉循環流動、促進城鄉發展深度融合的前提下,必須將鄉村振興納入區域統籌發展重大戰略之中,充分考慮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及農村的發展定位、功能布局,使農村得到“等值”發展。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農民工總量達2.9億,他們以“候鳥式遷徙”模式來往于城市與鄉村之間,解決好這部分轉移人口市民化,必須依靠大中城市聯動小城鎮的帶動作用,從而推動城鄉全體人民一起踏上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任何社會均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構成基本框架,這兩對矛盾統一體的辯證運動形成了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是習近平總書記推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進一步結合,形成的新時代治國理政完整的科學體系。
省委、省政府在出臺《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形成比較完備的“1+N”脫貧攻堅政策體系。組織部門深入推進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制定33項具體舉措,激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投入脫貧攻堅的戰斗中去。
2014年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深改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6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媒體考察調研,主持召開重要會議,發表重要講話,為媒體融合發展、新聞輿論工作把舵定向。
” 如今,在神州大地,“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不斷完善,保障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扎實推進。
讓百姓端好綠水青山的“金飯碗”, 宣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讓百姓端好綠水青山的“金飯碗”,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絕非一日之功,更非一蹴而就。
隨著人類海洋活動的增加,海洋生態安全日趨嚴峻,已成為國家戰略性問題和制約海洋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海洋強國戰略的推進,離不開國家海洋治理體系的支撐與保障,國家海洋治理體系的現代化亦是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目標,二者形成了相互依存的耦合關系。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著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增強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良好營商環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優化營商環境是增強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抓手。
民法典草案的審議討論舉世矚目,中國民法典呼之欲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萬祥) 人大江蘇代表團舉行小組會議,審議民法典草案,王維峰代表正在發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發明) 人大陜西代表團舉行小組會議,審議民法典草案,全國人大代表方燕正在發言。
題:從民法總則到民法典草案:中國民法制度將迎新時代 2016年6月,民法總則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標志著民法典編纂工作正式進入立法程序。
獲嘉縣以“飛地經濟”模式與鄭州市金水區合作引進鄭州百興食品有限公司清真食品、香港錦藝集團紡織服裝等項目,王國生深入企業車間、研發中心等,查看生產經營、市場銷售情況。在獲嘉縣照鏡鎮東彰儀村,王國生聽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集體經濟發展情況匯報,與黨員群眾親切交流,了解群眾生產生活和收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