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14:26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從抗美援朝戰爭中汲取新時代偉大斗爭的精神動力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作者:國防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70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遵照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的命令,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率領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以正義之師行正義之舉,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它不僅奏響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凱歌,更鍛造出了光耀千秋的抗美援朝精神,為我們黨領導人民推進新時代偉大斗爭提供了不竭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勠力同心、銳意進取,奮力續寫“中國傳奇”“中國震撼”,堅決把新時代偉大斗爭進行到底。
英雄陣地上甘嶺(油畫) 范迪寬
新時代偉大斗爭需要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偉大勝利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指引偉大斗爭。新時代,我們面臨不少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已處在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歷史當口,前進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在血與火的斗爭歷程中淬煉的抗美援朝精神,是我們不斷奪取斗爭勝利的精神源泉,我們要把它傳承好、弘揚好,從中汲取新時代偉大斗爭的磅礴力量。
堅定新時代偉大斗爭方向的精神旗幟。70年前,廣大志愿軍官兵在黨的領導下,縱橫馳騁于白雪皚皚的崇山峻嶺之間,與“武裝到牙齒”的敵人進行殊死較量,決不動搖、決不退縮。時至今日,這面鮮紅的精神旗幟穿透歷史的塵埃,依舊閃耀著聽黨指揮的時代光輝。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我國安全形勢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大。面對發展進程中層出不窮的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須始終高擎抗美援朝精神這面旗幟,牢牢把準新時代偉大斗爭方向,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在各種重大斗爭考驗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
推進新時代偉大斗爭實踐的精神支柱。新中國成立伊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要與美國這個最強大的帝國主義國家進行戰爭較量,確實困難重重。然而,“絕對忍耐”換不來真正的和平。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面對燒到家門口的侵略戰火,唯有舉起反侵略的大旗,同邪惡勢力斗爭到底,才能贏得和平。當前,我國發展進入各種風險挑戰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的時期,矛盾困難尖銳復雜。我們要以抗美援朝精神為支撐,不管碰到再大的困難、再邪惡的勢力、再艱巨的挑戰,都要敢接招、善出拳,以昂揚的精神斗志、堅毅的決心膽魄,投身新時代偉大斗爭的壯闊實踐。
奪取新時代偉大斗爭勝利的精神武器。在朝鮮戰場上,敵我力量極為懸殊,美國軍隊動用了除核武器以外所有新式武器,而志愿軍方面武器裝備劣勢明顯,基本上是靠步兵、少量炮兵和坦克部隊作戰,后來的少量空軍也只能掩護主要交通運輸線。戰爭開始時,敵人完全不把我軍放在眼里,但戰場上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精神成為我軍最強大的武器,令敵人膽戰心驚。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前進道路上肯定還會有各種各樣的難關和暗礁,只有用好抗美援朝精神這一銳利武器和強大法寶,以壓倒一切困難而不為任何困難所壓倒的氣概,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跨越深溝險壑,闖過激流險灘,進入“潮平兩岸闊”的新境界。
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向美軍進攻的情形(1951年攝)。新華社發
抗美援朝精神是新時代偉大斗爭的寶貴精神財富
歷史前行的每一步,都需要精神的滋養;風雨無阻的每一程,都飽含精神的磨礪。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這一論述高度凝練了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學內涵和深厚意蘊,我們要悉心體悟、深刻理解、融入血液,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切實把新時代偉大斗爭推向前進。
愛國主義精神凝聚新時代偉大斗爭的磅礴動力。愛國主義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內核。抗美援朝戰爭中,自始至終高揚著中國人民最真摯而澎湃的愛國主義熱情。父母送兒子、妻子送丈夫、兄弟競相參加志愿軍,各條戰線上的工作者紛紛支援前線、支援戰爭。正是由于每個中國人把愛國作為本分和職責,才凝聚起強大的戰爭偉力,打出了國威軍威,挺直了精神脊梁。今天,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深刻地感受到“船到中流、人到半山”的艱險。必須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捍衛國家榮譽和尊嚴,護衛民族復興巨輪行穩致遠。
