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4日16:03 來源:東方今報
9歲女孩身體莫名多處腫塊
原因與貓咪有關
今年,深圳9歲的小星(化名)在姥姥家過的暑假。最讓小星開心的是,姥姥家有幾只新生的“喵星人”。每天一睡醒,小星就跑去喂貓、逗貓,玩得不亦樂乎。
有一次,在和貓咪玩鬧時,小星的左手中指和左前臂被抓出了幾條血痕。好在沒有出血,家人都沒有當回事。
但等小星回到深圳后,問題變得嚴重起來。她的左手中指,開始出現了紅疹子,還有一些膿液流出。不過患處不疼也不癢,小星也沒有當回事。
然而,一個月后的一天,她洗澡時發(fā)現左上臂和胳肢窩下有腫塊。一摸,還有點疼。
當時出現硬塊的位置
隨后,媽媽帶著小星來到了深圳市兒童醫(yī)院。聽完病史,拿到檢查報告后,接診醫(yī)生也犯疑了,小星的血常規(guī)正常,肝腎功能也正常。她做了頸部淋巴結超聲、結核免疫分析、真菌D檢查,還做過CMV/EBV病原的檢查,可是,都沒有發(fā)現異常。
檢查沒有異常,但為什么小星的手肘內側腫了一塊,腋窩淋巴結也腫了?很快,這個病因不明的案例引起了醫(yī)生的注意。“你手指這里怎么傷的?”檢查身體時,鄭主任的目光停留在小星的手指破潰處。孩子曾被貓抓傷,之后出現了紅疹子、流膿,接著又出現了淋巴結腫大。醫(yī)生初步懷疑,小星可能得了“貓抓病”。
事不宜遲,當天,小星的血樣被送去做高通量測序檢查。很快,報告證實:巴爾通體感染。(也就是“貓抓病”)
找到病因后
一番對癥治療
小星很快就康復出院了!
“狂犬病”大家聽得不少
但“貓抓病”大家對此應該較陌生
什么是貓抓病?
會人傳人嗎?
什么人群易感染?
貓抓病,全稱貓抓病性淋巴結炎,是一種感染性疾病。引發(fā)這種病的“真兇”是漢塞巴爾通體,一種革蘭氏陰性、細胞內寄生的需氧桿菌。
貓是漢塞巴爾通體主要宿主。如果被感染的貓抓傷、咬傷,或是舔到破損的皮膚,又或者被貓蚤叮咬,細菌就會被傳入人體。
△巴爾通體的電鏡照片。圖源:pubmed
貓抓病不會人傳人
貓抓病發(fā)病不分年齡段,但多數集中在2~24歲。小兒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更容易“中招”。
從被貓抓傷到發(fā)病,潛伏期一般為3~10天,少數病例可長達數月甚至超過1年,臨床上易漏診和誤診。
人得了貓抓病
會有比較明顯的癥狀
▽
① 貓抓傷部位3~4天后,出現紅斑丘疹。
疼痛不明顯,少數丘疹轉為水皰或者膿包,偶爾可見形成小潰瘍。
② 2~4周后,該部位淋巴引流區(qū)域淋巴結出現腫大。
此時貓抓傷口早已愈合,容易被患者忘記,從而少了“貓接觸史”這一重要線索。
一般來說,多數患兒會有單側淋巴結(手肘、腋窩、頸部、腹股溝處常見)腫大,腫脹并有痛感。
部分患者可出現全身癥狀,如高熱、全身不適、咽喉痛、脾腫大、結膜炎甚至抽搐等。
做好這幾件事
才能安心“吸貓”
事實上,不是所有的貓抓傷人都會引起“貓抓病”。
大家需要明確,感染貓抓病需要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感染巴爾通體病的貓,第二個條件是貓通過抓、咬行為將細菌侵入人體(傷口流血)。
只有兩個條件同時滿足,人才可能會患貓抓病。
怎么知道貓有沒有攜帶這種病毒呢?
貓巴爾通體病,有的獸醫(yī)也會叫它傳染性貧血,是由病原——貓血巴爾通體引起的一種急性/慢性貧血癥。
任何年齡段、品種、性別的貓都可能會感染此病,室內外散養(yǎng)/純室外飼養(yǎng)的貓感染率高,未去勢的公貓感染風險也相對較高。
傳播途徑:貓巴爾通體病主要的傳播方式為血液傳播。
例:跳蚤等吸血節(jié)肢動物作為傳播媒介進行傳播;健康的貓被患巴爾通體病的貓直接咬傷;在醫(yī)院進行輸血。有實驗證明,貓媽媽患有此病,貓寶寶也會被感染,但具體傳播方式還未明確。
貓患巴爾通體病的臨床癥狀?
急性病例的貓會在一周內產生癥狀,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廢絕、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可視黏膜蒼白、脾臟腫大,貓咪也可能會出現黃疸癥狀及血紅蛋白尿,如果治療不及時或因誤診而錯誤治療,會產生多種并發(fā)癥,導致貓死亡。
長期、慢性病例的貓可表現為精神不振、消瘦/失重(體重減輕)、血紅蛋白減少、中度貧血、體溫正常/降低等癥狀。
萬一被貓抓咬傷怎么辦?
▽
立即用肥皂和流動水,沖洗被貓抓或者被咬的部位!然后,請專業(yè)醫(yī)生評估和處理。
如果孩子被抓傷、咬傷,還出現前面的一些癥狀,那就更不可小視了!
當然了
想要避免感染貓抓病
這些事情平時就要做好
↓↓↓
1
定期為貓驅蟲
跳蚤、虱子等體外寄生蟲,是巴爾通體的主要傳播媒介,為貓驅蟲能有效預防貓抓病。
2
不要隨意與陌生、流浪貓接觸
如領養(yǎng)流浪貓,要為其進行全面的體檢和人畜共患病篩查。
3
擼貓后洗手
擼貓后要用肥皂水洗手,不要讓貓?zhí)虻侥愕膫?。特別是家有小孩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應避免接觸貓而被抓或者被咬。
4
逗貓別過火
擼貓時不要過分親密接觸,盡量不要刺激貓貓,以免被咬傷或抓傷。
再次總結一下
如果貓沒有患巴爾通體病,被咬幾下、抓幾下基本不可能患貓抓病。
在室外碰到陌生貓,避免對其產生過激舉動,以免被抓、咬傷。
預防貓患巴爾通體病,可選擇純室內養(yǎng)育,避免家貓與不確定是否患病的野貓接觸,降低感染風險。
家中也應該保持衛(wèi)生、定期消毒,降低貓咪被跳蚤或其他吸血類節(jié)肢動物感染的風險。
來源:東方今報、深圳晚報、深圳衛(wèi)健委、深圳大件事、新浪網、深圳市兒童醫(yī)院
新聞知多D 貓抓病是一種較輕的傳染病,由巴爾通體感染引起,大部分人感染了都未必會發(fā)病,主要發(fā)病是5至14歲的小兒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多為被貓抓傷或者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