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8日19:51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促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促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全文如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推進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下簡稱自創區)建設提質增效,以科技創新催生新動能,以深化改革激發新活力,探索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新型體制機制,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一)充分發揮改革試驗田作用。支持自創區深化管理體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在引進培育高層次人才、建設重大科研設施、培育科技型企業、發展科技金融、優化土地供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實施更具競爭力的政策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省直相關部門和自創區所在省轄市按照應放盡放原則,建立授權事項清單制度,依法依規賦予自創區更大自主權和決策權。
(二)支持創新平臺探索新型運行機制。支持自創區內省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重大新型研發機構、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創新與轉化平臺等探索不定行政級別、不定編制、不受崗位設置和工資總額限制、實行綜合預算管理等改革,開展科研項目包干制、首席專家負責制、課題招標制以及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等科研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對改革創新取得明顯成效并首次形成可復制推廣方案的創新平臺,省財政給予一次性最高100萬元獎勵。
(三)探索試行財政科技稅式支出管理改革。持續加大財政科技資金支持力度,用好自創區建設專項資金,支持自創區創新發展。在鄭州、洛陽、新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高新區)試行稅式支出政策,將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及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列為財政科技稅式支出事項,將科技領域財政投入及稅式支出總和作為自創區考核指標。
二、持續強化創新主體培育
(四)建立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體系。制定自創區科技型企業成長路線圖,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優化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流程,開展直報試點。對整體遷入自創區的省外高新技術企業,按照規定直接確認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省財政根據企業規模給予一次性最高150萬元獎補。加大對“獨角獸”企業、科創板后備企業的引進培育力度,各地可“一企一策”給予支持。
(五)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自創區科技型企業、科創板企業后備庫,向金融、創投機構推介企業融資需求信息,政府投資基金、科技貸等對入庫企業給予優先支持。對省級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同步制定融資方案,強化資金保障。支持鄭州、洛陽、新鄉三市制定優惠政策,引進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并購基金等投資機構,對注冊且資金托管賬戶設在本市的投資機構,可按其完成投資金額的一定比例給予獎勵,創投風投高管人才享受高層次人才相關待遇;對向自創區內企業投資的機構,可按其在自創區內完成投資額的一定比例給予獎勵。支持商業銀行在自創區設立科技支行,鼓勵銀行與創投、擔保等金融機構合作,創新投貸聯動模式。支持當地財政對科技型企業貼息貼費。
三、培育壯大創新型產業集群
(六)加快布局建設新基建。支持在自創區建設5G基站、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智能傳感及物聯網等新基建項目,符合條件的優先列為省重點項目,在用地保障、手續辦理等方面給予支持,省支持新基建的政策措施優先向自創區內項目傾斜。爭取國家在自創區布局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新型智慧城市試點等。
(七)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省市聯動實施自創區產業集群專項,每個項目最高支持2000萬元,推動形成自主可控產品,打造高質量產業,創建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應用場景建設,帶動人工智能、網絡安全、新能源及網聯汽車、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智能傳感器、5G、區塊鏈、北斗應用等技術升級和示范應用。
(八)實行重大科技項目揭榜掛帥。對自創區產業發展的重大創新需求,面向境內外開展揭榜掛帥,突破一批前沿引領技術和“卡脖子”核心關鍵技術,帶動產業鏈向價值鏈高端攀升。省財政按照項目合同資金總額的20%給予資助,單個項目資助額度最高1000萬元;對支撐產業轉型、具有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項目,可“一事一議”給予最高1億元資助。
四、加快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
