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用文明標注進步(文明的力量)

2020年11月10日13: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5034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黨中央對宣傳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出的一次重要部署,對于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都具有重要意義。隨著試點范圍的逐步擴大,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成為群眾學習理論政策的學校、豐富文化生活的舞臺、倡導移風易俗和開展志愿服務的平臺,受到廣泛歡迎。

  生動宣講入人心

  山東省龍口市東江街道董家洼村有一株樹齡上千年的老槐樹,村民常聚在這里談天說地。村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流動實踐點就設在這里。

  新理念、新政策、農業技術、生活常識……群眾關心的事,都在這里講。開講的既有村干部,也有市委書記;既有市級百姓宣講團、省委講師團,也有普通村民。小黑板、大喇叭等等,充滿鄉土氣息的宣講方式,讓黨的創新理論等“飛入尋常百姓家”。

  2018年7月,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兩年多來,試點單位從50家擴大到500家。通過整合資源、體制機制創新和服務方式創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打造了一支接地氣、有人氣、充滿活力和戰斗力的基層工作隊伍,成為提高人民精神境界、培育鄉村文明風尚不可或缺的力量。

  挖掘文化資源、創新志愿服務、運用短視頻等新媒體手段,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因地制宜,把宣講做到群眾心里。

  貴州省龍里縣將黨的創新理論、脫貧攻堅惠民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編寫成山歌,繪制反映脫貧成效、民族風情、鄉風文明、勤勞致富等主題的苗族繪畫6000余幅、墻繪約3.7萬平方米,形成一個獨具民族特色、反映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苗族繪畫露天博物館;陜西省志丹縣推出“百姓小喇叭”和“文明大篷車”等志愿服務,采取“男女老少齊動員,人人都是播報員”的辦法,隨時隨地播報理論政策,瞅準農村婚嫁慶典、集市、節會等日子,開展文藝演出、扶貧濟困、播放電影等活動;浙江省諸暨市創設“1963法潤”直播平臺,在線互動開展理論宣講、法律普及,孵化網紅宣講員、打造全天候云課堂,已播出的105期節目,累計觀看人次逾1400萬,評論超50萬條……

  志愿服務暖人心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兩年多來,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立起了群眾身邊的志愿者隊伍,貼心的服務讓群眾倍感溫暖。

  在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一提起“十必聯”志愿服務,群眾必會點贊,因為只要群眾有難事、病事、糾紛等,必有志愿者上門聯系幫扶。每名“十必聯”志愿者負責聯系10戶群眾,每周至少電話聯系一次,每月至少上門走訪1次,平時通過微信了解群眾日常生活情況。

  “家長在外務工,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照管,可老人們往往又不懂如何教育”,針對村民們提出的這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賈汪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區教育局,招募教師志愿者,常態化到村、社區舉辦“爺爺奶奶課堂”,讓老人們走進教室,向他們傳授隔代教育的知識和方法。同時,在各中小學校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每周開展一次家教咨詢志愿服務,提供跟蹤指導,點對點地為祖父母、外祖父母們解決家教問題,贏得群眾贊譽。

  截至2020年9月底,賈汪區共有13680名農村骨干志愿者包聯134550戶農戶,基本實現戶戶到、時時聯、事事幫,幫助群眾解決各類急事難事7800余件,促成民生實事項目560余項。2019年全區信訪量同比下降16%,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不斷增強,農民精神風貌明顯改善。

  廣東省博羅縣針對群眾反映突出的“留守兒童暑期活動匱乏”“困境兒童素質教育缺乏”等問題,鼓勵相關單位、志愿者組織利用文明實踐所(站)、航天農業科技生態園等場所開展“守護候鳥夏令營”活動,讓近千名農村普通家庭兒童實現了夢寐以求的“夏令營”愿望。博羅縣還率先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推動志愿服務從“大水漫灌”轉變為“細水長流”。截至今年9月份,基金已募集資金3500萬元,孵化了各類型的專業性志愿服務精品項目105個,涵蓋理論宣講、文化惠民、便民服務、鄰里守望等類型,累計服務群眾達60萬人次。

  移風易俗風尚新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條件的改善,不少地方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人情往來互相攀比、村容村貌臟亂差等有抬頭跡象。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疏堵結合,創新機制,有效解決。

  “好人好事有人夸、壞人壞事有人抓”,在安徽省天長市,隨著移風易俗攻堅行動的深入開展,人情風、吃喝風、迷信風、攀比風等令農民倍感困擾的問題得到有效治理。天長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主體將移風易俗納入網格化管理,建立村居“一會(紅白理事會)一隊(移風易俗志愿服務小分隊)一約(紅白喜事公約)”工作推進機制。設立專門的舉報電話,組建移風易俗常態化巡查組,多部門聯合執法。天長今年以來有3000多戶主動取消了計劃辦理的宴席。

