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8日19:11 來源:河南日報
洛寧縣上戈鎮劉墳村紅葉嶺上層林盡染、美景如畫(10月26日攝)。 李峰 攝
這兩年,在外面跑運輸的井付德一有閑就想回村里。原因無他,村里這些年大變樣。
“你看,這一帶原來都是旱廁、豬圈、羊圈,大家恨不得捏著鼻子過?,F在呢,是忍不住要深呼吸?!本兜碌募椅挥谛抨柺衅綐騾^蘭店街道王寨村東王樓組的主干道旁,10月27日,站在自家院門口,指著路對面的花園,他感慨萬分。
臟亂破敗的垃圾村脫胎換骨為旅游村,好風景帶來好“錢”景。2016年以來,全省累計完成鄉村綠化美化造林28萬畝,無數個像東王樓一樣的村莊,在國土綠化大提速過程中發生美麗嬗變。
為鄉村織起綠網,為城區裝上綠芯,為荒山披上綠衣,為溝河路渠系上綠帶,“十三五”以來,我省繼續組織實施太行山綠化、長江防護林建設、中央財政補貼造林、防沙治沙等國家林業重點工程和山區及平原沙區造林、城鎮社區綠化美化、生態廊道網絡建設等一批省級林業重點工程,為中原大地開啟美顏模式。
數據顯示,這5年,全省累計完成造林任務1338.21萬畝,超過規劃目標任務的三分之一;累計完成森林撫育2326萬畝,是規劃目標任務的116.3%,為“十三五”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培育生態林,栽下了“搖錢樹”。各地將生態建設與地方經濟發展、群眾脫貧增收相結合,大力發展林果經濟。全省建成了豫西蘋果、信陽茶葉、西峽獼猴桃、新鄭內黃大棗、滎陽軟籽石榴、林州花椒等一大批特色經濟林生產基地,形成了許昌花木、洛陽牡丹、南陽月季、開封菊花等花卉苗木生產核心區,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一步步變為金山銀山。
眼下,又一個冬春造林季即將到來,我省各地正在積極備戰,落實造林地塊,制定造林規劃,推進土地流轉,加快整地步伐……期待來年春天,中原大地再綻新綠,芳華無限!(記者 陳慧)
“十三五”期間,我國全面推進科學綠化,先后出臺并實施了《關于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意見》《深入推進造林綠化工作方案》《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2016—2020年)》,以及2016—2018年、2018—2020年營造林三年滾動計劃。
全面推廣山西扶貧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隊)脫貧模式,中西部22個省區市共組建扶貧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隊)2.3萬個,吸納160多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與生態工程建設,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
9月21日,鑲嵌在群山中的小城崇禮迎來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倒計時500天?;羲靥妩h支部書記賈斌說,通過參與冬奧綠化項目以及購買式造林,村集體每年能增收100多萬元,2019年他們村已成功脫貧。
(記者寇江澤)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截至9月底,全國完成造林7964萬畝,占全年造林目標任務的79%。國家林草局近日召開視頻會,組織各地總結交流統籌疫情防控有序開展造林綠化的經驗做法,部署推進秋冬季造林綠化工作。
高原、高山、高寒,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村一度被認為不適宜人類生存。海雀村護林隊隊長王光德說:“為讓干部帶頭,老支書不顧家人反對拿出自家3畝地給我,還四讓救濟糧。
高原、高山、高寒,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村一度被認為不適宜人類生存。海雀村護林隊隊長王光德說:“為讓干部帶頭,老支書不顧家人反對拿出自家3畝地給我,還四讓救濟糧。
9月15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有關領導,以及駐村第一書記、基層黨支部書記和貧困戶代表,全面介紹了我省生態扶貧工作情況。發布會上,淅川縣九重鎮張河村黨支部書記張家祥介紹了全村種植軟籽石榴、發展生態產業帶來的巨變。
八步沙三代治沙人代表,第一代治沙人張潤元(左一)第二代治沙人郭萬剛(中)第三代治沙人郭璽(右一)(拼版圖片)在八步沙,六老漢一、二代人用壓麥草方格、“一棵樹,一把草,壓住沙子防風掏”的辦法鎖住了沙海
[新聞直播間]三北防護林工程 累計造林超4.5億畝 生態保護成效顯著
寬闊整潔的水泥路,家家門前種滿了綠植,藍天白云下一排排房屋整整齊齊……在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巴彥茫哈蘇木哈吐布其嘎查,入眼的景色和我們預想的不大一樣。吳楠攝 如今,白吉林白乙拉每天都會到他守護的林場走一走,一旦發現問題,他都會認真登記下來,進行匯總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