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3日15:57 來源:央視網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于11月5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
春申浦水碧如秋。
黃浦江畔再迎“進博時刻”,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約而至,八方賓朋,共襄盛舉。
在疫情“大考”的特殊之年,各國經濟陷入衰退、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世界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跨越阻隔、增進溝通和深化合作。
作為負責任的世界大國,中國依然“一諾千金”,克服重重困難如期舉辦進博會,與世界各國一道共襄盛事、共享機遇。
“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
兩年前,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曾以“大海”為喻縱論中國經濟,豪邁宣示了對中國經濟光明前景的信心,彰顯了中國經濟能夠長期保持健康穩定發展的底氣和定力,傳遞出中國將始終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穩定動力源的信念。
兩年來的風雨和波折,更加印證了習主席這段話的深意和內涵。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成為全球首個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進出口貿易方面也實現“逆襲”。數據顯示,上海市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4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當月增長10.7%,總體形勢好于全國。進口總額和出口總額實現雙增長,增速分別為2.1%和1.0%。
一連串的數據,反映出中國經濟穩步復蘇的進程,凸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也充分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的正確判斷。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要年年辦下去,而且要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這是中國向全世界作出的鄭重承諾。
疫情下的第三屆進博會,將用更多“亮點”給出世人矚目的“中國答卷”:
——更大展區,老朋友踴躍參展,新朋友慕名而來;
——更靚展品,“全球首發、中國首展”將輪番上演;
——更新業態,數字經濟、綠色技術,暢享未來生活;
——更多形式,“屏對屏”結合“面對面”,云端握手成為新潮流;
——更具智慧,無紙化通關、一體化安檢、智能化測溫一應俱全;
……
不管風吹浪打,“大海”奔涌不息。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迎五洲客,計天下利。
2019年11月5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題為《開放合作 命運與共》的主旨演講。
“中國市場這么大,歡迎大家都來看看。”由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一個“永不落幕”的互利共贏開放平臺。
第三屆進博會以“共天地、同風雨、聚進博、享機遇”為主題,字里行間都是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和信心,傳遞著“展品變商品”“貿易促投資”的強大正能量,滿懷讓世界各國在共享中國發展機遇中加快踏上復蘇發展之路的美好愿望。
看好中國市場,外商紛紛投下“信心票”:首屆進博會上,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第二屆進博會上,累計意向成交711.3億美元;第三屆進博會,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參展回頭率超過70%,更有近百家參展商已連續簽約未來三屆。
“中國將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要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
…………
習近平主席的話語鏗鏘有力,宣示中國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
今年以來,中國兩次出臺穩外資新政策,發布新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設立海南自由貿易港,增設三個自貿試驗區。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示,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更高水平開放,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當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以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惠及全世界。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
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部署。
中國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開拓對外開放新局面。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
作為國家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窗口,當越辦越好“進博會”遇上“新發展格局”,釋放出“中國正在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努力與世界緊密融合”的強烈信號,將讓全球合作伙伴之間碰撞出更多火花。
“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中國張開雙臂,真誠擁抱世界。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拉法蘭(Jean Pierre Raffarin)法國前總理、法國政府中國事務特使、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主席 徐波:戴高樂將軍值得欽佩,他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領導人。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于11月5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
10月25日,為期三天的世界衛生峰會以在線方式拉開帷幕,新冠疫情無疑是最重要的話題,其中全球疫苗的公平分配也備受各界關注。近日,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執行董事奧蕾莉亞·阮接受總臺記者獨家專訪,介紹了該計劃如何促進全球疫苗的公平分配,并透露了中國參與“實施計劃”的具體情況。
美國CNN11日報道,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還在努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經濟脆弱復蘇時,中國經濟正在重新步入正軌,今年年底中國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影響力。英國《金融時報》10日報道,中國國慶黃金周期間,盡管對消費者支出的擔憂仍然揮之不去,但是數億國內游客推動了中國經濟的復蘇。
6月23日,我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2018年,北斗系統參與馬爾代夫阿拉赫島海上打樁項目,提供全天候、高精度服務,實現海上打樁智能化監控、可視化作業、高精度施工。
疫情的全球蔓延,使得國際經貿活動受到嚴重影響,如何盡快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國際經濟運行秩序,有序推動復工復產,使人流、物流、資金流有序轉動起來,暢通世界經濟循環脈絡,是各國共同面臨的新挑戰。
國家安全是一國安身立命之本,制定國安法是不可侵犯的主權權利。正如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主席、執業大律師馬恩國所說的,相關立法只會針對極少數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的人,普通市民與外國組織或人員進行正常交流完全不會受到影響。與這些謠言截然相反,國安立法將為香港社會長期繁榮穩定提供堅實制度保障。
因為紀律嚴明、素質過硬、吃苦耐勞,始終保持“零違紀、零遣返”紀錄,中國維和人員全部被授予聯合國維持和平勛章。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作為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堅定支持者和積極參與者,新時代的中國藍盔將繼續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守護和平、傳遞友誼,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努力奮斗。
2020年中國“兩會時間”21日正式開啟。歐洲研究國際中心歐洲-中國項目負責人、希臘學者喬治·措戈普洛斯關注中國兩會對公共衛生議題的探討,包括提高危機預警能力、加強生物和醫藥研究、防止疫情卷土重來等。
從人類發展歷史來看,人類走向聯合是必然趨勢,這一方面源于以經濟和科技為先導的全球化的推動,另一方面源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作為負責任的世界大國,中國要在世界“抗疫”的戰場上,展現大國形象、發揮大國作用,為全球抗擊疫情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