(九)建設具有戰略支撐作用的創新平臺。加快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等建設。推動嵩山實驗室、黃河實驗室、農業供給安全實驗室、藥物安全評價中心、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和黃河流域種質基因庫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爭取建設一批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對自創區內新認定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給予一次性500萬元獎補。優先在自創區建設省實驗室、省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對新認定的省實驗室、省技術創新中心給予一次性300萬元獎補。對特別重大和多學科交叉的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基地,“一事一議”給予重點支持。
(十)建設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創新與轉化平臺。支持自創區在智能傳感器、智能裝備、生物醫藥領域建設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創新與轉化平臺,按照“省引導、市主體、區落實”的原則,統籌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平臺建設和運行。對新建的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創新與轉化平臺,省財政一次性給予300萬元獎補,運行期間按照考核評估結果進行獎勵。
(十一)加快建設高端新型研發機構。支持自創區圍繞主導產業引進大院大所、知名企業建設區域研發中心,對在前沿科學領域重點布局建設的區域研發中心、高水平研究院,可“一事一議”申請直接備案為省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河南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打通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轉化通道。支持省重大新型研發機構開展職稱自主評審試點,實施正高級職稱評審直通車制度。
五、引進培育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團隊
(十二)建立以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與團隊激勵機制。賦予自創區在人才管理、引進培養、評價激勵、流動配置等方面自主權,支持自創區建立人才市場化評價機制,把工作履歷、薪酬待遇、獲得投資額度、創辦企業估值等納入人才團隊認定評價體系。省級層面每年遴選10個在基礎研究上有重大發現、技術創新上有重大發明、產業創新上有重大突破的高層次創新團隊,支持各地按照團隊貢獻和績效給予獎勵。對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單位,省財政按項目上年度實際國家撥付經費的5%獎勵研發團隊,每個項目年度獎勵額最高60萬元,每個單位年度獎勵額最高500萬元。
(十三)拓展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精準引才用才途徑。支持自創區編制高端緊缺人才團隊目錄,精準引進高端人才團隊,對帶項目、帶技術、帶成果在自創區創新創業和轉化成果的,經評估,由省中原科創風險投資基金、自創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自創區“雙創”基金、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基金、戰略新興產業投資基金等省級政府基金按照市場化方式予以股權支持,當地政府在土地保障、平臺建設、科研項目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支持自創區探索實行企業家職稱評審直通車制度,科技型企業家可直接申報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十四)營造更加有利于人才發展的環境。支持自創區所在省轄市建立“人才綠卡”制度,提供一對一政務服務,引進人才購房不受戶籍、社保繳納時限限制,可享受個人貸款利率優惠及子女入園入學等優惠政策。支持自創區按照職住平衡、就近建設、定向供應的原則,加快建設產權型或租賃型人才住房。對自創區引進的國外高層次人才在辦理簽證、來華工作許可和居留許可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有利于權益保護、知識創造、人才匯聚的良好環境。
六、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十五)創新科技成果權益管理。在自創區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試點,對利用財政資金形成的職務科技成果,允許試點單位和科研人員共有所有權,鼓勵試點單位賦予科研人員可轉讓的科技成果獨占許可權和不低于10年的長期使用權。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與企業合作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職務科技成果轉讓收益用于獎勵成果完成及轉化人員的比例不低于70%、最高可達100%。鼓勵高校在不增加編制的前提下設置科技成果轉化機構,配備專門人員,可在科技成果轉化凈收入中提取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機構建設和人員獎勵。
(十六)推動產學研深化合作。爭創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構建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接續支持機制,促使更多已結題、未轉化的國家項目落地。連續3年給予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運營補貼和工作經費,吸引高水平研發平臺和技術轉移機構入駐。支持企業加強海外專利布局,對通過專利合作條約或巴黎公約途徑向國外申請專利并正式獲得授權的給予獎補。爭創國家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平臺,建立項目信息資源互通機制,推動各類重大基礎設施開放共享。
七、擴大對外科技開放合作
(十七)拓展對外科技開放合作途徑。加強與境內外先進地區合作,爭取重大科研成果、科技創新項目、創新平臺在自創區落地,對特別重大的,省、市可“一事一議”給予重點支持。支持高水平科研院所、省外高校與省內高校共建重點學科,共同培養創新型人才隊伍。實施自創區國際科技創新合作計劃,對認定的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平臺給予獎補,對省級國際聯合實驗室依據考核結果給予獎補。支持自創區在境內外舉辦科技合作交流活動,對省級以上科技部門審核備案的,省財政按照主辦單位發生的非財政支出費用的一定比例,給予一次性最高100萬元獎補。探索設立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分中心,開展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
