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1日17:08 來源:經濟參考報
產銷刷新歷史紀錄、滿意度直追燃油車、國際巨頭競相發力……在政策推進、市場需求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了巨大變化。在市場預期不斷向好的背景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如何發展,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全方位支持政策密集出臺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日前在2020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時代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
當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因此今年國家先后出臺了全方位的激勵政策,如降低車企準入門檻、延長補貼政策期限、加快充換電站建設、充電優惠等,幾乎覆蓋了新能源汽車整個生命周期。
4月,工信部等四部門出臺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的文件,將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延長到2022年,且2020年的財政補貼不退坡。6月,工信部出臺政策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明確了2021年至2023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4%、16%、18%,對具備節能減排優勢的車型給予核算優惠,并修改了新能源汽車積分計算方法。
7月,工信部等三部門出臺政策鼓勵新能源汽車下鄉,從2020年7月至12月在國內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參與活動車型售價最低不到3萬元。企業還承諾在扣除國家購置補貼基礎上,給予一定讓利。除此之外,8月、9月、10月連續三個月,交通部、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等部門紛紛出臺政策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包括加大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放開市場、推動科技創新等。
今年10月,國務院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占比達到25%左右。
除了中央層面的支持政策之外,各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政策,鼓勵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北京市今年連續發布多項政策加快用車的電動化,并對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給予補助、加快培育燃料電池龍頭企業。天津市也連續發布政策,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推動電池回收產業發展。上海、河北、山西、內蒙古、浙江等地也紛紛出臺政策,加大力度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進步。
業內專家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支持政策密集落地,力度進一步加大,尤其是政策的針對性更強,更加精準和細化,針對技術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市場拓展等都提出了非常明確的措施和標準,這將很大程度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市場接受程度不斷提高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48%和67.7%,刷新了9月歷史紀錄。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拓展,新能源汽車產品也越來越成熟,市場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
中國質量協會日前發布了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測評結果,新能源汽車滿意度指數為78分,僅比燃油車低1分。其中,純電動汽車用戶滿意度指數為78分,創下測評以來最高紀錄,連續5年實現增長;電混動汽車用戶滿意度為80分,達到6年來最高水平。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開始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過渡。除了最早進入新能源行業的傳統自主品牌,外資品牌、合資品牌、造車新勢力近年來也紛紛加入新能源陣營。隨著市場競爭主體多元化,新能源汽車產品日益豐富,產品結構升級換代加快。新能源乘用車大型化、高端化趨勢明顯,產品競爭力顯著增強,車輛續航里程基本都在400公里以上,智能化、網聯化特征突出。
另外,新能源汽車保養相對簡單,服務收費滿意度明顯高于燃油車。傳統汽車企業和造車新勢力都在推進互聯網思維和數字化運營手段,貫穿售前、售中、售后全周期,這也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帶來了助力。
中國質量協會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純電動汽車品牌形象同比提高2.7分,插電混動汽車同比提高1.6分。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感知質量為78.8分,同比提高1.2分。其中,純電動汽車感知質量同比提高1.6分,插電混動汽車同比提高0.7分。
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滿意度已經接近燃油車水平,但其忠誠度水平與燃油車相比仍有差距,新能源汽車企業應降低用戶抱怨率和產品故障率,切實解決用戶體驗痛點問題。
未來仍是發展重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日前表示,從近幾個月的情況來看,汽車產業的恢復形勢還是處于持續向好的狀態,而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重點仍然是新能源汽車。
隨著常態化疫情防控成效的不斷鞏固,“六穩”“六保”措施發揮作用,經濟發展的活力進一步增強,有利于廣大民眾的收入增長和消費信心提升,從而推動汽車消費的增長。據行業機構的預測,四季度我國商用車受投資拉動影響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乘用車在相關促消費政策的帶動下也將保持一定的增長。
