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0日10:06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⑦】
光明日報記者 郭超
最近,因為紀錄片《掬水月在手》的上映,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再度進入大眾視野。葉嘉瑩為傳承弘揚中華古典詩詞傾盡畢生心血,讓人感動。從某種角度說,詞作家陳濤也做著類似的工作。他的歌詞創作,將古典詩詞轉化成現代語言,又通過流行音樂的形式,將高雅文學進行大眾化普及。
從早期的歌曲《霸王別姬》《精忠報國》,到《暗香》《天之大》,再到近幾年的《滿城煙花》《千年之約》,乃至新近的《國旗之下》《白衣長城》,無論題材如何變化,陳濤的每首作品里,都流淌著濃厚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神韻。
以歌曲《暗香》的第一句“當花瓣離開花朵,暗香殘留”為例。“暗香”在古典詩詞中經常出現,但很少有人解釋什么是暗香。陳濤的歌詞,實際上把“弄花香滿衣”“為有暗香來”“暗香浮動月黃昏”“有暗香盈袖”等古典詩句進行了現代化的解讀和轉化,提出了自成一家的解釋。他的解讀和轉化無疑是成功的。
這首《國旗之下》也不例外。
“北上漠河,早見一番冰雪。南下三沙,海鷗追逐,浪花飛瀉。東抵撫遠,遙望日出東海。西陲烏恰,背倚天山,大漠橫絕。”四六言錯落有致,幾句話就把祖國的東西南北“四至”的特點勾勒出來,讀來蕩氣回腸。這讓人不由得想起《史記》中司馬遷的自述——“余嘗西至崆峒,北至逐鹿,東漸于海,南浮江淮”。司馬遷描述他去的四個方位,用了“至”“漸”“浮”三個動詞,極生動。
傳統文化神韻,往往也被陳濤安放在那些不起眼的字詞中。當你浮泛地將歌詞看過去,也能感受到一二。但是當你細讀之后,就能更加體味其中精妙。四個方位,陳濤用了四個字來描述——“上”“下”“抵”“陲”,前三個詞都好理解,第四個“陲”,一般我們理解就是邊陲,實際上它也有動詞的意思,“陲”通“垂”,太陽是從西邊垂下來的。所以只有說西方時用“垂”才是最正宗的。
漠河的冰雪,三沙的海鷗,烏恰的大漠,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祖國地域景物。撫遠的海上日出,則讓人破費思量。撫遠市在黑龍江省,是祖國最東端,距離最近的海也有二百公里左右,按常理,是無論如何也看不到海上日出的。
這實際上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虛寫。“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精騖八極,心游萬仞”, 是古人在進行文藝創作時常有的一種狀態。以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為例,在詩人身處的鸛雀樓上,是無論如何也看不到“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但把視線無限向遠方延伸,則“心中之景”未嘗不是“眼中之景”了。
在歌詞創作中進行傳統文化現代化轉化的嘗試,陳濤一直沒有停歇。在最近創作的歌曲《白衣長城》中,他將奮不顧身的醫護人員比作保家衛國的將士,這并不新奇。但是將醫護人員比作“長城”,其中的古典文化意味就出來了。因為,在古典文化中,人們經常將國之名將或軍隊比作“國之長城”。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30日 09版)
央視新聞《小康時代新青年》系列,今天認識一位用魚皮作畫的小伙解永亮。赫哲族是我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 全國僅有5000多人 歷史上,赫哲族曾因穿魚皮衣服 人皆知赫哲族的魚皮衣
今天,人們可以穿梭于北京世園會的錦繡山水、錯落亭臺之間,在萬花之園中感受融入世界園藝的“中國基因”。花卉愛好者從中國獲得現代月季的雜交親本、溫室里的杜鵑和報春花類的親本;果樹栽培者從中國得到桃、橙、檸檬、葡萄柚等種質資源。
通訊:讓更多自育花卉研究成果寫在中國大地上 ” 據介紹,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正在同玫昂家族公司合作,期待將中國自主的月季品種推向世界。從200年前遠渡重洋登陸歐洲,到現代廣泛引進國際品種和技術,再到今天自育品種開始走向世界,中國月季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世界旅程。
將于百天后開幕的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籌備工作已由園區建設進入到運營管理、參展服務階段,令人倍感期待。共賞百園之園、共品文化盛宴、共讀植物全書、共上生態課堂、共享智慧體驗,我們共同期待北京世園會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