八、營造創新發展良好環境
(十八)完善自創區統籌協同發展機制。支持鄭州、洛陽、新鄉高新區做實“一區多園”,優化整合區位相鄰、產業相近的產業園區,實現產業發展“騰籠換鳥”,打造協同互補、資源共享、利益平衡、聯合發展的創新共同體。對發展較好、節約集約評級優秀,且完成年度批而未供、閑置土地處置任務,達到依法、集約、高效等用地標準的園區,優先支持其擴區、調區。支持鄭州、洛陽、新鄉高新區設立綜合保稅區。自創區所在省轄市政府,優先保障自創區發展建設用地空間和新增建設用地年度計劃指標,省自然資源部門在下達全省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時,優先保障自創區內省級以上創新項目用地。支持鄭州、洛陽、新鄉三市開展土地用途兼容復合利用,創新產業用地分類,鼓勵土地混合使用,推行用地彈性出讓,探索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依法依規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創新創業等產業載體。
(十九)激勵高新區爭先晉位。對在國家高新區考評中位次明顯提升的給予獎勵,在創新要素、土地指標、人才支持等方面給予傾斜,對排名進入全國前十五名或連續3年排名大幅度提升的高新區黨政主要負責人,統籌考慮予以提拔使用、獎勵或表彰;對在國家排名連續兩年下滑的高新區,予以通報、約談并限期整改。
(二十)建立完善容錯糾錯機制。支持探索創新、干事創業,對因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出現失誤,以及在科技成果轉化、科研項目實施等科技創新過程中未能實現預期目標,但符合程序規定、勤勉盡責、未牟取非法利益的,不做負面評價,依法依規免除相關責任。
以上政策措施除明確限定在自創區實施的外,均適用于全省。此前有關規定與本文件不一致的,按本文件執行。省直有關部門要抓緊研究制定具體措施,在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平臺建設和要素配置上對自創區給予重點支持。鄭州、洛陽、新鄉三市要落實主體責任,抓好政策落實,進一步放權、松綁、賦能,支持鄭州、洛陽、新鄉高新區先行先試、創新發展。自創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協調指導和績效考核,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就’在武漢,‘創’贏未來”,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對接大會日前在湖北武漢舉辦。今年,武漢提出22條政策創新措施,對所有在漢高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31萬余名應屆畢業生給予14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
九年來,劉海鷹和他的團隊行程近20萬公里,先后為6000余名偏遠貧困地區的患者進行義診,為109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帶來重生希望。江西吉安永新縣對有特殊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貧困群眾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開展巡訪,為他們提供精準健康服務。
九年來,劉海鷹和他的團隊行程近20萬公里,先后為6000余名偏遠貧困地區的患者進行義診,為109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帶來重生希望。江西吉安永新縣對有特殊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貧困群眾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開展巡訪,為他們提供精準健康服務。
包括盤活小區既有公共房屋和設施,保障新建居住小區養老服務設施達標,加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點和綜合利用,推進居家社區適老化改造。包括支持參與提供醫養結合服務,支持開展老年人營養服務和健康促進,發展社區助老志愿服務,促進養老產業聯動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全面促進消費”。在疫情造成經濟活動大幅度縮減之后,因消費不足而產生的經營困難、就業緊張等問題迅速接踵而至。
為了在2030年之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除大力節能,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還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李宏偉認為,未來,切實做好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和確權登記等基礎性工作,應以落實產權主體為關鍵,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體系。
(記者 劉亮)中國—中東歐中小企業線上對洽會1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成立于2018年,是工信部設立的全國第十家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也是全國唯一一個面向中東歐國家的中小企業合作區。
(記者 劉亮)中國—中東歐中小企業線上對洽會1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成立于2018年,是工信部設立的全國第十家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也是全國唯一一個面向中東歐國家的中小企業合作區。
“疫情極大程度上改變了健康醫療服務模式,因線下就診受阻,使得互聯網成為很多醫院、醫生抗擊疫情的第二戰場。對此,國家衛健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大數據辦處長沈劍峰表示,要用標準化來推動信息化發展,用信息化來助推整個健康中國建設。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題:溫暖的“健康答卷”——“十三五”期間健康中國建設巡禮 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持續下降,2019年降至28.4%,為新世紀以來最低水平。“兩增一降”之間,彰顯的是不斷滿足民眾需求的溫度,也是健康中國建設向前邁進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