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提供新時代偉大斗爭的制勝密碼。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靈魂。在朝鮮戰場上,面對強大而兇狠的作戰對手,身處惡劣而殘酷的戰場環境,志愿軍將士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血戰長津湖時,志愿軍官兵身著單衣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寒夜里潛伏,寧肯凍死也要保持戰斗的姿態,這種精神讓傲氣十足的美軍王牌部隊官兵刻骨銘心。戰后多年,美軍陸戰第1師作戰處長鮑澤仍心有余悸地說:“我相信,長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國軍隊不顧傷亡的狠命攻擊是每一個陸戰隊員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噩夢。”毛主席在總結抗美援朝戰爭經驗時曾說,志愿軍打敗美軍,靠的是一股氣,美軍不行,鋼多氣少。當前,我國處于實現民族復興的關鍵時期、改革發展的攻堅克難階段,面臨的重大斗爭不會少。必須發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斷增強偉大斗爭的進取性、堅韌性和革命性,牢牢掌握制勝密碼、奪取險關高地。
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堅定新時代偉大斗爭的必勝信念。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基調。列寧曾說:“為了克敵制勝,無論如何要保持精神上的優勢。”抗美援朝戰爭中,廣大志愿軍官兵以飽滿鮮活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堅信正義戰爭最終必會勝利,經受住了殘酷的戰爭考驗。壯烈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的“特級英雄”楊根思,生前說過三句話:“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今天,新時代強國復興的新征程上沒有捷徑可走,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我們要牢記初心使命,堅定必勝信念,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不畏艱險、自信樂觀、勇猛精進,持之以恒地推進偉大斗爭,做到“驚濤駭浪從容渡,越是艱險越向前”。
革命忠誠精神筑牢新時代偉大斗爭的信仰根基。革命忠誠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底色。這場戰爭以前,我軍從未與美軍進行過大規模的正面交鋒,面對武器裝備占絕對優勢的美軍,任何一位將帥帶兵出征都無必勝把握。在這種條件下,彭德懷臨危受命、帶兵赴朝,彰顯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戰場上,將帥的革命忠誠精神,引領著將士們競相犧牲奉獻。革命忠誠是共產黨員必備的優秀品質,是堅守信仰信念的精神沃土。長期以來,敵對勢力千方百計同我們爭奪陣地、爭奪人心、爭奪群眾、爭奪官兵,妄圖把人民軍隊從黨的旗幟下拉出去。每名黨員、干部和官兵都必須對黨絕對忠誠,堅決完成黨交給的任務,堅決同損害黨和人民利益的行為做斗爭,不斷厚植信仰根基、煥發信仰活力。
國際主義精神壯大新時代偉大斗爭的正義力量。國際主義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鮮明特色。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也是高揚著國際主義精神的正義之戰。這場正義之戰激發了志愿軍將士愈戰愈勇的旺盛斗志,也得到了全世界愛好和平國家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援助,最終正義之師贏得了戰爭勝利,打亂了帝國主義擴張勢力范圍的部署,維護了亞洲以及世界的和平。盡管當今世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暗潮洶涌,但這些阻擋不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堅定步伐,也阻擋不了世界人民走向文明進步的時代潮流。要堅信團結合作才是人間正道,秉持國際主義精神,不斷壯大正義力量,堅定不移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志愿軍重機槍在開火。資料圖片
在新時代偉大斗爭的壯闊實踐中大力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偉大斗爭的征程上,我們已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要不斷跋山涉水。要大力弘揚抗美援朝精神,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知難而進、堅韌向前,不斷奪取新時代偉大斗爭的新勝利。
在砥礪不畏強暴、反抗強權的民族風骨中推進偉大斗爭。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表明,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腿肚子不會抖,腰桿子不會彎,中華民族是嚇不倒、壓不垮的!中國一貫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永遠不稱霸、不擴張,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中國決不會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來發展自己,也決不會坐視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受損,決不會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圣領土。全軍官兵要強化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打仗意識,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上要敢于針鋒相對、堅決斗爭,不在困難面前低頭,不在挑戰面前退縮,不在風險面前猶豫,不拿原則做交易,不在任何壓力下吞下損害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
