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8日17:19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張占斌、王海燕(均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40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全國大力支持下,深圳等經濟特區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勇擔使命、砥礪奮進,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既創造了世界發展史上的奇跡,也鑄就了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偉大的特區精神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我國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面對新時代新發展階段的要求,我們要繼續發揚特區精神,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發揚特區精神,把特區辦得更好
經濟特區誕生于中國歷史的關鍵時刻,肩負著特殊的歷史使命。40年來,特區的干部群眾在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淬煉出偉大的特區精神。敢闖敢試的改革精神是特區精神的最大底色,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是特區精神的動力所在,埋頭苦干的實干精神是特區精神的突出品格。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特區不僅要繼續辦下去,而且要辦得更好、辦得水平更高。并強調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要“從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大局出發”“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特區工作開創新局面”。從2018年4月開始,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后印發了《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等文件,出臺相關建設總體方案、實施方案等,為經濟特區明確了新的戰略定位和任務擔當。把特區辦得更好,是未來特區人的重要使命。特區廣大干部群眾必須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繼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和“干”的作風,再創特區新輝煌。
推動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經濟特區的奇跡和中國的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產生,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壯大。經濟特區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同時,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大勢不可逆轉,面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等不利條件,需要經濟特區以更大的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全面擴大開放,繼續做好改革開放探路者。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高地。新發展理念是對人類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總結,順應人類發展大勢和時代潮流,契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新問題,是引領新時代偉大實踐的科學指引。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繼續辦好經濟特區,需要特區進一步貫徹好新發展理念,在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方面走在前列,做出表率。
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打造現代化的城市新樣本。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但城市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不會自然生成,需要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和管理經驗的創新,讓城市運轉更聰明、更智慧。深圳等經濟特區要全面提升法治建設水平,在加快建設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打造安全高效的生產空間、舒適宜居的生活空間、碧水藍天的生態空間,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方面率先突破。
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豐富“一國兩制”事業新實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要發展戰略,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等經濟特區責無旁貸。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推動三地經濟運行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不斷提升對港澳開放水平。加快深港、粵澳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積極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在產業、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社會保障等多領域的合作,促進粵港澳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強對祖國的向心力。
發揚特區精神,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
特區精神永遠不會過時。新時代,面對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國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偉大的特區精神,使之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
進入新發展階段,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既帶來一系列新機遇,也帶來一系列新挑戰,是危機并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每一步都不是輕而易舉的,未來必定會面臨這樣那樣的風險挑戰,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特區精神是我們戰勝風險挑戰、再造歷史奇跡的重要精神動力。我們要辯證認識和把握國內外大勢,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敢闖敢試、埋頭苦干、積極求變,善于轉危為機,努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不斷開創我國發展新局面。
大力發揚特區精神,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關鍵,是推動國家發展的根本動力。隨著我國邁入新發展階段,改革也面臨新的任務,必須拿出更大的勇氣、更多的舉措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營造長期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完善公平競爭制度,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對外開放是基本國策,新時期要在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基礎上,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推動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治理體系。
大力發揚特區精神,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通過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盡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關鍵。要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和完備產業體系,創造有利于新技術快速大規模應用和迭代升級的獨特優勢,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提升產業鏈水平,維護產業鏈安全。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使企業成為創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力軍,打造科技、教育、產業、金融緊密融合的創新體系。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28日 06版)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簽署儀式以視頻方式進行,15個成員國經貿部長正式簽署該協定。該協定的簽署標志著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東亞自貿區建設成功啟動。
10月26日,義烏的1.57噸貨物乘坐跨境電商出口專線包機從鄭州機場運往歐洲,標志著義烏—鄭州市場采購貿易“物流鏈”打通。投資河南的企業分布在多個行業:物流、數字經濟、智能制造、新能源、文化教育、金融、礦產、零售、商業貿易、現代服務業等。
浦東開發開放的生動實踐為我國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成功范例和示范引領。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有敢闖敢試的風骨在身,有創新探索的經驗支撐,一定能繼續創造開發開放的新奇跡,續寫改革開放開路先鋒新篇章。
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毛同輝認為,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就要不斷擦亮改革開放的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撫今追昔,放眼未來,傳遞出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特區工作開創新局面的堅定決心。
題:擘畫發展藍圖 續寫偉大奇跡——中央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廣大干部職工熱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全會明確提出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
實際上,開展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是深圳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內容之一。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7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5萬家……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認為,創造新的發展奇跡,創新永遠是第一動力。
四十載波瀾壯闊,新征程催人奮進。”40年來,深圳等經濟特區一系列思想上、實踐上的探索與創新,極大解放了社會生產力,引領全國改革開放風氣之先。我們正處在大有可為的新時代,深圳等經濟特區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聯播+“深圳是改革開放后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 “如今的深圳經濟特區生機勃勃,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磅礴偉力,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明前景。
四十年前,深圳蛇口的“開山第一炮”讓無數國人強烈感受到改革開放春潮般的涌動;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以“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的鏗鏘之聲鄭重宣示了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得水平更高”的堅定決心。
由此,深圳這個曾經的偏隅之地,一躍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推動了改革開放這一偉大實踐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走上現代化發展道路,深圳起到了探路者、先行軍的重要作用,濃縮了中國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探索歷程和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