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3日13:13 來源:澎湃新聞
“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新疆精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一位女工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她此前主要是在家帶孩子、做飯,如今成為一名車間女工,每月增收2000元左右,極大改善了家里的經濟條件。每當發工資時,她都會特意給丈夫、孩子買些禮物。
在位于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簡稱“克州”)阿圖什市阿湖鄉的就業創業基地,有許多當地婦女像她一樣,從一名家庭婦女變成為產業工人,實現了自我價值和社會角色的雙重轉變。
2020年10月20日,新疆克州阿圖什市阿湖鄉,一位女工在車間里工作。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孫湛 圖“掙錢顧家兩不誤”“現代化工廠的到來,正在改變當地傳統的生活模式。”阿湖鄉一名干部對澎湃新聞稱,以前當地農村婦女很少參加社會工作,如今已積極主動走出家門,自力更生,實現脫貧致富。
阿湖鄉就業創業基地位于阿湖鄉東南方向,距離阿圖什市13公里,2019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該基地現已入駐4家企業,共吸納本地富余勞動力就近就業309人(其中貧困人口208人),滿足了貧困人口“掙錢顧家兩不誤”。
澎湃新聞實地探訪發現,就業創業基地建有辦公樓、宿舍樓、托兒所、食堂及5座標準化廠房。
阿湖鄉一名政府官員介紹稱,該基地采取“園區企業+鄉鎮片區+村+戶”聯營共運模式,用園區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切實發揮鄉村承接產業發展和產業轉移的競爭力優勢,不斷拓寬貧困人口就業增收渠道。
“我們是招商引資過來的企業,此前我在廣東投資辦廠。”該基地一家電子企業負責人文卓夫對澎湃新聞稱,伴隨勞動力和土地成本上升,珠三角地區的傳統制造業面臨生存壓力,當地政府給出招商引資條件對他產生了很大吸引。
2020年10月20日,新疆克州阿圖什市阿湖鄉,前來投資建廠的文卓夫。起初入駐基地時,擺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難題就是如何把農民培養成工人。“難度超乎我的想象。”文卓夫稱,該公司共有250多名女工,約有98%以上的人沒任何工廠經驗,此前她們的日常生活主要以做飯、養羊和養牛,伺候老人和小孩為主,如何把她們培養成合格工人極富挑戰。
“從工作流程到個人行為習慣都是培訓內容,細節到如何按時上下班,不要遲到早退,乃至于如何使用洗手間。”文卓夫稱,雖然培訓和磨合過程很辛苦,但女工們的轉變也令他很驚喜。
“我還記得第一次發工資時,不少女工都高興得哭了。”文卓夫稱,現在她們的精神面貌和一年前相比“天差地別”,不僅用勞動改變家庭經濟狀況,最關鍵人也變得自信起來了。
文卓夫說,工廠也是社交場合,提高了她們的成就感。
當地婦女嶄新的精神面貌也改變了親朋好友的傳統觀念。
“起初很多女工的家人不愿意她們上班,如今不少女工的家人送她們來上班。”卓夫稱,如此微妙變化讓他感覺到此投資不僅是經濟行為,也是社會行為,這更加堅定了他的投資信心,下一步計劃在當地招收500人。
“創造的不只是經濟價值”
讓農村富余勞動力走出家門、增收致富,這也是克州政府創建就業創業基地的初衷。
伴隨傳統觀念的轉變,當地勞動力的優勢正在展現。
澎湃新聞在阿湖鄉就業創業基地一家服裝企業看見,許多當地女工已能熟練制作衣服了。
“她們已經適應工廠生活了。”當地一名政府官員對澎湃新聞稱,這一切源于基地的設計為村民提供了全新的生活場景。
阿湖鄉就業創業基地創建一套獨特的運營模式——既為創業者提供生產車間、職工宿舍、食堂等創業配套硬件設施和創業服務,還通過設立托兒所、便利商店和食堂,解決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后顧之憂。
“上班的女工只要把孩子放在托兒所就好了,早晨10點鐘把孩子送到托兒所,到晚上8點鐘下班再接走,她們不用有任何擔心。在此期間,我們聘請專業老師給孩子們上課和玩益智游戲。”阿湖鄉就業創業基地托兒所負責人努爾古麗·艾尼瓦爾對澎湃新聞稱。
