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6日10:36 來源:清遠日報
為慶祝第21個中國記者節,即日起清遠日報推出特別欄目“黨報記者的故事”,一起認識新聞背后的他們。
工作投入時,30多歲的譚清梅跟70多歲的老人有著一樣的聽力。
譚清梅,女,供職于清遠日報“清遠+”新聞中心,負責畫漫畫、做海報。清遠日報全媒體很多被網友轉發的漫畫和海報,就是出自譚清梅之手。
其中,她歷時一個月,主創的漫畫《清遠抗疫圖鑒》在新媒體平臺傳播,被網友紛紛轉發。由于當時時間緊、任務重,不間斷的工作,讓她脖子酸痛。
譚清梅說:畫漫畫、做海報,兩者都屬于創作性勞動。創作性勞動需要全神貫注。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下,她會在無意中忽略同事和家人。
▲譚清梅工作照。
同事眼中的譚清梅:
聽力不好
“清梅,最近你要畫什么漫畫?”王沛之問。
譚清梅眼睛盯著電腦屏幕,無動于衷。
“清梅,關于重陽節,你有無策劃?”王沛之再問。
譚清梅手指死死按在鼠標上,巋然不動。
王沛之是譚清梅的同事,兩人的辦公桌面對面。“此人年紀輕輕,好像聽力不好,宛若老年人一般。”王沛之低頭,倒杯茶,不再言語。
王沛之一邊寫文章,一邊喝茶。等喝了三次茶,已經過了大約十分鐘,此時,譚清梅把眼睛從電腦上移開,手從鼠標上拿開。她面朝王沛之:“剛才你跟我說什么?”
王沛之見狀,手作喇叭狀,加大聲音的分貝,一字一頓地說:“最,近,你,要,畫,什,么,漫,畫?”
譚清梅兩頰緋紅,略顯尷尬。
“我的工作是畫漫畫和做海報,兩者都屬于創作性勞動。”她解釋說:創作性勞動需要連貫性思考,就是說在思考的過程中,就要全神貫注。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下,對周圍環境的感受就會變得很弱。
所以,在譚清梅畫漫畫或者做海報時,如果有人要跟她說話,她不能及時反應。
老公眼中的譚清梅:
加班的時候,把兒子推給他帶
有時候,譚清梅加班,逢上老公也加班的時候。她就把兒子送到老公的單位去。
譚清梅說,為了達到好的工作狀態,最好不能有人打擾。加班的時候,如果兒子在身邊晃來晃去,譚清梅就要照顧他。一旦照顧兒子,就會分心,進而影響自己的創作。而老公的工作不屬于創作性勞動,因此,他可以在工作的同時照顧兒子。
兒子眼中的譚清梅:
陪兒子總是拖延
譚清梅工作的時候,注意力高度集中,輕易不會被打斷。工作途中,只要外界干擾不是很強,她就可以不管不顧,直到把手頭工作做完,思維才能結束,注意力才能回到“現實”當中。
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工作與生活分不開。譚清梅在辦公室工作,有時候回到家里也要工作。工作一旦投入起來,連兒子都顧不上。
▲譚清梅工作照。
“媽媽,我自己不敢睡。”晚上,兒子小儒躺在了床上。
“稍等我一下。”譚清梅回復了兒子,但眼睛沒有離開電腦屏幕。
“媽媽,我有點怕。”過了一會兒,見媽媽沒動靜,小儒又叫了一聲。
“來了,馬上。”譚清梅繼續轉動著鼠標。
一個小時后之后,譚清梅終于忙完了手頭工作,這時候,她才想起兒子:“咦,這孩子怎么不叫我了?”
等譚清梅來到臥室,發現孩子已經入睡多時。
“在我們母子之間,這種情況已經是常態。”譚清梅說。
采寫:王喜闖
攝影:江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