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有效溝通,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領域創新活躍、產品供給質量持續提升、消費者認可度日益提高,這些都為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然而,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存在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基礎設施建設仍顯滯后、產業生態尚不健全等突出問題。
黃利斌表示,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加速融合,汽車產業進入百年未遇的大變革時代。新能源汽車發展迎來難得的歷史機遇。如何應對挑戰、搶抓機遇、推動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需要提前謀劃、系統布局。
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形成了覆蓋行業管理、推廣應用、稅收補貼、基礎設施等不同層級的系統化政策體系。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趨于成熟,產品、服務更加專業化,新能源車輛的應用范圍更廣、場景更多,應用價值逐步體現。
國資委商業發展中心主任劉穎霞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隨著國家政策對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和應用端的引導、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潛力正在逐步釋放。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日前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要堅定發展方向,加強部門間政策措施的協調和銜接。同時,要提高供給質量,圍繞降低成本、提高安全等核心問題持續進行關鍵材料、單體電池、電池管理系統等技術攻關。再有就是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提升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水平,完善充換電、停車、過路過橋等優惠政策。
“未來將繼續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產業技術能力,構建新興產業生態,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黃利斌說。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12月2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為6.2萬輛,同比增長5%,環比增長3%。中汽協數據顯示,10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雙雙超過16萬輛,分別達16.7萬輛和16.0萬輛,單月產銷量刷新今年以來最高紀錄,環比增長19.6%和13.9%,同比增長69.7%和104.5%。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在昨天(27日)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出臺了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城市的申報,研究獎補支持政策,以公共領域電動化有效帶動私人消費,從而提振汽車消費,推動產業發展。
近期,各地政府陸續發布新舉措,拉開年底促消費大幕。其中,為進一步挖掘免稅消費潛力,海口明確爭取今年年底前新增和擴建4處離島免稅店,還將擴大奢侈品牌營業面積。擴大奢侈品牌營業面積,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二期免稅店擴建后營業面積將達9000平方米;并計劃新增日月廣場免稅店面積5萬平方米,同步引進增加奢侈品牌。
“新華視點”記者近日在安徽省淮南市發現,很多充電站的充電樁無法充電,有的無電源接入,有的甚至根本沒安裝配置充電模塊,大量充電樁成“僵尸”。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這是10月20日在淮南朝陽路供電營業廳電動汽車充電站拍攝的一個充電樁。
全球主要經濟體對汽車產業拉動經濟復蘇寄予厚望,主要汽車生產國對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扶持政策都在加大力度,資本大鱷、大科技公司和國際著名汽車巨頭躍躍欲試,相互之間比拼的不僅是投資和生產規模,還有關鍵的電池技術、汽車軟件技術、數字化無人駕駛技術、便捷適用的基礎性配套設施。要看到,全球新能源汽車主要生產國政府紛紛強化產業政策的張力和導向性,推動汽車產業加快技術的創新升級和運用,加快行業的重新整合。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極地破冰科考船雪龍2號成功交付,“藍鯨1號”首次成功開采可燃冰,全球最大集裝箱船順利下水……過去5年,我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領域捷報頻傳。
在這屆進博會上,各大車企都帶來了新能源最新車型和最尖端技術,“新能源”已成為本屆進博會汽車展區最突出的話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洧:一是中國已具備結構完整的產業鏈體系,并且是全球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和供應基地,擁有全球一流的汽車供應鏈體系。
在進博會汽車展區,最大的亮點仍然是“綠”,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都帶來最新的新能源車型。 在上個月13日,中國一汽與德國奧迪宣布,共同建立新能源汽車合資公司后,奧迪則在本屆進博會上帶來3款純電動車型,其中包括Q4概念車。
財政部在國新辦政策吹風會上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支持政策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地方開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交通運輸部在昨天(3日)的會上表示,到今年底,交通運輸行業新能源汽車將達到120萬輛。蔡團結介紹,截至2019年底,交通運輸行業已經推廣應用了接近10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約占同期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1/4,提前超額實現了“十三五”的規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