  浙江省諸暨市建立公職人員婚喪喜慶事宜報備制,強化廚師、婚慶等行業監管,推行星級酒店平價菜單。群眾評價,這是給老百姓“有面子的節儉”,現在大家辦紅白事不比煙酒貴不貴、排場大不大,就愛比守不守規矩、講不講文明。還有不少村民把省下來的錢花在更有意義的地方,一些新人為村級關愛基金捐資,“一加一減”之間涵養了“大孝大愛”。

  陜西省志丹縣針對紅白事大操大辦問題,出臺《婚喪喜慶厲行節約規定》,從全體縣級領導帶頭做起,推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全年為群眾減負1732萬元,新風良俗正在形成。

  黨的聲音有宣講、群眾困難有幫扶、文化活動有依托、志愿服務有隊伍……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在用自己的文明實踐標注著社會的進步。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10日 01 版)

文章關鍵詞:志愿服務 留守兒童 實踐中心 夏令營 賈汪區 移風易俗 責編:林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河南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在全國賽上獲獎

    12月3日,記者從團省委獲悉,在第五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上,我省有4個項目獲金獎,10個項目獲銀獎,18個項目獲銅獎。大賽由共青團中央、中央文明辦、民政部、水利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共同主辦。

  • 吉林省推廣“日行一善”全民志愿服務項目

    今天是第35個國際志愿者日。吉林省志愿服務優秀項目展示暨“日行一善·德潤長春”項目推廣現場會在吉林省圖書館舉辦。“日行一善”全民公益活動項目起源于吉林省洮南市。

  • 第35個國際志愿者日:多地舉辦志愿服務活動 弘揚志愿精神傳遞公益力量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愿者日。5日,河北省石家莊市的最高氣溫只有四五攝氏度,近百名無償獻血志愿者從河北省血液中心出發,身穿統一的紅馬甲徒步宣傳獻血知識,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

  • 【地評線】潮評|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凝聚文明向善力量

    這是一個禮敬志愿者的節日,也是一個傳頌志愿精神、發揮志愿作用的重要節日,讓我們向志愿者致敬,讓“志愿者”成為我們共同的名字。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 時政微視頻丨贈人玫瑰 手有余香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中,志愿服務活動廣泛開展,小紅帽、紅馬甲隨處可見,志愿者投身到疫情防控戰線的各個領域,各盡所能、各展所長,舍小家為大家、講奉獻勇擔當。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彰顯了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發揮了重要作用。

  • 聯播+ | 特別的日子,重溫習近平對這支隊伍的關愛與勉勵

    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志愿服務工作十分重視、對志愿者隊伍關愛有加。從多次指導志愿服務工作,到疫情期間專門看望慰問志愿者,再到勉勵青年志愿者不斷弘揚志愿精神、推動志愿服務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總書記對志愿者的關愛細致入微、情深意濃,對志愿服務事業的擘畫高屋建瓴、意義深遠。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志愿服務事業蓬勃發展。

  • 六部門發布《意見》——推動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

    包括盤活小區既有公共房屋和設施,保障新建居住小區養老服務設施達標,加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點和綜合利用,推進居家社區適老化改造。包括支持參與提供醫養結合服務,支持開展老年人營養服務和健康促進,發展社區助老志愿服務,促進養老產業聯動發展。

  • 一家人的堅持:獻血22年、660次!

    生活在河南鄭州的這一家人,用行動有力地響應了無償獻血的號召,用堅持讓一件小事變得光輝。獻血獻的多了,熟悉了關于無償獻血制度的規定,2011年河南省紅十字會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成立的時候,下崗后的楊予軍開始投入志愿服務工作。

  • 初心印記 | “紅色的嫩芽”,為人民歌唱

    時間回溯到上世紀50年代,在廣袤的內蒙古草原上,由于牧民居住分散、通信落后,牧區文化生活嚴重匱乏,黨和政府的聲音也難以傳達到基層?!拔乃嚿钌钊谌肴嗣裆睢笔橇暯娇倳泴ξ乃囈幝傻纳羁陶J識,也是烏蘭牧騎贏得群眾喜愛的成功之道。

  • 在烏鎮看見未來 互聯網發展論壇開幕在即

    11月20日,烏鎮景區南門的慈云路上,桐鄉市公安局執勤民警楊速宏頭戴智能頭盔,只需在人群中掃一眼,便能完成對人體測溫,一旦發現發熱人員,頭盔會立刻報警,將現場情況實時傳輸到指揮部。11月20日,桐鄉烏鎮,互聯網科技成果展示館里布展基本就緒,部分展商在對展品進行最后調整。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