作為就業創業基地的配套,托兒所和便民商店本身也能帶動“脫貧致富”。
澎湃新聞了解獲悉,當前該托兒所共有40余名學齡前兒童,招募了2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的大專畢業生作為教師,每人每月可增收2000元;還吸引1名建檔立卡貧困戶開辦便民商店,每月可增收2000至3000元;同時招募食堂廚師、清潔工、保安共計1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均實現穩定增收。
“產業扶貧是促進貧困地區發展,增加貧困農戶收入的有效途徑。”克州一位政府官員對澎湃新聞稱。
在克州下轄的阿克陶縣巴仁鄉,當地黨委為解決全鄉貧困人口現狀及就業壓力,把發展產業作為助力脫貧攻堅戰的助推器,按照“企業+農戶”發展模式,注重引進綠色環保、用工量大的企業到鄉村辦廠,著力打造以巴仁鄉集鎮中心區(庫爾干村)為核心,電子產業園(片區工廠就業基地)、農副產品產業園為載體的“一區兩園”產業布局結構,以此積極推動全鄉脫貧攻堅。
“現代化企業的到來,創造的不只是經濟價值,更關鍵是社會價值。”阿克陶縣巴仁鄉創業就業基地負責人向賢勝對澎湃新聞稱,巴仁鄉就業實訓基地共占地13000平方米,現進駐了4家企業,共實現就業425人,2019年8月投入使用以來當年產值達3500萬元,2020年計劃全年產值將達到6400萬元以上。
2019年5月23日,入駐巴仁鄉創業就業基地的一家電子廠正式投入使用。該廠主要進行電子線圈、變電器等電器部件的制造和加工,目前已實現就業103人,2019年生產總值1400萬元,凈利潤112萬,人均工資保障在1200元以上。
2020年10月20日,新疆克州阿克陶縣巴仁鄉,一位工作人員在車間里制作線圈。如何有效吸引村民主動積極參與工作,脫貧致富,實際上也成為入駐企業在學習與溝通的過程。“我們會根據當地村民日常作息時間來安排工作。”該電子廠廠長黃軍對澎湃新聞稱,為給員工創造寬松的就業環境,工廠會預留充分的時間讓員工照顧家人,包括在農忙時節工廠也會放假,讓工人回家收割莊稼。
“盡量讓他們的工作時間不要和家里事情相抵觸。”黃軍說。
工廠日常管理也盡量本地化,該企業所有員工都是巴仁鄉本地人,因此工廠安排的“組長”級管理人員也多以本地人為主,方便及時化解工作上的溝通難題。此外,該企業還特別成立工會,方便勞資雙方及時溝通,保障工人的權益。
“現在公司已進入正軌了。”上述電子企業管理人員阿依米沙對澎湃新聞稱,起初許多村民不愿意到工廠上班,如今他們上班掙到錢了,不僅自己來上班,還把親朋好友介紹到工廠上班。
“這就是很重要的變化。”向賢勝稱。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6月14日04時07分在新疆克孜勒蘇州烏恰縣(北緯39.57度,東經74.84度)發生3.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中國地震臺網 )
(原標題:俄伊爾庫茨克州一監獄發生嚴重火災 此前該監獄暴亂致多人受傷) 據俄塔斯社報道,當地時間11日凌晨,位于俄伊爾庫茨克州的第15勞教所發生嚴重火災。暴亂一直持續到10日,暴亂中一名獄警和多名在押人員受傷,具體的原因還在調查當中。
鄭州將與加拿大本拿比等多個國外城市締結友好城市 在10月29日開幕的鄭州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聽取了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鄭州市與加拿大本拿比市、以色列提比利亞市、烏茲別克斯坦吉扎克州建立友好城市關系的議案的說明。
在雄偉巍峨的帕米爾高原,在廣袤的天山戈壁,有這么一群人,讓人敬仰,他們便是江蘇省援疆醫療專家。自2016年4月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工作啟動實施以來,江蘇省先后分三批從8個省屬三甲醫院選派醫療骨干組團援助克州人民醫院。
和劉濟生一起來到克州的江蘇援疆醫生還有20余名,他們都是來自江蘇省人民醫院、江蘇省中醫院、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8家三甲醫院的專家,實施“組團式”醫療援助。據援疆干部、克州人民醫院院長丁強介紹,2018年,在江蘇援助下,克州人民醫院醫療技術水平大幅提升,手術臺數同比增長31.7%,接診危重病人同比增長31.7%。