在匯聚萬眾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中推進偉大斗爭。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全國各條戰線和廣大人民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同仇敵愾、同心協力,讓世界見證了蘊含在中國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讓世界知道了“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在新征程上,越是關鍵時期越要弘揚偉大團結精神。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把黨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使黨鐵一樣地鞏固起來”,發揮好全黨大團結的引領作用;必須鞏固和發展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不斷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促進全世界正義友好力量的大團結,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識,最大限度地匯聚合力,最大限度地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激發無往而不勝的強大力量。
在鍛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中推進偉大斗爭。面對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廣大志愿軍官兵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沖鋒陷陣,彰顯出了革命戰士的鐵血擔當。現在,在一些黨員、干部中,血性不足、擔當不夠的問題不同程度存在,最終損害的是黨和人民的事業。要本著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錘煉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的政治品格,堅決做到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作為新時代革命軍人,要堅決向和平積弊開刀,向忘戰懈怠積弊叫板,勇于投身血與火、苦與累,張揚一股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精氣神,以橫刀立馬的豪氣、敢打必勝的底氣、舍我其誰的勇氣、赴湯蹈火的膽氣沖在軍事斗爭的風口浪尖,頂在軍事實踐前沿第一線,成為打不垮的鋼鐵脊梁。
在激發守正創新、奮勇向前的民族智慧中推進偉大斗爭。勇于創新者進,善于創造者勝。回顧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為什么我們能夠在那么惡劣的條件下,愈打愈勇,愈戰愈強,取得戰爭的最終勝利,就是因為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把靈活機動戰略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當前,各方面任務艱巨繁重。我們要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大智大勇,銳意開拓進取,做到敢字為先、干字當頭、積極探索、穩步向前,持續推進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不斷創造讓世界驚嘆的更大奇跡。
(執筆:趙周賢、劉光明、趙文濤)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25日 07版)
抗美援朝戰爭是正義與強權、公理與霸凌、進步與倒退的激烈碰撞和對決,是中華民族反抗侵略與霸權的正義之戰。中國共產黨人得出了結論:對待侵略者,就得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同他們對話,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應當參戰,必須參戰”。
金城戰役歷時15天,志愿軍第20兵團及第9兵團第24軍突破南朝鮮軍4個師防守的正面寬達25公里的堅固陣地,向南擴展陣地160多平方公里,拉直了金城以南地區戰線,重創南朝鮮軍4個師,有力地促進了朝鮮停戰的實現。
2020年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銘記偉大勝利,推進偉大事業,必須維護世界和平和正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傳承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
題:他們,永遠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志愿軍將士精神永流傳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上,杜文亮老人向抗美援朝英雄雕像敬禮(10月27日攝)。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號召全國人民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氣昂昂,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遼寧省檔案館日前從館藏抗美援朝檔案中精選出部分遼寧人民開展抗美援朝運動的檔案,首次向社會全文公布,共計131件。
無數志愿軍將士血灑戰場、埋骨異國,用鮮血與生命踐行了保家衛國的錚錚誓言,定格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一支軍隊能夠贏得敵軍司令官的高度贊揚,不能不說志愿軍深入骨髓的血性戰斗意志世所罕見、令人欽佩。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并引發熱烈反響,他強調,我們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氣昂昂,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我們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知難而進、堅韌向前,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并引發熱烈反響,他強調,我們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氣昂昂,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我們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知難而進、堅韌向前,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