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3日21:20 來源:澎湃新聞
“第七次人口普查首次把查房納入普查范圍?”
“人口普查不保護隱私?”
“人口普查還要收費?”
……
你是不是也聽過這些說法?
其實以上都是謠言哦!
第七次人口普查首次把查房信息納入普查范圍?
其實,以房“查人”是世界各國進行人口普查普遍采用的方法,因為人都居住在房子里。人口普查中“查房”的目的是為了查準人口,住房信息登記的重點是要了解人口的居住狀況、生活設施、房租水平等,是為了更好地反映當前民生問題。
網傳“第七次人口普查首次把查房信息納入普查范圍”,事實上并非“首次”納入。在以往的人口普查過程中,也多次涉及房屋情況登記。“查房”只是做好人口普查的“常規動作”,并非新增項目,無需過度解讀。
人口普查會泄露個人隱私?
針對“人口普查會否泄露個人隱私”的問題,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表示,“我們將全流程加強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各級普查機構和工作人員在普查中獲得的信息,必須嚴格履行保密義務,否則的話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第九條規定: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在統計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全國人口普查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人口普查中獲得的能夠識別或者推斷單個普查對象身份的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外提供、泄露,不得作為對人口普查對象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不得用于人口普查以外的目的。
人口普查要收費?
近期,全國多地發生以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為由的詐騙案件。國家統計局和公安機關均表示,人口普查不收取任何費用,千萬不要輕信任何以人口普查為由,索取財物、財產、賬號密碼信息、短信驗證碼的行為。
騙子冒充普查員該如何分辨?
此次人口普查,全國大概有700萬名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上門登記,對此有人擔心,如果有騙子冒充普查員該怎么辦?該如何分辨普查員的真假呢?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 劉愛華:首先,要辨別普查員身份。我們要求所有普查員必須佩戴證件,證件必須有縣級及以上的人普辦的印章。如果看到印章還不能完全打消疑慮,建議打電話給社區或者是村委會的工作人員,來鑒別普查人員的身份,保證接觸到的是真正的普查員。第二,人口普查不涉及任何收入的調查,如果有這樣的現象,就可以基本判斷是有問題的。
2月20日,我在簡易的手機直播間,講述“民族自信、醫者使命與青年擔當”的故事,詮釋“博愛誠信、精益求精”的錦州醫科大學附屬一院的精神。時至今日,街上車水馬龍的景象告訴我,那是抗疫勝利的歡呼,隔壁教室的瑯瑯讀書聲是我心中歲月靜好的天籟。
我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11月1日零時正式啟動,持續至12月10日,隨后開展普查數據處理、匯總等工作,2021年對外發布主要數據公報。技術和制度的雙重保障,應該可以消除居民對個人信息泄露的擔憂,相信絕大多數居民面對人口普查時,能夠打消顧慮積極配合人口普查。
2月7日,作為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第二批隊員,我奔赴武漢。為此,協和醫療隊核心組討論后制定了病情通報制度,規定每天下午3點到4點,由值班醫生給每一位患者的家屬打電話,報一聲平安,聊一聊病情。
坊間有不少傳聞稱“第七次人口普查首次把查房信息納入普查范圍”“查房是為房地產稅征收做鋪墊”,去年6月相關傳言曾一度引發熱議。
坊間有不少傳聞稱“第七次人口普查首次把查房信息納入普查范圍”“查房是為房地產稅征收做鋪墊”,去年6月相關傳言曾一度引發熱議。
其實,以房“查人”是世界各國進行人口普查普遍采用的方法,因為人都居住在房子里。人口普查中“查房”的目的是為了查準人口,住房信息登記的重點是要了解人口的居住狀況、生活設施、房租水平等,是為了更好地反映當前民生問題。“查房”只是做好人口普查的“常規動作”,并非新增項目,無需過度解讀。
天底下就有這么巧的事?10月19日,安徽阜陽派出所民警在轄區賓館查房時,奇奇怪怪的一幕發生了。
“此次人口普查中,不僅要全面了解人口情況,還要了解住房情況。針對普查獲取的資料會不會被泄露一事,自治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統計局總經濟師侯運紅表示,人口普查將自始至終堅持依法開展。
由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鄭州市抗癌協會)承辦的“疫路同行·科學防控·護佑健康”院士論壇將于2020年10月11日迎著金色的秋風盛大舉辦。屆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院士將蒞臨鄭州,為大家講解《科學防控疫情,護衛人民健康》。
6月1日9時許,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消化病研究中心普外科八病區主治醫師于鐵夫突發呼吸心臟驟停,被立即就近送往市中醫醫院北院搶救。于鐵夫2005年7月畢業于齊齊哈爾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2008年9月被分配至第一醫院普外一科工作,2015年9月獲得佳木斯大學普外微創外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